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巴不得回家》黎巴嫩難民營殘酷生活
來源:橙新聞    2019-10-24 10:50
動畫長片《巴不得回家》講述巴勒斯坦難民生活,篇幅短小卻巧妙地穿插了不同人物的故事,加上恰到好處的節奏與音效,像一盤精緻的小點心,配上略顯苦澀的清茶。

【識港網訊】看完這部講述巴勒斯坦難民生活的動畫長片《巴不得回家》,我第一次打開地圖輸入「黎巴嫩」,試圖了解黎巴嫩以及周邊以色列、巴勒斯坦的狀況,而他們也終於不再只是國際新聞上遙遠的、予人混亂印象的地名。

電影只有短短76分鐘,篇幅短小卻巧妙地穿插了不同人物的故事,加上恰到好處的節奏與音效,像一盤精緻的小點心,配上略顯苦澀的清茶。

電影中,巴勒斯坦女孩華蒂的太爺,在烽火中被驅離家園,逃到黎巴嫩,一留就是70年,三代子孫都走不出難民營。太爺望穿秋水,仍看不見自己回家之日。他自知命不久矣,將家鄉的門匙傳給感情要好的曾孫女,交託最後的希望。華蒂為了令太爺振作,在難民營四出尋找希望,一路從傷痛的歷史中,拾遺幾代人的回憶,也尋回自己的根。

導演以三種形式講述故事:用3D定格動畫呈現現代難民營生活,包括華蒂與太爺、鄰居和其他親戚的互動;華蒂探訪的對象回憶往事時,以2D動畫,呈現老一輩巴勒斯坦人的記憶;回憶中還會穿插真實真實照片及片段,如實反映歷史面貌。

本片導演麥斯告魯是挪威導演及動畫師,他年幼時,母親曾在黎巴嫩的難民營擔任護士,所以小時候便聽母親講過難民營內兒童的生活情況。大學畢業後,他去了黎巴嫩貝魯特南部的布魯阿爾巴拉尼難民營(Burji el Barjaneh)居住一年,在幼稚園教英文,而本片中的故事,很多便來自他所接觸到難民之口。

1948年,以色列建國,大約三分之二巴勒斯坦人口被驅離祖鄉,直至今日仍然是難民。1980年代起,黎巴嫩的難民營成為「三不管」地帶,難民營不堪負荷,建築物唯有越建越高,這點在片中便有充分體現,而本片的英文名更是直接叫作「The Tower」。難民沒有公民權利,不能合法工作,除非嫁娶外地人或是偷渡到歐洲才有可能離開黎巴嫩,片中原有深愛之人卻要遠嫁他鄉的女孩便是鮮明的例子。

儘管故事底色悲涼,但導演卻試圖從中挖掘難民幽默、溫暖、親切的一面:小女孩華蒂的爺爺奶奶日常親切鬥嘴;酷姑姑不能忍受黑暗與無趣,即使躲避轟炸藏在防空洞中時,也要聽古典音樂;「鴿子叔叔」與姑姑一起繪畫白鴿嚮往自由;華蒂不知太爺大限將至執著為他尋找「希望」……而一生都沒能回家的太爺被一群鴿子叼起飛向故鄉的畫面,則是令人淚目的溫柔設定。

「他們生而為人,不只在乎如何生存,還在乎如何生活,這是很重要的一點。他們未必終日以笑待人,可是仍然堅守信念。我希望告訴觀眾,他們是用什麼方法活下去。」導演說。

影片中還有一處巧妙的呼應:太爺因希望供華蒂繼續讀書而自願停藥,相當於放棄自己的生命。醫生惋惜之餘問及這小女孩的名字,輕歎感慨「華蒂,那真是個動聽的名字。」太爺去世後,醫生與華蒂在街頭偶遇,醫生聽華蒂報上名字後怔住幾秒,然後微笑重複「這真是個動聽的名字」。

電影裏的小女孩華蒂,熱情,勇敢,依然懷抱著希望。希望更多的華蒂在未來可以不必重複祖輩的遺憾故事,而她們胸前的那把鑰匙,可以真正打開她們回家的門。

圖:《巴不得回家》劇照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10/23/010129704.shtml

责任编辑:lei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