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唇齒相依:潮語與潮劇之關係漫談(一)
作者:林倫倫   來源:識港網    2022-10-23 15:11

語言(方言)是一種文化的載體,寫作民間文學的語言就是方言。我曾經在《潮汕方言:潮人的精神家園》一文里這樣寫道:
沒有潮汕話,就不會有潮劇、潮曲;
沒有潮汕話,就不會有潮語歌謠、潮州歌冊;
沒有潮汕話,就不會有潮汕民間故事;
沒有潮汕話,就不會有潮語相聲、小品;
沒有潮汕話,陳三、五娘、蘇六娘、桃花、渡伯、李老三將遠離我們而去……

是的,潮語與潮劇,是唇齒相依的關係:沒有潮語,潮劇就不可能產生,此所謂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反過來,如果沒有了潮劇、潮語歌謠、潮州歌冊、潮語小品、民間故事等等的方言文藝、文學形式,潮語也就喪失了活力,缺乏了傳承和傳播的有效途徑。
從產生形成到現在五六百年來,潮劇曾經高度地生活化,普及並根植於人民群眾之中,像春風入室一樣,潤物細無聲地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潮人。以前的不少鬥大的字不識一籮的群眾,就是靠潮劇、潮州歌冊來獲得歷史知識、學會評判是非曲直、分辨好人壞人,從而建立起了自己的價值觀和是非觀。我們很容易就可以從與潮劇相關的潮汕諺語里,明白這個道理。例如:

【老醜呾白話】表面上講的是潮劇里的丑角道白要講方言口語(大白話),而不是像小生、旦角那樣文縐縐的說話。也用來比喻 「跟你說白了吧」 的意思。
【愛食好魚馬鮫鯧,愛娶雅嬤蘇六娘】蘇六娘 等潮劇角色深入人心、成為了美麗、善良、愛情的象徵,成為了潮人追求愛情、追求美女的榜樣。
【棚頂做戲棚下有】棚,特指戲棚,即戲台,成語有「戲歇棚拆」,還有打趣的「鑼鼓響,雨大點;戲棚拆,雨就歇」;棚頂,戲台上;棚下,戲台下。戲演的是人間的悲劇、戲劇,反映的是民生疾苦。所以,台上演出的故事,儘管是古裝的,但故事好像今天仍然在發生一樣。

【本地戲惡(難)做】本來講的是本地劇團在本地演出比較困難,因為觀眾太熟悉他們了,劇目也都被看過了,沒有新戲就很難再吸引觀眾了,故雲。比喻當地的工作比較難開展。惡,潮音oh4(窩4),難。
【老老戲做到唔知掛鬚】本來講的是演張飛的演員匆忙上台,忘記掛上標配的胡鬚了。比喻工作經驗豐富的人也有可能關鍵時刻掉鍊子,忘了某個必做的細節。小時候在 「閒間」 里聽民間故事手把這個故事演繹得十分有趣,充分表現了演員 「救場」 的功力:演張飛的演員揮著馬鞭拍馬上場後,就來了個捋鬚亮相,並報名:「吾乃燕人張飛……」!這一捋不要緊,發現手裡空落落的,知道忘記掛鬚了!趕緊救場呀:「吾乃燕人張飛……之弟張樣也!」 演對手戲的演員立馬知道是怎麼回事,回答道:「我金槍不挑無名之將!快快回去叫你兄長張飛前來……」。演張飛的演員心領神會,立即揮鞭調轉馬頭進去掛鬚再出來大戰N個回合。雖是出了洋相,但救場過程很有喜感,贏得滿場笑聲和掌聲。

【陳世美討無酸鹹菜】演陳世美的演員因為其不認結髮夫妻和兒女,被觀眾視作生活中「梟情絕義」的典型,個個恨得咬牙切齒。如果要形容一個人不仁不義,一定會說他 「梟過陳世美」。群眾對這個角色恨之入骨,而 「恨屋及烏」,連演員都恨上了。所以,演出後吃夜糜(夜宵),到群眾家裡要點鹹菜下粥都要不到。這個諺語一方面說明潮劇角色塑造的成功,另一方面,也說明觀眾的愛憎分明。從這個戲劇故事聯想到陳佩斯的父親陳強先生演出《白毛女》中的壞地主黃世仁時,差點被台下的解放軍戰士給一槍崩了故事,也說明陳強的黃世仁一角,一定演得夠壞的,台下的觀眾都 「入戲」了,氣炸了,恨不得一槍把他崩了!

【孬過金章婆】金章婆是《金花女》里嫂子的角色,由於 「苦」 金花女而成為了 「粗梟」 女人的角色。在社會生活中,這個角色就成為壞女人的典型,如果要形容一個女人缺少愛心和同情心、欺負弱者,就說她 「孬過金章婆」。反過來,也可以讓我們看到《金花女》典型角色塑造之成功。

【靜過老三正】「老三正」 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潮劇戲班的名稱,據說其演出以唱功和做功為勝,觀眾觀賞時也被深深吸引,整個戲棚場靜靜地,只聽得到演員優美的唱腔和伴奏的樂聲。我生也晚,沒有機會觀賞老三正戲班的演出,不知道這個傳說對不對。現在,要形容某個場合安靜得鴉雀無聲,就用 「靜過老三正」 來做比喻,但很多人都不知道 「老三正」 是什麼了。

從上面這些諺語我們可以看到潮劇與潮語的密切關係。潮劇的形成年代不會早於明代,它是從南戲(正音戲) 發展而來的。潮劇的形成與發展,與方言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可以說:沒有潮州方言,就沒有潮劇。潮音戲的形成,正是由於廣大潮人樂於觀賞與自己口語相同的戲曲,而促使戲班和藝人們進行大量創新和改革的成果。可以說,潮劇的形成是與潮州話進入戲文、且作為表演語言同步發展的。從正音戲到潮音戲的轉型過程中,戲文中的潮州方言詞語越來越多,用潮音押韻的唱段也越來越多,經歷了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而現在,當潮汕方言的保護傳承有了危機感的時候,潮劇的保護和傳承的危機感也就更高了。因為,沒有潮汕方言,潮劇也就唱不下去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年輕人潮語說不好,很多道地的俗語、成語、諺語都不懂,還有興趣去看潮劇、聽潮曲嗎?這可把我們的丑角大師方展榮先生給急壞了。「潮劇不利的地方是用地方語言,很難向外地推廣。更要命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潮汕小孩聽不懂潮汕俗語、俚語!」 五年前,方展榮接受中國青年網的採訪就說了:「非常可怕!我跟我兒子說潮州話,讓他打字,他打不出來了,孫子那就更不行了,很麻煩!」(《一代名醜方展榮心憂潮劇: 保護方言保護國粹》,中國青年網,2017-04-11)
所以,竊以為,潮語和潮劇是唇齒相依的關係,互為依存。我們不但要努力保護和傳承好潮語,同時也要保護和傳承好潮劇。

【圖片說明】
本文配圖和戲曲資料均來源於百度網絡資料,特此鳴謝!

责任编辑: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