【識港網訊】提到瓷器,多數人都會想起日本精緻可愛的瓷杯、瓷碟。其實香港也有一個近百年歷史的手繪瓷器工場,一直默默地堅持著這種精湛的傳統工藝。
香港粵東磁廠第三代的負責人曹志雄,今年71歲,在1955年跟隨家人從廣州來港在工廠工作。談吐文雅、會說英語的他在讀書時期經常幫忙接待外國客人,曾見證著香港出口業的興衰。「我們的產品百分之九十都是出口,屬於外銷瓷器,所以香港人不太知道原來本地也有彩瓷廠」。
近百年歷史的老字號
超過90年歷史的粵東磁廠業務主要製作瓷器餐具出口到國外。70年代前,工廠所用的白瓷均購自日本,然後請本地師傅手繪圖案加工,底標更要印上「日本瓷器,香港製造」,才能出口到美國。時至今日,這些朱紅色底標已成為一種歷史印記。
傳承廣州彩瓷手繪工藝
「彩瓷是工藝與化學的結合」曹志雄多次強調,全因製作彩瓷除了講求師傅的功藝外,上色手法「釉上彩」更是另一門學問。這些運用在瓷器上的著色劑為氧化金屬的元素,再加上瓷器粉而成,經高溫燒過後才能呈現光滑亮麗、綺麗繽紛的圖案。現時工廠內形形色色的瓷器品有不少都是60、70年代的作品,但瓷器上的圖案依然色澤鮮明,可見在著色方面確實下了相當多功夫。
中西合壁的港彩設計
對於廣彩師傅來說,每件瓷器都是他們的心血。在眾多設計中,「督花」圖案是他們最有名的產品,連港督麥理浩夫人、半島酒店、日本遊客都趨之若騖,紛紛入購。
但數到廣彩最有代表性的一定是Canton Rose,即廣州玫瑰,行內人稱為「花頭」。當時很多瓷器都是用上玫瑰和斗方(像小窗口的分格)來做構圖,形成一種香港獨有的中西合壁風格,再加上色彩斑斕的手繪圖案,設計精細,難怪至今仍深受外國人歡迎。
堅持只為得到認同
瓷廠差不多陪伴著曹志雄的一生。被他形容如「少林寺」般的工廠當年接收很多從內地來港、身無財物的工友,為了工友們的生計,他與家人堅持不懈地經營工場。堅持多年除了因為養妻活兒外,「最重要是製作的產品能得到別人的認同」敬業樂業的他說。
工廠60年代的銷售對象主要是歐美有名的大公司、香港上海灘、半島酒店等等頂尖客群。「我們收到很多客人的感謝信,有美國第7艦隊司令、英女皇皇夫、英國三軍司令」得到那麼多名人的支持和認同,對他來說更重要的是一種使命感。
無人入行做得幾耐得幾耐
隨著時代變遷,很多本地的手繪瓷器工場已慢慢被淘汰,粵東磁廠亦不例外。「現在剩下的3位師傅,每位都已在廠工作40多年,今年他們都到退休年齡了。」曹志雄坦言香港手繪瓷器無人入行,曾經一度遠銷歐美的傳統工藝,現在差不多是式微的時候,他感嘆「做這行都幾辛苦,所以做得幾耐得幾耐」。
最近工廠在香港誠品書店舉行瓷器展和工作坊,讓大家能體驗一下如何開筆、混色製作手繪瓷器,希望這門碩果僅存的工藝就算未必可薪火相傳,也能找到更多有心人懂得欣賞。
文章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lifestyle/system/2020/05/05/0101481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