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五一黃金周香港多個熱門景點及區域均擠滿遊客。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與傳媒見面時表示,為期5天的黃金周共有約110萬旅客訪港,按年增長22%,其中內地旅客增長約20%,非內地旅客增長更達30%,香港多個行業的生意均有所增加,可謂丁財兩旺。他已要求文化體育及旅遊局等部門聯同業界總結經驗,分析旅遊新常態模式和旅客喜好,開發新旅遊配套服務。而多個零售、餐飲和酒店業界代表均表示,黃金周旅客人數增長明顯帶動生意上升,業界普遍受惠,認為內地遊客仍有消費力,但更注重性價比和產品特色。
李家超表示,今年五一黃金周以單日計,最多內地旅客來港的是5月2日,有26.7萬人次,按年上升約40%。他指出,香港不同景點和打卡點都有大量旅客到訪,包括摩天輪、山頂纜車、昂坪纜車、主題公園、觀光巴士等,帶動多個行業多做生意,例如酒吧和食肆生意有很好的增長,有蘭桂坊酒吧更表示增幅達45%,零售業界指珠寶、化妝品、海味等生意上升約三四成。「這次黃金周丁財兩旺,市面喜氣洋洋,帶來信心和重大經濟效益。」
倡監察人流 提供App預約排隊
「我已要求文體旅局及各有關部門和業界總結經驗,並向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節慶安排跨部門工作小組作出匯報,針對人流壓力點,以及旅客新常態的旅遊模式和喜好,進一步優化各環節。」李家超指出,首先要檢討及善用科技應用,包括加強人流壓力點的電訊網絡流量,利用科技監察人流,網上提供人流和輪候情況資訊,提供手機App或網上預約排隊時間等。

其次要針對旅客新常態旅遊模式和喜好,收集和分析資料,研究開發新旅遊配套服務,更好照顧大量旅客的新喜好,例如生態遊、文化遊、打卡遊、地道美食遊等,尤其掌握KOL和內地媒體推介的景點和路線不斷變化,「我們會與業界共同推動和開拓新旅遊服務,除了可以分流熱門景點的人流,更可通過提升新旅遊模式的配套和經濟元素,帶來新體驗和更多經濟效益。」
指歡迎各類旅客 有助經濟效益
被問及部分旅客以特種兵方式來港旅遊,李家超強調香港需要有一種樂意包容和照顧不同旅客的氛圍,共同將香港整個旅遊氣氛提升,這對香港整體的旅遊和經濟效益均有正面影響。「內地旅客有很多新旅遊模式,我相信新模式是會常態化的,香港作為一個好客城市,一定要令所有旅客有一個感覺,我們既歡迎各種旅客,也照顧不同旅客的體驗。我們也要有一種歡迎旅客的心,有高端的旅客,也有一些非高端的旅客。」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在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黃金周假期整體零售市道有升有跌,但升的相對較多,尤以黃金周首兩天情況較好,包括化妝品及個人護理,錄得跌幅的則包括服裝和電子產品等。她指出,來港旅客會更着重性價比,不代表部分較高單價的類別沒有生意。
旅客多跟從網紅推薦選餐廳
香港酒店業主聯會執行總幹事徐英偉指,五一黃金周旅客人數上升,帶動酒店業生意,在假期首三日,整體生意額按年上升一兩成;其中上周五是訂房高峰,大部分旺區酒店爆滿,但臨近黃金周尾聲,訂房開始回落,下跌幅度兩成至五成不等。
他認為,內地旅客仍有消費力,但更注重產品特色,「未來兩個月香港酒店將迎來淡季,會主力做母親節、餐飲及體驗等生意,亦會開拓內地非家庭客巿場,應對挑戰。」
稻苗飲食專業學會榮譽會長邱金榮表示,飲食業在五一黃金周的生意額整體上升兩三成,旅遊區及一些內地旅客較熟悉的店舖都有受惠,但在假期最後一天有明顯回落。
他指定價大眾化的食肆較受歡迎,旅客亦會跟從網紅推薦選擇餐廳,社區內的食肆生意則維持平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