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dw-media.wenweipo.com/dams/wwpproduct/image/202110/27/61795294e4b0e5f8ff5f2e0b1.jpg)
【識港網訊】為共商共建粵港澳大灣區文藝合作機制與高質量文藝合作平台,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藝合作峰會」於本月25日至27日一連3天在廣東珠海市舉行。
廣東省文聯、中國文聯香港會員總會(香港文聯)、澳門中華文化聯誼會和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9市文聯共12家單位代表,在今日(27日)峰會閉幕式上共同簽署了《粵港澳大灣區文藝合作峰會成員單位合作備忘錄》,將通過峰會這一合作機制推動大灣區文藝組織、團體、機構開展交流合作,大力推動文藝創新,打造優質文藝展示平台,提升大灣區文藝影響力。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藝合作峰會」由中國文聯指導,廣東省文聯、珠海市文聯共同主辦。峰會期間,與會代表圍繞如何更好凝心聚力,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促進灣區交流合作,推動灣區文藝高質量發展進行了深入研究探討,還研究聘請峰會顧問的建議及相關事宜,確定峰會LOGO,審議通過2022年度第二屆峰會在廣州舉辦。
![](https://dw-media.wenweipo.com/dams/wwpproduct/image/202110/27/6179513ce4b0e5f8ff5f2d8f1.jpg)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張雁彬今日在峰會閉幕式上致辭表示,峰會機制的正式建立,為今後高層次、常態化的對話合作,以及深入推進大灣區文藝事業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為粵港澳大灣區文藝組織、團體、機構及廣大文藝家和文藝工作者,搭建了交流合作、分享機遇、共迎挑戰、驅動創新的新平台。
他強調,「大灣區文藝界要緊緊抓住機遇、積極擔當作為,充分發揮大灣區地域相近、文脈相親的優勢,以海納百川、開放包容的氣度和胸懷,融會貫通灣區豐富多彩的人文元素,以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努力夯實灣區建設的文化根基,為人文灣區和文化強國建設添磚加瓦。」
![](https://dw-media.wenweipo.com/dams/wwpproduct/image/202110/27/6179516de4b0e5f8ff5f2da61.jpg)
國務院港澳辦交流司司長吳煒表示,香港在實現由治及興的過程中,文化要擔當起必要的責任。過去一年,澳門經濟發展受疫情影響大,更需認識到多元化發展的重要性。粵港澳三地地緣相近、文脈相通,在文化交流合作方面有天然的優勢和良好基礎,他希望三地的文藝工作者以峰會為契機,加強藝術建設,培養文化藝術市場,同時也讓更多藝術愛好者參與到市場中來,通過文化吸引更多港澳同胞到內地走一走、看一看,把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努力實現中國夢的偉大精神構建在心中。
澳門中華文化聯誼會會長梁華指,未來將充分利用峰會機制和平台,不忘初心,更積極推動澳門與香港和內地9市之間的文藝交流合作,為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建設「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盡獻心意,共同譜寫粵港澳大灣區文藝合作新篇章。
因疫情防控需要,香港文聯通過視頻連線形式參加峰會閉幕式,會長馬逢國表示,「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是香港不容錯失的重大機遇,特區政府亦研究成立文化、體育旅遊局。
![](https://dw-media.wenweipo.com/dams/wwpproduct/image/202110/27/617951b9e4b0e5f8ff5f2dc21.jpg)
馬逢國提出利用於境外設置的近20個駐外經貿辦事處,增加文化推廣職能,協助香港文化界做好「走出去,請進來」的工作,同時也可支援大灣區在文化交流的努力,拚船出海,相信有助於共同推廣對外文化交流,說好中國故事。
![](https://dw-media.wenweipo.com/dams/wwpproduct/image/202110/27/61795283e4b0e5f8ff5f2e001.jpg)
![](../../../../images/user.png)
![](../../../../images/m01.png)
![](../../../../images/m02.png)
![](../../../../images/m03.png)
![](../../../../images/m04.png)
![](../../../../images/m05.png)
![](../../../../images/m06.png)
![](../../../../images/m07.png)
![](../../../../images/listbar_shd_b.png)
![](../../../../images/listbar_shd_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