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電騙長呃長有 老教授也中招
作者:蕭景源   來源:文匯報    2022-10-05 11:32

【識港網訊】

◆衞生署提醒市民提防騙案。衞生署供圖

儘管香港警方的反詐騙宣傳在社交媒體廣傳及不斷更新,宣傳海報也遍布大街小巷,惟本港電話騙案仍居高不下,僅最近兩個月已增加300宗,其中又以假冒衞生署職員的騙案為主。受害人中不乏受過高等教育或專業人士,但仍被騙徒的「讀心術」操控於股掌之間。最新案件為一名大學教授接到冒充衞生署職員的電話,行騙內容和手法「新瓶舊酒」,有自稱「公安」者指控其涉及內地「洗黑錢」案件,要求他透露其個人身份資料和住址,其後指示他將巨款轉入指定戶口作調查期間的「保證金」。教授由於手頭資金被騙光,竟向銀行借錢後再轉賬,結果被銀行揭破騙局,但教授已痛失約384萬元。

據了解,該名受騙的62歲姓陳男子為大學教授,住在沙田區。今年7月5日,他在手機上接到一通電話,對方自稱是香港衞生署職員,稱陳違反廣州市公安局的檢疫規定,稍後會有公安人員致電向他查詢。同日,另一名騙徒透過WhatsApp致電陳,指控他涉及內地「洗黑錢」案件。陳應騙徒要求透露了個人身份資料和住址。

7月20日,騙徒透過WhatsApp再聯絡陳,指示他提供其中國銀行的戶口資料,並將其存款轉入指定戶口作「保證金」,待調查還其清白後才歸還。陳按騙徒指示,在7月25日至29日期間將逾184萬港元從其中國銀行戶口轉賬到兩個本地銀行戶口。

存款被騙光再借貸

8月1日,騙徒再指示陳加碼存入200萬港元作「擔保」。由於陳的戶口內已無流動資金可用,於是在9月26日及27日,向中國銀行借貸,之後再將200萬元轉入騙徒指定賬戶。銀行職員發現該筆轉賬異常,於是聯絡反詐騙協調中心,通知陳可能受騙。陳始如夢初醒,並報警求助。

首9個月1257宗涉款5.48億

據警方最新統計顯示,今年至9月底共錄得1,257宗電騙案,涉款約5.48億元。在該1,257宗電騙案中,涉及假冒官員的有704宗,涉款約5.09億元。受害人年齡上至94歲下至12歲,同時也反映受害人職業和受教育程度與容易被騙的幾率並無直接關係,反而取決於市民面對騙案的心態。

◆反詐騙協調中心籲市民提防偽冒衞生署人員騙案。 反詐騙協調中心供圖

警方臨床心理學家胡展鵬早前根據個案分析指,大部人被騙的最主要原因是「覺得電騙唔關自己事,所以唔上心」,因此對騙徒的伎倆,特別是對騙徒的「社交工程」技巧缺乏認識。

胡展鵬指出,騙徒懂得掌握受害人心理,並展開連串「心理戰術」,包括「建立權威」、「要求保密」及「定時報到」等,目的是要在受害人心目中建立一個有可信性、威嚇性的形象,令受害人產生恐懼,同時孤立受害人,防止他們同其他人聯絡;令受害人感覺被監視、增加心理負擔。

他指出,騙徒會不斷用「嚴重性」、「迫切性」、澄清機會「一瞬即逝」向受害人施壓,令受害人無時間考慮,又會偽裝關心,令受害人有「被愛」的感覺,誤以為騙徒是唯一能夠幫助他們的人,產生「確認偏見」,選擇性尋找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是正確,即「自己呃自己」,繼而作出各種非理性的行為,更忽略身邊人的警告。

【話你知】即時更新案例 網站助民防騙

電話騙案手法因時因地而變,市民要防騙就要掌握騙案最新動態。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轄下反詐騙協調中心網站(www.adcc.gov.hk)已於10月3日推出「騙案警示訂閱功能」。警方會監察及分析騙案趨勢並作出風險評估,即時更新案例和發出警示,市民可經電郵接收最新的騙案信息,不斷增強防騙意識及作好心理準備,一旦接到騙徒來電和短訊,就可以沉着應對。

市民可掃描二維碼或透過以下網址:www.adcc.gov.hk/zh-hk/subscribe.html直接連結至訂閱分頁,只需輸入簡單個人資料,包括電郵地址,便可完成訂閱。每當中心就最新行騙手法將騙案警示上載至網站時,系統便會自動將該警示信息發送至訂閱者已登記的電郵地址。市民可按個人需要,選擇訂閱特定類型的騙案警示信息。

一年多錄7700萬次點擊

根據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的統計,反詐騙協調中心網站去年4月推出至今,已錄得超過7,700萬次點擊,反映不少市民關注防騙信息,網站不斷更新內容,向市民發放各種防騙資訊,包括最新騙案警示、防騙短片、由警隊單位或合作夥伴舉辦的防騙活動詳情,以及各類流行騙案的統計數字。

反詐騙協調中心同時與政府、部分本地及境外的銀行和金融機構保持緊密聯繫,同時為業界提供辨別騙案培訓,而銀行界亦已主動揭發和堵截不少騙案及騙款。市民若不幸中招或轉賬,可致電24小時「防騙易」熱線18222,爭取時間凍結轉賬

责任编辑:s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