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外國大V走進深圳西湧國際暗夜社區
來源:深圳特區報    2025-11-26 13:32

【識港網訊】“看到了,看到了!土星的草帽,越來越清楚了!”11月24日,在位於深圳市大鵬新區南澳辦事處西湧社區的深圳市天文臺自助觀測區,來自拉脫維亞的“中國通”安澤通過20.3釐米口徑望遠鏡看到夜空中美麗的土星,高興得像個孩子。

安澤對星空的熱愛,源於兒時。她的父親是一位天文愛好者,常常帶安澤觀星賞月。但自17年前移居到中國後,她已經很久沒有這樣仰望星空了。“今天看到這麼美的夜空,我感覺又震撼,又浪漫。”

11月24日至28日,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中國氣象報社)聯合中國外文局文化傳播中心、廣東省氣象局共同組織“高質量發展中國行·外國大V看氣象”活動走進粵港澳大灣區,首站便來到了深圳西湧國際暗夜社區。安澤和駱紀(西班牙)等四位外國友人有了在深圳這樣的超大城市觀看繁星的契機。

西湧位於深圳大鵬半島最南端,距市中心差不多60公里,是天文觀測的理想之地。2010年9月建成啟用的深圳市天文臺,就聳立在西湧社區東側崖頭頂,三面環山、一面靠海,也是社區觀星的核心區域。

在山腳下,路燈顯著與他處不同:黃色的燈光不僅更柔和,而且更加聚焦,不會散射到遠處。在社區裏,各式招牌的色溫也更低,接近黃昏時分的光線。

“2021年,我們發起暗夜社區的建設目標後,許多商家與我們一道參與到這一行動中來”, 深圳市國家氣候觀象臺(深圳市天文臺)天文部部長梅林介紹,通過照明設施科學改造減少光污染等一系列措施後,西湧於2023年獲暗夜國際認證,成為我國首個、亞洲第二個“國際暗夜社區”。

暗夜國際暗夜地專案專員安柏·哈裏森表示:“西湧國際暗夜社區證明,通過精心設計的照明方案,完全可以創造一個既安全又有益於社區、同時保護自然世界的夜間環境。西湧暗夜社區將人與自然聯結在一起,為其他地區樹立了榜樣。”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成為國際暗夜社區的西湧夜空更“暗”了,經濟發展卻更“亮”了。當梅林向外國友人介紹,暗夜社區建成後,螢火蟲活躍天數由2022年的35天增加到2024年的110天,同時年均吸引超200萬遊客觀光遊覽,為當地提供200多個就業崗位,引資規模逾億元時,大家紛紛點頭稱讚。

“經濟很重要,保護星空也非常重要。” 駱紀說。“深圳在環境保護與城市發展間做到了平衡。”安澤說。

梅林介紹,深圳正在研究為暗夜保護立法的可能,這將助推西湧建成大灣區“1小時星空銀河圈”,成為生態文明、城鄉發展的典範,為全球光污染治理貢獻深圳經驗。

责任编辑:liang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