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秉持立足香港、心繫國家、服務社會的理念,中企扎根分布在香港各個主要領域,在香港經濟發展、民生支援、行業建設等不同方面發揮中企特色,貢獻中企力量,與香港互相成長、彼此成就。他們與香港同行風雨路,在大小挑戰中尋求突破,保時保質保量完成大小工程建設;他們與香港共創機遇,把新技術、新理念、新模式帶到香港,與業界強強聯合實現共贏;他們是內地企業「走出去」的範本,也是 「引進來、走出去」的橋樑和先行者。
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中美貿易戰下,中國經濟超大規模市場、完整的產業鏈體系、雄厚的科技實力,是我們戰勝一切挑戰最大的底氣和實力。中企是責無旁貸的香港建設者、強國建設的踐行者,他們正在行動。香港文匯報在本系列報道中,訪問多個中企代表,了解他們與香港同心同行的經歷,聆聽他們與香港的溫情故事,領略他們厚積薄發、貢獻香港的動人圖景。
城市文化是歲月沉澱後的深厚內涵,將文化軟實力錘煉成旅遊業亮點和特色的硬功夫,是許多城市的必修課。作為中西文化薈萃大都會的香港,旅遊業也正處於從傳統觀光模式邁向深度文化體驗的征程中,每個階段性的歷程總有中企沿途默默助力。香港中旅社董事總經理陳瑞東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指出,香港是旅遊寶地,各區均有尚未開發的旅遊資源,除了六隻在港生活的國寶大熊貓,香港更孕育了金庸、張愛玲等多位蜚聲國際的大文豪,電影潮流文化同樣自成一脈。為了説好香港故事,香港中旅社將推出「城市講者」品牌,培養一批「愛香港,懂香港」的講者,通過IP產業引領、挖掘本地特色故事以及展示「一國兩制」的文化價值,推動香港旅遊業轉型升級。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陳瑞東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多次強調IP( Intellectual Property 智慧財產權)產業為核心,是推動文旅產業創新融合,能立足於香港的中西文化交融優勢,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IP活動。
藉全運會契機 聯動三地推熊貓IP
打造IP不是喊喊口號就了事,去年香港旅遊業處於復甦關鍵期,香港中旅社將IP理念付諸行動,在尖沙咀文化中心露天廣場舉辦「Hello Pandas熊貓駕到」戶外嘉年華,吸引大批市民及世界各地遊客參與。

熊貓經濟效應持續發酵,延伸至今年,香港中旅社計劃推出更多創新活動,包括藉粵港澳三地首次聯合舉辦全運會契機,在廣州及清遠舉辦「安安可可迎全運」活動,透過熊貓IP推廣香港的文旅資源,吸引更多年輕人及時尚消費者,進一步促進香港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多元化交流;以及2025年年底在尖沙咀文化廣場推出的全新一屆「Hello Pandas」嘉年華,為市民和遊客帶來更多熊貓相關體驗,持續深化熊貓IP的影響力。
「我們希望通過熊貓IP,讓遊客感受到香港的文化魅力。」陳瑞東表示,香港中旅社還計劃將熊貓IP融入香港18個區,結合各區的非遺文化與特色符號,打造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旅遊體驗,例如將熊貓造型與香港立法會、區議會等特有社會機制相結合,展現「一國兩制」下的文化治理特色,幫助遊客了解香港的獨特性。
中西交融 具亞太IP產業集聚地潛力

香港作為中西文化的熔爐,香港中旅社早已洞悉這座城市具備成為亞太IP產業集聚地的潛力,講好香港故事也成為香港中旅社的重要使命,陳瑞東說:「香港的歷史與文化資源是無價的寶藏,她的魅力來自其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助力香港聚人氣,自然能聚財氣,為了讓更多遊客了解香港故事,香港中旅社推出了「城市講者」品牌,專門培養一批能夠深度講解香港故事的導遊。這些導遊不僅熟悉旅遊景點,更注重挖掘背後的文化內涵,通過生動的講解將香港的歷史和文化傳遞給遊客。
他舉例,九龍城寨的歷史變遷折射出香港城市發展的縮影;回顧香港電影與娛樂業的鼎盛時期,展示其對亞洲文化的深遠影響;講述金庸、張愛玲等文化名人的故事,突出香港作為文學創作之都的地位。陳瑞東相信,透過「城市講者」品牌,香港可以向國際遊客展示更全面、更深度的文化魅力,從而提升香港作為首選旅遊目的地的整體吸引力。
香港的「一國兩制」在香港中旅社眼裏,不光是一種制度,更是一種向世界展示新型社會治理模式的可能性。」陳瑞東表示,「一國兩制」框架,成功實現經濟繁榮與社會穩定,這本身就是值得向世界講述的故事。香港中旅社將熊貓IP融入區議會等場景,讓遊客以輕鬆有趣的方式接觸並了解區議會、「三會」等香港特有的社會治理制度,展現香港如何在中西文化交融中實現有序治理。同時,這些活動也彰顯了香港多元文化與包容性的獨特魅力,「我們希望通過講好香港故事,讓世界更好地了解香港,推動文化與經濟的共同繁榮。」
將推文旅融合 打造國際旅遊樞紐

香港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這得天獨厚的優勢,助力香港旅遊業打造新的金字招牌。香港中旅社董事總經理陳瑞東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未來將以文化與旅遊相結合為核心,積極推動香港成為國際旅遊樞紐,促進內地、香港及國際市場的深度融合。
清真飲食服務助拓穆斯林市場
在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市場方面,陳瑞東表示,香港中旅社充分利用香港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的地理和文化優勢,為國際遊客提供多元化服務,尤其針對穆斯林旅客,推出了清真飲食服務。中旅社引入符合穆斯林需求、且經認證的清真廣東點心,為印尼、中東及歐洲等地的穆斯林遊客提供地道且安全的飲食選擇。同時,中旅社以此為契機,推動業界共同努力,建立更多清真餐廳、食品供應系統及商品商店,吸引更多相關國家和地區的旅客訪港,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旅遊目的地的地位。
出展海外宣傳港「魅力IP」
香港實行「兩文三語」的語文政策,為國際旅客來港創造了友善語言環境,香港中旅社希望精益求精。香港中旅社正與內地高科技企業合作,探索多語言翻譯與傳譯技術,廣泛應用於導遊服務和文博場館,為外國遊客提供無語言障礙的文化旅遊體驗。
陳瑞東指出,語言服務的完善是提升旅遊吸引力的關鍵之一,透過技術創新,遊客可更深入了解香港的文化精髓,如即時獲得多語言解說,增強對香港文化的興趣。同時,中旅社呼籲行業協會和政府推進技術普及,擴大語種覆蓋,助力香港成為更具國際吸引力的文化旅遊目的地。
中旅社亦主動「走出去」宣傳香港「魅力IP」。陳瑞東透露,中旅社將策劃「中國雙寶海外巡展」,以香港海洋公園的大熊貓和金絲猴IP為主題,結合內地頂尖攝影師薛康的攝影作品,展示香港的文化魅力。首站活動將於2025年4月底在日本東京舉辦,並結合大阪世博會進一步宣傳香港。同時,香港中旅社計劃將巡展活動拓展至其他國際城市,預計舉辦5個至6個站點,吸引更多國際遊客了解香港的文化資源,例如大館和離島遊等特色旅遊項目。
在郵輪旅遊方面,中旅社將以「鼓浪嶼號」郵輪為核心,於2025年4月起以香港為母港,提供7.5萬噸的英倫風郵輪短途旅遊服務。陳瑞東表示,此舉將吸引內地遊客、外國旅客及本地居民參與郵輪旅遊,同時結合內地240小時免簽政策,為訪港外國遊客提供更多便利,鼓勵他們通過郵輪遊覽內地及周邊「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為進一步促進內地與國際聯動發展,中旅社計劃針對國際遊客開發更多延伸產品,為訪港旅客提供便捷的內地旅遊服務,從而推動內地與國際旅遊市場的深度融合,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旅遊樞紐的地位。
引入AI賦能轉型 探索旅業智能化

香港中旅社的人工智能(AI)技術應用已進入落實階段,並計劃於下月(5月)正式公布。香港中旅社董事總經理陳瑞東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透露,有關技術應用可幫助顧客獲得更準確、更高效的旅遊資訊,並優化產品設計以滿足多樣化需求,「這項技術革新將不僅為香港中旅社的業務帶來變革,還有望成為推動整個旅遊行業升級的重要推力。」
陳瑞東表示,科技賦能將成為未來旅遊業轉型的核心推動力,而香港中旅社在AI技術應用、多語言傳譯系統開發,以及旅遊與生活服務全方位智慧化探索中,進行了多項積極嘗試。香港中旅社正積極運用AI技術,並計劃與香港中移動等相關企業機構合作,將AI技術融入業務範疇,以讓顧客享受到更方便的服務和更好的體驗,同時提升企業效能與運營效率。
融入產品諮詢等 更多流程自動化
他透露,相關AI技術的應用將在產品諮詢、產品製作和日常操作等多個環節發揮作用,還將提升內部運營效率,實現更多流程的自動化與智能化,徹底顛覆傳統旅行社的業務模式。
陳瑞東又介紹,香港中旅社還計劃結合AI技術,拓展從旅遊產品到生活服務的多元化產品體系。例如,針對內地居民來港的需求,推出子女教育、置業和醫療等生活服務;針對港人北上的需求,開發醫美、汽車美容等跨境服務方案。
此外,香港中旅社還將整合資源,跳出傳統旅行社框架,逐步打造「大灣區生活服務體系」,為兩地居民提供更加智慧與便利的生活服務體驗。
回顧香港旅遊業的發展,陳瑞東坦言,過去幾波技術變革(如電子支付和直播)中,香港的應對速度稍顯落後。然而,AI技術的發展為香港提供了一個新的起跑線。
盼多方合作共建智旅生態
為此,他呼籲:「香港應抓住這次機遇,通過充分競爭推動行業升級。同時,我們也希望特區政府相關部門、行業協會及企業能攜手合作,共同建設智慧旅遊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