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你所鍾愛的夜生活,從宋代開始
作者:余蔚   來源:橙新聞    2020-04-23 15:01
作為農業社會最重要的經濟指標,宋代人口數的變化過程,能反映這個時代的經濟發展趨勢。統一之初的太平興國五年(980),全國人口數為三千七百多萬,經百餘年的連續發展,徽宗朝末年的宣和六年(1124),發展到一億兩千六百萬。歷代皇朝境內人口,在北宋首次突破一億。南宋擁有略少於北宋一半的疆域面積,在嘉定十六年(1223)達到人口峰值,將近八千萬,與北方金政權合計,超過一億兩千四百萬,而南宋境內的城市人口,較低的估計是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二。這兩個數字,因宋蒙戰爭而銳減,直至明代後期才重新恢復。

【識港網訊】作為農業社會最重要的經濟指標,宋代人口數的變化過程,能反映這個時代的經濟發展趨勢。統一之初的太平興國五年(980),全國人口數為三千七百多萬,經百餘年的連續發展,徽宗朝末年的宣和六年(1124),發展到一億兩千六百萬。歷代皇朝境內人口,在北宋首次突破一億。南宋擁有略少於北宋一半的疆域面積,在嘉定十六年(1223)達到人口峰值,將近八千萬,與北方金政權合計,超過一億兩千四百萬,而南宋境內的城市人口,較低的估計是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二。這兩個數字,因宋蒙戰爭而銳減,直至明代後期才重新恢復。

總人口數的增長反映土地開發的程度、農耕技術的發展水平,而真宗皇帝親自經手引入抗旱高產的占城稻,對於南方稻產區的人口增長,也有極重要的作用。政府不抑工商,且允許農業人口自由遷徙,農村人口遂大量流向城市,而城市人口的數量和比例,則與工商業的發展程度直接相關。

在中原的中心城市和東南地區各個等級的市鎮,商品經濟達到前所未有的發達程度,市民階層形成。在此基礎上,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和會子誕生。同時,東南地區的海外貿易,也取代唐以前的絲路貿易,使中國作為世界貿易重要終端的地位繼續提升。

宋朝疆域圖  圖:Wikipedia

宋代的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在中國歷史的整體發展過程中佔據突出地位。20世紀初日本學者推出的「唐宋變革論」,於政治體制、階級、社會經濟、文化等諸方面,將宋代作為一個新階段——「近世」的開始。20世紀後期美國學界漸興的「宋元明變革」說,部分學者又將宋作為一個舊時期的頂峰。論及對近代中國有直接影響的重要轉折,就不得不關注宋。這與陳寅恪所謂中國文化「造極於趙宋之世」相呼應,使宋代受到愈來愈多的關注。

宋的國家呈略似圓形的發散狀,而開封幾乎是正方的,不過它由內而外也有多個圈層,且和國家結構一樣,空間上呈向外發散之狀,尚無其他大都市可與比擬。外城套着內城,內城又套着皇城,開封在五代時形成這種格局,相當符合宋人對於國家的理解,以至都城可與整個國家相聯,以皇宮為中心,一路發散出去。

宋看重開封的交通優勢,定都於此,使得宋比其他朝代更自然地把經濟中心和政治中心疊在一起,絲毫沒有勉強。而在北宋後期全國人口過億之時,開封的地位,使聚集於此的人口越來越多。12世紀初北宋末的開封,平民常住人口一百餘萬,加上皇室、官僚、生員、官營工匠、禁軍及其家屬,再有數萬流動人口,總人口數約一百五十萬。受周圍水道所限,城市擴建很難,出於不得已,政府只好任由大量城市居民聚居於外城以外,從而開創一種新的城市格局。

清明上河圖  圖:Wikimedia Commons

這個城市打開的不只是城牆,還有坊牆。坊是城市居民區,其中有數千至數萬人口。唐以前的城市,坊是用四面牆封閉起來的空間,宛如城中之城,只有四面的坊門通向坊外的街道。入夜,坊門必須按時關閉,至天明開坊門,其間不得出入。此即「宵禁」。

而宋代的坊,已完全把坊牆打開,所有民居,都可臨街開門。這麼破牆而出,改變非同小可。大街小巷從坊之間和坊內部穿過,理論上所有民居都有可能從事商業活動。故而,開封不再像唐長安那樣,專設佔地一二平方公里的市,因為凡有街,即有市。

開封府  圖:Wikipedia

坊的破碎,使得宵禁不再可能。所以,宋代開封不再實行這一制度,而以合法面目出現的夜市,就成為開封商業的新特徵。入夜以後的商業活動,反而更為活躍。有些店鋪三更才歇業,至五更,便又有其他店鋪開門營業。來休閒娛樂的,不限階層、行業、性別。開封的商業不受時間、空間和階層、性別等限制,是其他時代的城市很難比擬的。

諸事之中,以治安為首。在開封城內,每條街巷,三百米左右,有軍巡鋪屋一所,內有鋪兵五人,工作重點是夜間的巡邏。全城合計,所需鋪兵上萬。這是開封府能在日夜數十萬人的活動之下控制局面的基礎。在宋時非常詳盡的記載中,開封的治安事件很少,據當時人說,開封民風很好,但這麼多軍巡鋪的存在,恐怕也起了相當大的震懾作用。

駐於開封城中的十餘萬兵士,並非全都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由於巨額稅收主要用於養兵,政府認為,兵士應另有付出,各類社會管理和服務事項,應「不勞民力」。當然,其他城市不具備開封這樣的條件,不可能都享受到這樣的便利。這是首都的特殊性所在。

清明上河圖  圖:Wikimedia Commons

開封的產業,以商業、服務業為主。飲食業無疑是開封最發達的行業。開封人習慣於外出到飲食店消費,尤其是除夕,舉家到飲食店開銷。正是這種習慣支撐着這個產業的發達。一般飲食店價廉物美,適合大眾消費。又有七十二家「正店」,是獲得官方許可的高檔酒店。如「豐樂樓」,兩幢大樓相對,各高五層,中有迴廊相通,有如阿房宮一般。到了元宵節,屋頂每片瓦隴中,放蓮花燈一盞,望之如廣寒宮。西樓緊貼着皇城,第五層可俯瞰禁宮,是其特別的吸引力所在。

飲食業之外,最多的是藥鋪和瓦子勾欄。瓦子者,據說其名來自「聚則瓦合,散則瓦解」之意,指其易聚易散。城東南角是全城的藝術中心,瓦子密集,幾平方公里之內有五十幾個,規模大的可容納數千之眾。大的瓦子,有著名藝人常駐,又有從皇家藝術團體「教坊」退出 的演技高超的樂人。其中上演的內容,名目眾多,各種歌舞、雜技、說書、傀儡戲、武術表演,無不具備。後世民間藝術,在宋代大體都已有雛型。

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所回憶的、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所描繪的,正是這個國家最後的「正常」時期——北宋徽宗朝。經過百餘年的積累,社會極臻繁庶,這在開封城得到最全面的體現。然而,在不久之後的1126年,所有繁華幾乎在一剎那崩解,中國史上文明最昌盛的時期、最繁榮的城市,自此逝去。

____________

上文節選並改編自《文明與文弱:宋》


《文明與文弱:宋》

作者:余蔚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2018年6月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20/04/22/010146929.shtml

责任编辑:wu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