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2025年內地暑期檔於8月31日圓滿落幕,135部影片在92天裏接續登場,整體票房超越去年同期。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17時,暑期檔總票房(含預售)達119億元(人民幣,下同),總觀影人次3.20億,總場次3,764.3萬次。《南京照相館》以逾28億元票房穩居榜首,成主旋律電影新標杆;7部國產片名列暑期檔票房前十,表現搶眼。多位年輕導演的作品異軍突起,帶動市場活力,而進口片多而不強,整體競爭力不足,暑期檔票房分布呈現出更為健康的「紡錘形」結構。
影評人龐宏波向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今年暑期檔影片平均品質顯著提升,主流影片豆瓣評分頻頻突破8分,甚至更高,形成「叫好亦叫座」的局面。

暑期檔影片題材豐富,類型多樣。《浪浪山小妖怪》《捕風追影》《長安的荔枝》《羅小黑戰記2》《戲台》《東極島》7部國產片均名列暑期檔票房前十,國產片勢頭凌厲。
特別是《南京照相館》和《浪浪山小妖怪》分別以28.88億元和14.51億元的佳績,引領暑期檔票房。觀眾普遍反映,《南京照相館》中的一些鏡頭十分觸動心靈,尤其是在抗戰勝利八十周年的重要節點,影片用鏡頭讓觀眾走進歷史,銘記歷史。
票房結構呈「紡錘形」提信心
業界認為,本屆暑期檔的票房分布一改往年頭部影片獨大的「啞鈴形」格局,呈現更健康的「紡錘形」結構,《捕風追影》《長安的荔枝》等多部影片票房集中分布於3億元至10億元區間,標誌着市場多元化發展。龐宏波分析,「今年暑期檔總票房相較去年稍有升溫,短期看,對春節檔之後多場檔期失利帶來信心提振,雖短期利好產業,但從長期看,其總體表現仍低於2023年及2015年至2019年水平。所以暑期檔表現並不算成功,只是短期內對產業產生安慰作用。」
今年暑期檔展現出中國電影新趨勢,以人文視角詮釋歷史事件,證明主旋律電影也能動人心弦,《南京照相館》的成功便是最佳例證。動畫市場表現突出,二維動畫煥發新生,憑借IP優勢帶動周邊產品熱銷。
《南京照相館》將於本周四在香港上映。龐宏波指出,今年暑期檔由多位年輕導演領銜,如申奧、於水、楊子、大鵬、木頭與顧傑等,他們的作品進入票房前五名,彰顯新生代力量崛起。相比之下,多位一線資深導演的作品在市場遇冷,有些影片甚至遭遇虧損,顯示電影市場正迎來新舊交替。
《捕風追影》突破重圍

此外,龐宏波指出,《F1:狂飆飛車》《捕風追影》等商業片以高完成度突破市場重圍,證明優質的商業片仍是市場剛需。惟暑期檔尚缺乏優質的真人喜劇片,未能充分激活市場潛力。「今年暑期檔進口片多而不強,《F1:狂飆飛車》在排片不佔優勢的情況下表現出了非常強悍的市場韌性,成為進口片僅有的亮點。」
「不刻意煽情、不強行教育觀眾」,龐宏波認為,今年暑期檔票房成績得益於電影內容更貼近並尊重觀眾審美水平的提升,如《南京照相館》《浪浪山小妖怪》均採取相對克制的敘事風格,更易獲得觀眾的認同與「報復性好評」。在他看來,《南京照相館》的成功首先是電影本身扎實,尤其在主旋律影片逐漸式微的背景下,電影很好地對各類元素做了平衡,「對未來主旋律電影來說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