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竹子聖誕樹:第四次生命的展現
2022-12-28 12:14

【識港網訊】提到聖誕節最受歡迎的擺設,聖誕樹定必榜上有名。傳統聖誕樹以常綠植物如松樹為主體,於樹身掛上各種吊飾,大人小孩皆看得滿心歡喜。只是,真正松樹並不便宜,加之砍伐樹木只為一時應節,顯然與今人追求簡約生活背道而馳。如何在普世歡騰與節約環保之間取得平衡,何鴻禮(Wesley)和曾偉俊(Aron)兩位建築師,想到利用原將棄置堆填區的竹子,賦予其「第四生命」,製成一棵六米高的竹子聖誕樹,增添佳節氣氛之餘,亦讓大眾反思節日的意義。

Wesley與Aron同為建築師,常見建築工程消耗大量建築材料,而經常為建築物主體結構的竹子,具有生長迅速、耗水量少、排氧量高等特性,二人因而萌生舊竹再造的想法。利用從建築地盤回收得來的竹子,經過開竹、上色等步驟,設計出眼前這棵高逾六米,最大直徑超過五米的竹子聖誕樹。

文化走訪|竹子聖誕樹:第四次生命的展現

竹子聖誕樹設計師何鴻禮(Wesley)  圖:橙新聞

細看之下,每根竹子粗幼紋路不完全一致。Wesley介紹指,竹子皆從建築地盤回收得來,頗費工夫。他還道出一項鮮為人知的知識:「很多人以為竹棚的竹子可以無限次不停使用,但其實只可使用三次。竹子長期外露曝曬,會變得很脆,最後這些竹子大部分會被送至堆填區。我們很幸運,找到一家專收竹子的廠房,在那裡選了一堆竹子來做這棵聖誕樹。」所謂「第四生命」,原來如此。

除了職業需要令Wesley和Aron經常接觸竹子,另一令他們想做竹子聖誕樹的原因,Wesley認為是迥然不同的文化吸引力。「竹子本身是具東方色彩的物料,也富有香港味,聖誕節則是源自西方的節日。將一種帶亞洲風采的物料和一個來自西方節日融合起來,能彰顯出香港中西合璧的文化特色。」

走在香港街頭,隨意仰首,很容易見到建築用的竹棚,數以噸計的竹子,每日送到堆填區棄置,消耗量之大,難以想像。然而,本地回收竹子的工廠並不多,兩位建築師不約而同地認為,這次項目最困難的部分,就是聯繫並願意合作的回收竹子的工場。找到竹子,是否合用,如何再造,又是一道難題,Wesley說:「最大問題是材料參差,回收的竹子都不是新材料,我們要先仔細篩選。再來就是竹子顏色不平均,竹子長期曝曬,色差很大,哪些可以上色,哪些上不了色,試過很多遍。還有整棵聖誕樹的形狀結構,竹子分佈的密度,從底至頂不盡相同,測試時有很多考量。」

文化走訪|竹子聖誕樹:第四次生命的展現

竹子聖誕樹高逾六米,最大直徑超過五米。  圖:橙新聞

站在成品前,Wesley除了欣賞,還有更多的思考。「在構思設計這棵聖誕樹時,必須想到我們會用多少竹子。雖然這些竹子本身是『垃圾』,但不代表我們可以無限使用,因為運送過程必然帶來碳足印(Carbon footprint),這也不完全環保。所以我們每做一件事,都得想想,甚麼是需要的,甚麼是不需要的,慶祝節日亦如是。」

如今許多節慶皆離不開娛樂消費,聖誕節是「普天同慶」的節日,商機處處,大家亦樂於花錢慶祝。Wesley自己也過節,但他期望他和Aron做出這麼一棵在人們眼中也許不夠華麗奪目的聖誕樹,可讓大眾有機會了解不同的慶節方式。「這棵聖誕樹比其他聖誕樹簡潔得多,因為我們並非想做出一棵很奢華的聖誕樹,而是希望藉這個節日和竹子這種物料,作為一個故事,去跟大家說,可以用可持續性(Sustainable)的方法慶祝節日,重要的是你有沒有留意身邊的事物,發揮想像力。」

文化走訪|竹子聖誕樹:第四次生命的展現

圍繞聖誕樹邊走邊看,會產生聖誕樹猶如吊鐘般擺動的錯覺。  圖:橙新聞

欣賞竹子聖誕樹:

日期:即日至2023年1月3日

時間:上午11時至下午8時

地點:將軍澳唐德街1號將軍澳廣場1樓中庭

责任编辑:guo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