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還剩低幾多心跳,人面跟水晶錶面對照,連自己亦都分析不了,得到多與少。也許真的瘋了,那個倒影多麼可笑,靈魂若變賣了,上鏈也沒心跳!」
有否聽過陳奕迅《陀飛輪》這首歌?歌詞描述了一種對人生昂貴的覺悟:一直以為自己努力奮鬥得到了令人妒忌的奢華生活和物質所需,最終以為可以令自己滿足之際,卻發現原來一直花了很多時間去追逐一些不能讓自己心靈得到滿足的東西上。內心感到迷惘,好像再沒時間和力氣去追求些甚麼了。人活着就像是變賣了靈魂似的,像一個上鏈也沒心跳的機芯一樣。而空虛就是這種心靈上的孤寂、絕望、內心得不到滿足的感覺。
空虛的特徵
空虛確實是令人難受,彷彿不知道活着是為了甚麼,人生像是失去了意義似的。為了逃避這種感覺,我們可能會寄情工作、瘋狂購物、暴飲暴食、沉迷打機、嚴重的甚至濫藥成癮。空虛的感覺可以像黑洞般吞噬着我們整個人,可是如果我們能認真地了解和認識它,這種感覺其實是內心對我們做人的一種提醒。別讓空虛吞噬我們,成為人生中最昂貴的領悟,我們有必要去認識和了解這情緒的成因和處理方法。
以下是空虛感的一些表徵:
・害怕被遺棄
・感覺缺乏人生意義
・感到內心空洞
・感受不到快樂和滿足
・用成癮行為而逃避空虛感
・感到苦悶和鬱結
自測
情緒小測驗,我會否感到空虛?
1. 我會借酒消愁。
2. 每做人生決定時,我也會關顧自己的需要和感受。
3. 我專注工作去逃避思考人生問題。
4. 有時我對自己感到陌生。
5. 我不太了解自己的喜好。
6. 生命的意義是由自己決定的。
7. 沒有人比我更認識自己。
8. 就算身邊有很多朋友,我仍感到孤單寂寞。
9. 我沒有甚麼興趣。
10. 我身邊沒有人可以交心。
第1、3、4、5、8、9、10 題答案為「是」的得一分;第2、6、7 題答案為「否」的得一分;分數愈高,愈容易感到空虛。
應對方法
承認和接受自己的感受:
承認和接受自己的感覺往往是有效處理情緒的第一步。因為只有確認和接受,我們才能開放自己的思維去探索甚麼才是最適合自己處理情緒的方法。長期抑壓和否定自己的感受就像是埋藏着真正的自己一樣,而空虛感的出現可能正是內心對你的這些行為提出了警示。
建立興趣,作新嘗試:
當感到空虛時,很多人也會寄情於工作以減輕空虛感的困擾。可是當工作完畢可以停下來的時候,那種感覺又會重複湧現。的確,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可以減輕負面情緒的困擾,可是如果忙碌過後,空虛感顯得更強烈的話,這証明了工作並非是可以紓緩這情緒的方法。
由於空虛感是與心靈上得不到滿足有關,建議可嘗試新的興趣和活動。隨心而行,任何一些不傷害自己身體的活動也可以嘗試參與,你或有奇妙的發現。
花時間認識自己:
空虛感的出現或與自我認同有關。經常與別人比較會令自己感到不足,對自己缺乏了解會容易使人迷失,嚴重的甚至會產生人生沒有意義的想法。嘗試花點時間認識自己。還記得小學或中學時代寫紀念冊的情況嗎?可以嘗試跟着紀念冊的藍本寫下自己的性格、喜好、興趣、強弱項、喜愛的和討厭的人和事、在生活中的不同角色等。這些資料可讓你更了解自己,或可讓你知道空虛的源頭。
分享感受:
在情緒低落的時候,找朋友傾訴確實可以紓緩一些不安的情緒,但我們也要當心傾訴的對象。如果發現朋友經常提意見或對你的感覺作出評價,這傾訴對象便無助你減輕空虛的感覺。空虛感或反映出你一直沒有照顧自己的想法或感受;所以當它來襲時,一位好的聆聽者才能誘發你的思考和讓你放膽地表達你的感受。如身邊缺乏這樣的朋友,找一位專業人士傾訴也是一個很好的選項。
為甚麼有這個情緖出現?
為甚麼我們會感到空虛?換一個角度去問:為甚麼我們感受不到心靈上的滿足?要解答這問題,便先要問一下自己,有甚麼東西可以使我們心靈滿足?餓了,我們會吃東西來填飽肚子。渴了,我們喝水來滋潤乾喉。可是心靈上的缺失,並不是像滿足一些生命上的基本所需般那樣簡單、容易和直接,而是要靠我們細心地了解和眷顧自己的感受才能成事。
空虛感或會出現於生活上的一些改變後,如失戀、轉工、失去至親等。也有些情況是當自己得到一直認為重要的東西後,卻發現仍然未能得到心靈上的滿足。空虛感的出現是內心對現實生活的一種感受,反映出心靈需要得不到滿足的一種感覺。所以當空虛感出現時,代表着我要好好與自己的內心溝通一下,反思自己有否時常關顧自身的感受和真正的需要。
有甚麼可預防和注意?
適當的處理空虛感能令我們得到領悟。如果不想這領悟像《陀飛輪》歌詞中的那般昂貴,我們便要及早學懂認識自己,接受自己的感受,和做一個真正的自己。以下是一位移民美國的港人故事,它可帶給你一些啟發。
「追求夢想的人是失敗者,做自己所愛的事最終會成為露宿者!」這是歐陽萬成 (Jimmy O Yang) 的父親從小對他灌輸的想法。歐陽萬成是一位美籍演員、棟篤笑表演者和作家,十三歲隨家人從香港移民到美國後,他從美國文化中學到的卻是「金錢不能買到快樂,該追求你所愛的。」這樣的兩套對生命價值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直在萬成的腦海中佔一席位。
剛開始在美國上學的時候,萬成發現在香港所學的英語,不足以令他和其他同學溝通。得知自己的不足,萬成花了很多時間在電視節目上學習地道的英語,亦漸漸發現自己對Rap的音樂和表現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他的父母則和傳統移民家庭的父母一樣,希望萬成能夠成為醫生、律師或其他的專業人士。父親甚至在萬成大學畢業後安排了他在一所知名的金融機構當見習生。究竟人生是應該追求一些自己想要的,還是做一些別人覺得應該的事呢(O Yang,2018)?
「當我能接受自己的心聲和忠於自己,我便能更有效用。」“I am more effective when I can listen acceptantly to myself, and can be myself.” (Roger, 2004, p.17)
在萬成的自傳How to American 中,不難發現他對自己很了解。他知道自己的強項如拉小提琴、打乒乓球和數學等。當懷疑自己時,他的強項便成為了他自我肯定的一股力量,讓他繼續向前行。而面對自己的弱項(英語)時,他則設法學習和改善。最終,他不只能運用英語流暢地和同學溝通,還成為了夜店的音樂主持和美式楝篤笑表演者。
他清楚知道自己的喜好,設法去平衡自己的興趣和大學的課程,盡量滿足自己的需要和家人對他的期望。縱然知道自己不喜歡大學所選的科目和爸爸為他安排的實習工作,但為了不讓自己辜負父母的期望,他選擇順從。所以接受自己的心聲並不是每事以自己的喜惡先行。而是在你做決定時,能獲得更全面的考慮因素。
「人不應問甚麼是他的人生意義,因為只有他才對這問題有答案。」“Man should not ask what the meaning of his life is, but rather he must recognize that it is he who is asked.” (Frankl, 2006, p.109)
就在當見習生時,萬成發現自己糾纏於爸爸的露宿者論和自己的美國夢中。他知道追求自己的夢想是要冒險的,最終可能如爸爸所說的要露宿街頭。惟獨是聽從父母的說話,他所承受的風險和責任便輕了,因為父母的決定永遠是「正確」的。但他實在也承受不了實習時每天行屍走肉般的生活。他體會到人生若沒有了夢想,活着像是失去了靈魂似的,那麼生命的意義又是甚麼呢?
「當知道為何而活,人便能承受生命中的磨難。」“Those who have a “why” to live, can bear with almost any “how.” (Frankl, 2006, p.80)
在不斷的探索和建立自己的過程中,萬成發展出個人觀點和對生活的態度。當中他經歴了失敗的痛楚、不確定的焦慮、不眠不休的辛酸、令父母失望的愧疚、初次表演的緊張、低收入甚至無收入的苦惱。這些複雜和強烈的感覺並沒有把他打倒,因為與此同時他也嘗到了成功爭取的喜悅、表演過程中的忘我、與志同道合者交流的暢快和父母最終支持他的欣慰。萬成從感覺中探索自己的人生方向,在未取得世人認可的成就時,他已經成功地活出了真我。萬成在實現自己的夢想過程中嘗盡了喜怒哀樂、人情冷暖,唯一缺席的便是空虛這感覺;因為他每天也活得充實,目標明確。
《做自己的情緒管理師》
作者:香港心理學會,輔導心理學部
出版社:萬里機構
出版日期:2020年7月
橙新闻:https://www.orangenews.hk/culture/138396.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