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在電影《西遊.降魔篇》結局時,玄奘(文章飾)對臨死前的段小姐(舒淇飾)剖白心跡,說出自己其實一開始就愛上了她,但因為執著於大愛小愛之別,認為男女之間的不過是小愛,自己要為追求世間大愛而修行,所以一直都不敢接受段小姐對他的愛。
到他真正明白唯有經歷過生死愛恨,親身經歷過人世種種痛苦,才會明白大愛的重要和寶貴。這種一下明白過來的轉變,便是電影中玄奘師傅口中所說的「那還差一點點」的開悟。
所謂「那還差一點點」的開悟,便是打破電影中所提出對於所謂大愛小愛的執著。這種將追求成佛救世的大愛,與愛一個人的小愛之間界限泯滅的做法,其中所表現的正是大乘佛學裏「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觀念。(《大般涅槃經疏》:「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不可復滅。生死非生死,亦非涅槃。」)
所謂「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說的是一般人以為妨礙修行的種種世間煩惱,與發心修行所追求的最高佛法,不過是一件事的兩面(《注大乘入楞伽經》:「以迷理故,菩提成煩惱,名集諦;涅槃成生死,名苦諦。以能解故,煩惱即菩提,名道諦;生死即涅槃,名滅諦。」便是從迷與悟兩個角度,說明煩惱與菩提,生死與涅槃,都不過是一事的兩面而已),故此大乘佛學反對斷絕人世間的煩惱而成就佛法。
在這理論基礎上,大乘佛教觀念更向前推進一步,認為要證到最高佛法,就必須要從貪、瞋、癡等種種世間煩惱入手。在《維摩詰所說經》內就提到「諸煩惱是道場」,此外在《六祖壇經》內又提出:「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兩者所宣說的都是必須藉著入世經歷各種煩惱,才能夠求取到出世間最高佛法的道理。
電影結局時刻劃玄奘一下明白過來,省悟到最高佛法並非避開世間生死愛恨而求得,反為必須藉著小愛去成就大愛,甚至要經歷痛苦與執著,才能放下牽掛與執著,然後方可證得佛法。電影中所闡述的這一理念,就正是大乘佛教所一向宣揚的「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觀念。
在電影《西遊.降魔篇》結局處,玄奘這番悟道的話雖然說得簡單,然而卻合乎上述提到的大乘佛教精神,事實上確有在電影中深入淺出表現佛學思想的效果。
_______________
上文節選並改編自《光影中的經典文化───中國文化與電影藝術》
《光影中的經典文化───中國文化與電影藝術》
作者:劉衛林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2019年4月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06/25/01011990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