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逃往埃及》到底講了什麼故事?
來源:大公報    2020-05-07 12:35
被視為西方十七世紀最具影響力畫家之一的亞當.埃爾斯海默以創作小尺幅的「櫃櫥畫」聞名,而且很多作品繪於銅板上,其中就包括《逃往埃及》。

【識港網訊】在《新約》聖經《馬太福音》中,約瑟受天使託夢後,為躲避希律王迫害而攜聖母子逃亡埃及的橋段,歷來是西畫大師們經久不衰的創作素材。在諸多同題材作品中,最具開創性的當數德國畫家亞當.埃爾斯海默的《逃往埃及》。畫家難能可貴地遵照聖經原文繪製了聖家族一行三人在夜間啟程逃往埃及。職業生涯末期活躍於羅馬的埃爾斯海默,受卡拉瓦喬極富戲劇性的明暗對照法影響,對夜景、燭火和焰火的逼真刻畫在當時可謂獨樹一幟。然而有別於前者的是,埃爾斯海默常在畫中繪有多個光源,如《逃往埃及》黑夜中聖約瑟手中的火把、左側牧羊人圍在迸發着火花的篝火旁、映射在平靜湖面上的一輪明月和以畫面對角線划過夜空的銀河。畫作被視為歐洲繪畫史上首幅描繪月光、銀河甚至辨認出星座的夜間風景畫。黑夜加劇了三人逃亡途中對未知的恐懼,而四種不同的光源則為敘事情節烘托出詩意的情境。得益於版畫印刷品的廣泛傳播,將宗教敘事情節與風景創新融合的《逃往埃及》是畫家最著名的作品。畫作還被視為他的「天鵝之歌」,因為慢工出細活的他,在此作完成後一年便英年早逝,年僅三十二歲。

被視為西方十七世紀最具影響力畫家之一的亞當.埃爾斯海默以創作小尺幅的「櫃櫥畫」聞名,而且很多作品繪於銅板上,其中就包括《逃往埃及》。作為十七世紀風景畫發展的重要人物,他將背景的自然風光與前景人物的敘事情節巧妙結合,比老揚.勃魯蓋爾的天堂般幻想風景兼顧詩意與寫實,為之後普桑和洛蘭理想化詩意風景的形成開闢了道路。埃爾斯海默在風景畫近景中插入人物的表現方式經由好友魯本斯爵士及其弟子凡.戴克爵士二人的傳承及發展,影響了整個十八世紀的英國肖像畫。深受他作品啟發的還包括彼得.拉斯特曼及其高徒倫勃朗,鮮有風景畫存世的後者甚至根據《逃往埃及》版畫完成了構圖及光影效果極其相似的同題材作品。

责任编辑:oa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