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識港話事】從二十大報告看中央對香港的「再重視」
作者:路易   來源:識港網    2022-10-21 15:13
相信有了國家安全的基礎,中央也會更放心地向香港輸出政策,讓香港擴大開放,做更大膽的改革。相信經歷過動蕩後,香港已經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而國際局勢的緊張,也讓中央再次重視起香港的價值。二者的合力是香港發展的最大推動力。

萬眾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召開,最高領導人在大會報告中再次提及涉港政策方向。對比五年前的十九大,二者用詞行文的不同引人注目。

其中最大的變化是增加了一段關於加強發揮香港優勢的內容:「發揮香港、澳門優勢和特點,鞏固提升香港、澳門在國際金融、貿易、航運航空、創新科技、文化旅遊等領域的地位,深化香港、澳門同各國各地區更加開放、更加密切的交往合作。」而這部分內容在十九大報告里是沒有的。

看似稀松平常的語言,其實並不簡單。作為黨五年一次的最重要會議,報告中說什麽不說什麽,都有深意。之所以強調要香港發揮自身優勢,深化開放合作,是因為在如今的國際形勢下,香港這些特質在國家戰略中的地位大大提升。

過去20年是全球化突飛猛進的20年,整個國家的發展也行駛在快車道上。隨著內地不斷開放,國際交往順暢,香港在國家戰略中的地位客觀上也被弱化了。甚至前幾年民間已經有了「香港將淪為三線城市」「香港對國家可有可無」,或「香港的功能很快就會被上海、深圳、海南替代」的聲音。與此同時,香港各項深層次矛盾的暴露讓國家把關注點放到了如何帶動香港發展,於是整個政策重心就轉變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至於各種中心地位,維持住就好了。

然而,至今仍未結束的俄烏戰爭改變了這種現狀。戰爭開始後西方陣營空前一致的封鎖行動,與俄羅斯被金融制裁後毫無還手之力的狀態讓中國意識到,在這個時代若想真正成為強國,手裏必須有強大的金融能力,有自己掌控的國際金融中心,才能衝破可能發生的封鎖。

如今中美角力,金融必是主戰場之一。如果美國對中國采取金融封鎖,那國家的安全閥之一就是香港。所以在今年香港特首選舉前,我們聽到高層領導在不同場合接連強調,行政長官人選的標準之一就是必須有能力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及實力。

同時,金融不是唯一問題。香港國際城市的特質也是中央看重的。如果未來因為國際政治對抗,造成人員交往受阻,資金出入受限,技術交流剎停的現象,香港也將發揮其他中國城市無法起到的作用。

就此,香港可能從令國家撓頭的「頑皮孩子」,重新成為國家的重要「優秀兒女」,作為中國的戰略重鎮得到政策支持與資源傾斜。中央政府向來言出必行,五年前十九大報告提出制定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後續就陸續出台了取消港澳人士在內地就業許可,為內地居住的港澳人士發放居住證等政策。可以預見,二十大結束後中央會有一批政策助推香港發展。

在蹉跎了三年歲月後,香港迎來了自己的機會,可能這就是香港重新出發的起點。

但是,一個城市想要改變命運不能只靠歷史的進程,更要自我奮鬥。時運來了,如果甚麼都不做,那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於是社會很欣喜的看到特首李家超在剛剛公布的施政報告中推出了一系列「超常規」的政策,搶人才、促經濟、投資未來。配合早前推出的0+3防疫政策,相信可以剎停並扭轉人才流失。當然這只是第一步,在這個科技為先的時代,全世界都在競爭人才,香港要不斷提高競爭力、宜居度、產業水平、開放級別,才能鞏固提高自己的國際地位,才符合國家賦予自己的戰略角色。

當然,在支持政策的背後,也有一個重要的基礎,那就是報告中關於香港的另一個關鍵詞:安全。

2019年修例風波後,中央大刀闊斧改革、改善香港的政治生態,祭出《香港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的二連擊,使香港社會由亂轉治。所以這份在修例風波後第一次對全國黨代會做的報告中,中央加入了很多相關段落。

例如,「愛國者治港」被明確寫入,代替十九大報告中「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治港』」的委婉論述,更直截了當的表明立場。十九大報告中,中央敦促香港「完善與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而此次用詞改為「完善特別行政區司法制度和法律體系」,也更加直接。

相信有了國家安全的基礎,中央也會更放心地向香港輸出政策,讓香港擴大開放,做更大膽的改革。相信經歷過動蕩後,香港已經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而國際局勢的緊張,也讓中央更加關注香港的價值。二者的合力是香港發展的最大推動力。

特邀評論員 路易

责任编辑: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