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全球展開芯片大戰 史無前例
作者:深圳商報/讀創訊記者 鍾國斌   來源:深圳商報    2021-03-31 17:32
全球汽車產業“缺芯”危機仍在不斷蔓延。

【識港網訊】

求芯!財經漫畫 王建明

1 全球都在“芯荒”

3月26日,蔚來汽車宣布,由於芯片短缺,公司決定自2021年3月29日起,合肥江淮蔚來製造工廠暫停生產5個工作日。蔚來汽車第一季度交付量將降至1.95萬輛,而此前預期為2萬至2.05萬輛​​。

3月25日,福特汽車宣布,由於芯片短缺,俄亥俄州一家商用車工廠停產,並削減了肯塔基一家卡車工廠的產量。公司預計,芯片短缺或使今年的利潤減少25億美元。

而就在一天前,通用汽車因芯片短缺將北美的減產計劃延長,減產計劃可能使今年的利潤減少約20億美元……

據不完全統計,3月份以來,已有至少10家整車企業因芯片短缺停產,包括大眾、福特、通用、沃爾沃、豐田、本田、日產、三菱、現代、蔚來,停產工廠遍布亞洲、歐洲和美洲。

事實上,自今年2月以來,受美國部分地區極寒天氣、美國德州斷電、日本瑞薩電子工廠火災,全球車企因芯片短缺導致的產能問題不斷加劇。

“芯片短缺問題對國內車企一季度的生產影響最為嚴重,但具體影響有多大,目前還很難判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預測,今年一季度,芯片短缺將導致我國汽車產量減少5%~10%。

“今年1月至2月受影響最大,預計3月份後會逐步緩解。國內產量損失不是很好評估,預計最多會帶來30萬輛的產量損失,關鍵要看3月份後是否能逐步補回來。”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據國際研究機構伯恩斯坦預計,2021年,全球汽車市場將因芯片問題導致整體減產汽車約450萬輛,相當於全球汽車年產量的5%左右。諮詢公司AlixPartners表示,全球芯片短缺可能使汽車製造商今年損失610億美元。

特斯拉位於加州弗里蒙特的工廠也因缺芯一度停產,公司日前還上調了美國市場Model 3車型和中國市場Model Y車型價格。

“目前,工廠生產線員工已開始出現在線等芯片生產的情況。”上汽通用五菱副總經理薛海濤表示,因為產能受限,目前宏光MINIEV還有2萬輛訂單未能及時交付。

上汽集團30日在互動平台表示,芯片問題是目前全球汽車行業共同面臨的問題。汽車芯片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供需不平衡。公司正通過加強全球供應鏈協同等措施盡量減小影響。雖然芯片短缺情況會持續一段時間,但上汽有很強的產業鏈體系優勢,將與行業一起克服困難。

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執行副總裁金文輝表示,雖然公司目前還沒有因為芯片短缺而被迫停產,但芯片短缺問題若不能盡快得到緩解,公司後續生產將面臨一定壓力。

針對汽車缺芯潮,中信證券指出,主要原因為疫情后汽車銷量恢復速度超預期、車企芯片加單滯後,疊加消費電子提前囤貨搶占產能,全球8英寸晶圓產能緊張,以及日本地震、美國暴風雪等影響部分晶圓廠短暫停工。

而汽車芯片荒也已蔓延到其他領域,手機芯片極缺、家電芯片荒……幾乎所有用到芯片的行業都受到了衝擊,一夜之間,幾乎全世界都在鬧“芯”荒。

2 中國加速強“芯”

當全球遭遇“缺芯”困境時,芯片的重要性再次凸顯了出來。在“芯片荒”危機愈演愈烈之際,一場由芯片短缺引發的“芯片大戰”也正在開啟。

3月24日,英特爾宣布將投資20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建兩個芯片製造廠。

三星日前也制定了一份總支出約為1160億美元的10年規劃,並考慮擴大其在得克薩斯州的半導體製造業務。

去年底,以德國、法國、荷蘭等為首的歐洲17個國家發表《歐洲半導體聯合聲明》,計劃在未來兩三年內投入1450億歐元,建立一條不含美國科技的半導體產業鏈。

據悉,目前全球的芯片公司大部分在歐美,其中歐洲企業佔比約37%,美國企業佔比約30%,日本企業佔比約25%。

與國外芯片製造相比,我國在芯片和電子元器件有一定產業基礎,但差距主要體現在芯片設計、晶圓製造及封裝環節。從芯片行業的等級劃分來看,分為軍工級、車規級、工業級和消費級。

近日,多部門發聲或出台舉措,加大對芯片產業的政策支持。

這場史無前例的“芯片荒”將持續多久?業內對此判斷不一。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邵華認為,相信在未來的半年甚至9個月的時間內,芯片供需的錯配和不平衡的問題還會持續存在。

美國Moor Insights & Strategy公司首席分析師帕特里克·穆爾黑德認為,全球芯片供需恢復常態至少需要6個月,而且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球範圍內刺激措施的規模。

據了解,目前國內汽車行業中車用芯片自研率約佔10%,90%的汽車芯片依賴從國外進口。絕大多數汽車尚未能做到零部件百分百本地化生產。

截至目前,我國芯片相關企業共6.65萬家,僅2020年新註冊企業就有2.28萬家,較上年大幅增長195%。業內人士指出,國內芯片企業起步較晚,但“強芯”戰略勢在必行,本土芯片未來發展空間巨大。汽車缺“芯”只是暫時,若能推動“中國芯”的成長,則將成為汽車行業的危中之機。

3 芯片龍頭迎來利好

29日,集成電路產業再度迎來政策利好。財政部等3部委發布《關於支持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發展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通知》自2020年7月27日至2030年12月31日實施。根據《通知》,具備相應集成電路線寬要求的邏輯電路、存儲器生產、先進封裝測試、光刻膠、掩模版等企業免徵進口關稅。

財信證券電子行業分析師何晨認為,集成電路產業是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我國將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當作未來科技戰略中的重要一環。在相關政策的持續推動下,有望形成行業關鍵技術加速突破、國產替代加速進行的局面,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行業龍頭企業將持續享受政策和市場的雙重利好。

“免徵進口稅惠及的生產企業主要還是為加速破解’卡脖子’的難題。國內的設計企業對標全球巨頭差距不算巨大,而封裝測試、關鍵零配件及原材料一直是製約產業整體水平發展的。過去,高昂的進口設備和原材料價格一定程度上製約了產業鏈相關環節的發展。免徵進口稅更有利於頭部企業降低成本,加大研發投入。”一位TMT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表示。

面對全球“缺芯”危機,對國內芯片企業無疑是一個巨大機遇。不願署名的業內人士認為,投資者可逢低分批或定投方式關注芯片ETF,來把握行業中長期成長紅利。

據統計,自3月以來,芯片ETF日均成交額達8.81億元,遠超同類芯片ETF產品。近一個月以來,北向資金對芯片ETF成份股逢低佈局熱情不減,淨流入超1億元的個股達5只,其中權重最高的韋爾股份淨流入超5億元,其次是北方華創、卓勝微,分別淨流入4.66億元、3.32億元。此外,長電科技、中環股份分別流入1.50億元、1.16億元。

原文鏈接:http://szsb.sznews.com/PC/layout/202103/31/node_A05.html#content_1010679

责任编辑: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