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10月19日4點40分,X8426次「灣區號」中歐班列從深圳平湖南物流園出發,滿載110個標箱的日常用品、家電(電烤爐、熱水器、電飯煲)等貨物,從內蒙古滿洲里鐵路口岸出境,15天後直接抵達俄羅斯沃爾斯諾站。
數據顯示,10年來(截至今年9月),廣鐵集團累計開行中歐班列5442列,運送貨物53萬標箱,其中大灣區累計開行中歐班列2940列,運送貨物28.8萬標箱。今年7月大灣區開出84列,運送貨物9240標箱,創歷史新高。
大灣區每周穩定開行中歐班列19列,並引入了進口班列,通過國際海鐵聯運方式組織回程班列,有力保障了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也帶動了沿線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
品類更豐富 助力「廣東製造」熱銷全球
2013年,廣東東莞石龍站開出大灣區第一趟中歐班列,當時以傳統的服裝、鞋帽為主,如今來自大灣區的1萬多家日用品、家電、汽車零配件、大型精密儀器設備等製造企業紛紛搭乘中歐班列銷往全球各地。
10年來,隨着中歐班列的優勢日益凸顯和國內國際雙循環加速構建,從大灣區走向國外的產品也從剛開始的幾種拓展到上百種。
2023年8月20日,滿載嶄新國產燃油汽車的首趟「灣區號」中歐班列從廣東深圳平湖南國家鐵路樞紐駛出,從內蒙古二連浩特口岸出境開往中東歐地區,為粵港澳大灣區汽車出口提供了一條安全、高效、便捷的國際物流大通道。
深圳市深國鐵路物流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介紹,目前選擇貨物搭載「灣區號」的企業差不多有4800家。
「如今在中線、東線、西線3條中歐班列大通道上,都有我們大灣區豐富的產品。」廣鐵集團貨運部副主任楊文曦介紹,中歐班列由最初不到50列發展到2022年的1262列,增長了25倍多。
線路更密集 打造超強國際運輸通道
2020年8月18日,平湖南站開出首列中歐班列。該班列累計開行超過500趟次,貨運量約5萬標箱,貨值超過16億美元。「灣區號」中歐班列的開行,意味着粵港澳大灣區新開闢了一條國際物流大通道。
平湖南站開行中歐班列後,大灣區的製造業尤其是粵東製造業集群用戶在家門口就可以裝貨發運。這也為深圳進一步開拓俄羅斯、中亞乃至歐洲市場,搭建起一座更加綠色、便捷、安全的貿易橋樑。
今年7月初,大灣區又開出了首列「中吉烏」公鐵聯運國際班列。大灣區中歐班列線路已達18條,佔到了全國總線路的2成。
目前,大灣區穩定開行中歐班列的城市分別有廣州、深圳和東莞,先後開通了往歐洲、中亞5國、南亞、東南亞等鐵路國際貨運班列線路。班列經滿洲里、二連、霍爾果斯、阿拉山口口岸等圖定線路,通達歐洲24個國家100多個城市,覆蓋亞歐大陸全境。
服務更完善 擴大中歐班列品牌效應
中歐班列以穩定的時效和較低的成本拉近了大灣區與歐洲國家間的距離,而日益完善的服務舉措和運輸能力,又進一步擦亮中歐班列品牌,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
自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以來,廣鐵集團圍繞振興鐵路現代物流,全面推動鐵路「大物流」體系建設,目前已形成「幹線通道+集疏運體系+內陸港」高效銜接的現代物流體系。先後開通運營廣州大田、增城西及深圳平湖南等7個物流基地。
為做大做強大灣區鐵路物流,廣東鐵路國際物流基地東莞石龍站,作為首趟大灣區開出中歐班列的貨運樞紐,啟動「強基提質」工程,持續聚焦「廣東製造」外貿出口的難點與痛點,積極為品牌企業定製班列,出口大企業從「拼車」轉為「專車」。
廣州東部公鐵聯運樞紐為國家級重大項目,是廣州「十四五」規劃重點構建「5+10+N」物流樞紐布局5個特大型物流樞紐之一。為加速構建大灣區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廣州東部公鐵聯運樞紐依托增城西站,積極引進智能製造、生物醫藥、生鮮食品和物流產業,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性核心物流支點、樞紐經濟培育引領區、科技創新和先進生產製造業供應鏈組織中心。
目前,公鐵聯運片區已引進項目14個,用地2155畝,投資231.82億元,預計年產值738.08億元。
為提高作業效率,鐵路貨運和車務部門實行合署辦公,實現信息共享,裝卸車作業效率提高50%以上。大灣區中歐班列開行10年來,開出正點率達9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