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走進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
2022-09-26 11:03

【識港網訊】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正開展2022夏季項目「紡織文化 編織共鳴」,展示一系列來自歐洲紡織藝術館和CHAT六廠的精選作品,同時展出「種學織文」社群項目中,由本地海外藝術家聯同社區夥伴協同創作的作品,期望讓大衆一起思考紡織業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小編今次走訪CHAT 六廠,聆聽藝術家鄭淑宜和設計組合「流行與斑馬」講述創作背後的故事。

香港軟雕塑家鄭淑宜與荃灣區的新來港婦女共同創作戳繡掛毯 圖:橙新聞

共學實驗:利用天然材料染線 製作戳繡掛毯

小編在現場見到,幾個婦女正專心用戳針在兩個固定於木架間的掛毯上刺繡。這兩幅以荃灣風景為圖案的掛毯作品名為《民間實驗練習場之染色山水》,是由香港軟雕塑家鄭淑宜與荃灣區的新來港婦女共同創作,她們利用天然的材料將紗線染色後,再以戳繡完成作品。為何稱之為「實驗」?鄭淑宜指,自己和婦女們在製作之前都沒有相關經驗,大家都是一路學習,不斷摸索。

在這個共學的過程中,藝術家與婦女們都是導師與學習者,不分軒輊。藝術家邀請婦女們利用日常生活的資源與自然植物染線,但具體需要使用甚麼材料,效果如何,則有待婦女們自己探索,「她們就自己回到家,好似做實驗,拿家裡不同的食材試驗顏色,將成果講給我聽」。

婦女們用天然材料染線 圖:橙新聞

在掛毯旁邊的墻上掛著婦女們的實驗成果,幾十條線並置呈現出漸變的效果,線的標牌上寫著用來染色的天然材料,有洛神花、黃薑、火龍果、紅菜頭、玫瑰、李子等等。鄭淑宜指,最初大家都對實驗感到擔心,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收穫頗豐,「有個婦女就發現紫椰菜加檸檬汁,顏色會變不同,會變得粉紫一些,加鹽或者加其他又會藍一些,不斷做實驗,我們有很多驚喜。」

實驗過程充滿變數,有時就算使用同樣的「配方」,得到的顏色都不同。而且,不是所有顏色都可以染到,她們試驗過用菠菜整綠色,但發現無法上色,最後椰樹圖案只能用其他顏色來代替綠色。

鄭淑宜指,相比於結果,自己更看重創作過程。 圖:橙新聞

雖然實驗結果難以預測,但對於鄭淑宜來講,最重要的是享受過程。她指,投入創作令人能夠在繁忙的生活中獲得一些心靈上的「治療時間」,「當婦女自己做這件事的時候,她會有自己生活的空間,自己的時間去做自己的事情……最後的結果是怎樣,我反而覺得不重要,我看重的是整個過程,她有沒有享受,有沒有投入,或者她的心情如何」。

鄭淑宜和婦女們在夏季項目中創作的作品將於CHAT六廠2022冬季項目展出,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藝術組合「流行與斑馬」邀請小學生,利用回收衣物和薯仔印章創作包裝布。 圖:橙新聞

環保由日常做起 舊裇衫化廢為寶

流行與斑馬(Pop & Zebra)是一間本地的綜合設計工作室,創辦人是來自印度的克魯帕(Krupa)和阿布舍克(Abhishek)。克魯帕童年居於東非國家坦桑尼亞,阿布舍克熱愛流行文化,因此他們將工作室命名為「流行與斑馬」。

在主題為「與大自然為伴」的工作坊中,流行與斑馬邀請來自海壩街官立小學的學生,利用回收得來的裇衫,及手工雕刻了大自然圖案的薯仔印章創作包裝布,希望讓學生思考消費習慣和人與自然的友誼。

孩子們想像力豐富,雕刻出的自然圖案形態各異,有蝴蝶、太陽、雲朵等。阿布舍克說,與其生硬地向小學生介紹回收和環保的概念,不如邀請他們用回收來的衣物創作有趣的東西,來表達自己的創意想法。

「流行與斑馬」邀請精神健康關注群組利用回收裇衫創作包裝布  圖:橙新聞

兩位藝術家亦邀請來自東華三院樂情軒(精神健康教育及推廣服務中心)的家庭,用回收裇衫創作包裝布,並以兩款游戲激發大家的創意。首先,他們邀請家庭以解答拼圖游戲的方式創作圖案。透過配搭代表不同家庭成員的幾何形狀,參加者在布料上的對應位置拼凑出圖案。然後,家庭成員可利用多個帶有幾何形狀的木塊自由創作。他們用來創作包裝布的回收裇衫經過牛油果仁的染色,呈現出粉色的效果。

「風呂敷」有各式各樣的包裝方法 圖:橙新聞

阿布舍克指,創作包裝布的想法是受日本的「風呂敷」(ふろしき,furoshiki)啓發。風呂敷是日本傳統中用來收納物品的包袱布,早前是日本人去澡堂時將衣服包起來的工具,布上的花紋可用來區分自己與他人的衣物,後來因用途廣泛、形式多樣而在民間普及。日本人喜歡以風呂敷包裝便當,日劇中常有日本太太在丈夫出門上班時用風呂敷包住愛心便當的場景。在過度包裝風氣盛行的現今社會,可重複使用的風呂敷被認為是一種綠色環保包裝。阿布舍克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用常用風呂敷而非紙袋來包裝禮物。現今,風呂敷往往需要從商店中購得,他們希望透過利用回收衣物製作風呂敷,為這種材料增添環保的價值。

「逆向生產線」體驗活動室 圖:橙新聞

回收再利用的力量有幾大?

香港有大量的紡織廢料,平均每10秒就有200件衣物最終被棄置於堆填區。在這個龐大的數字面前,利用回收衣物做包裝布的作用又有幾大呢?流行與斑馬組合設計了一面展板來回答這個問題,展板上掛著一件經過剪裁的長袖白裇衫,裇衫下方是幾個鮮明的數字:將長袖裇衫背幅和袖加以運用,約40%的長袖裇衫布料能避免送往堆填區;將短袖裇衫背幅加以運用為包裝布,約25%布料就能避免送往堆填區;將任何上衣的背幅加以運用為包裝布,約20%布料就能避免送往堆填區。

「流行與斑馬」利用舊床單製成包裝布 圖:橙新聞

白裇衫右側掛著幾條由舊床單再利用製成的包裝布,右邊還有一則小故事,改編自人類學家洛倫·艾斯利的The Star Thrower。故事講述了一個男孩沿著海灘,將被海浪冲上岸的海星一隻隻拾起然後扔回海中,目睹此情景的老人認為孩子是在白費功夫,男孩卻撿起另一隻海星,盡可能將它遠遠地扔到海中,然後笑著對老人說,「起碼對剛剛那隻海星來説就有所不同了」。

透過這面展牆,藝術家希望傳遞環保力量積小成多的訊息。「我們每天累積了大量時裝廢料,相比下,20%這個數字聽起來很小。如果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力量有限,不能改變甚麼,那就真的甚麼都不會發生。」他們希望通過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進行創作,來激發大眾的想像力,鼓勵大家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改變。

壁畫《環保共生》( (E)co-exist)有多層涵義:既是不同文化的共融,亦是人與自然的共生。圖:橙新聞

結合傳統印度藝術和香港現代元素 展現共生理念

流行與斑馬擅於將不同文化元素化為己用,為傳統引入新意。走過展場的走廊,你會見到一幅由他們創作的大型壁畫,長度逾6米,高度近3米。這幅壁畫的靈感源自印度民間藝術馬杜巴尼繪畫(Madhubani,字義為蜜糖森林),在印度傳統中,馬杜巴尼繪畫一般由社區中的婦女共同協作完成,內容取材自她們生活的環境,包括樹木、花草、花鳥動物和農人等。她們會使用天然可持續的原料,例如用樹枝或手指來作畫,從自然植物中提取顏料。

這幅壁畫除了呈現濃厚的自然氣息,亦融入香港的現代元素,例如寶塔、南丫島的風力發電站、太陽能發電,以及帶著耳機聽音樂的流行元素,為來自印度的民間藝術帶來一絲現代氣息,同時描繪了一種簡單又具可持續性的生活模式。畫中所展示的人類與自然共生的關係,正是畫家想要傳遞的訊息。

2022夏季項目「紡織文化 編織共鳴」

日期:即日至2022年10月9日

時間:11:00am-7:00pm

地點:香港荃灣白田壩街45號南豐紗廠CHAT六廠

 

责任编辑:guo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