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全球ESG未來人才盛典暨IASE中國分會成立大會在深舉辦
作者:易小婧 李潔   來源:香港商報    2025-10-31 15:17
10月28日,由國際可持續經濟協會中國分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ustainable Economy China Chapter,簡稱「IASE中國分會」)、國際學術教育創新平台Exponential Education(China)主辦,亞太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院、深圳市前海香港商會協辦的「2025全球ESG未來人才盛典暨IASE中國分會成立大會」在深圳舉辦,國際可持續經濟協會中國分會在大會上正式成立。

10月28日,由國際可持續經濟協會中國分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ustainable Economy China Chapter,簡稱「IASE中國分會」)、國際學術教育創新平台Exponential Education(China)主辦,亞太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院、深圳市前海香港商會協辦的「2025全球ESG未來人才盛典暨IASE中國分會成立大會」在深圳舉辦,國際可持續經濟協會中國分會在大會上正式成立。

本次大會以「連結國際標準,培育本土ESG人才」為核心方向,匯聚政策制定者、學界專家、企業領袖與青年人才近150位嘉賓,共同探討ESG人才培育、國際標準本土化、企業綠色轉型等關鍵議題,為中國ESG領域人才體系建設注入新動能。

國際認證體系落地中國 搭建ESG人才培育「雙軌橋樑」

作為本次大會的核心環節,國際可持續經濟協會中國分會成立儀式上,國際可持續經濟協會董事會主席Carmen Micu與國際可持續經濟協會中國分會主席麥超傑共同簽署合作文件,標誌着徵求意見匯聚40多個重要組織及考試覆蓋39個國家的IASE認證體系正式授權進入中國;Exponential Education合夥人及創始人Gonzalo Tora?o 先生與 Exponential Education(China)執行董事楊君恬同步完成簽約,宣告全球首個IASE中文版國際可持續認證線上課程及考試即將推出。據介紹,國際可持續經濟協會中國分會在中國香港註冊,Exponential Education(China)是國際可持續經濟協會中國分會在中國包括港澳台的獨家營運方。

「IASE中國分會的成立,不是簡單引入國際標準,而是構建『國際認證+本土實踐』的雙軌體系。」楊君恬介紹,分會將結合中國國資委ESG披露要求、滬深北交易所《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開發包含 「碳核算實戰」「供應鏈ESG管理」 等模塊的中文版課程,同時依託MyIASE數字平台,為認證人才提供國際社群交流、企業實習對接等服務,形成「學習 – 認證 – 就業」全鏈條支撐。

權威聲音聚焦人才缺口 多維度拆解ESG發展路徑

面對全球ESG人才短缺的嚴峻現狀,多位嘉賓在致辭中,從全球治理、政策監管、區域協同等不同維度,剖析ESG人才培育的緊迫性與重要性。

國際可持續經濟協會中國分會主席、亞太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麥超傑在開幕致辭指出,《2025 可持續人才需求白皮書》顯示,2022-2023年全球ESG職位增長64.5%,但61.6%從業者經驗不足3年,MSCI預測2025年中國ESG人才缺口將突破227萬人。

國際可持續經濟協會董事會主席Carmen-Daniela Micu在致辭中表示,IASE中國分會的核心價值在於構建ESG領域的「雙向橋樑」:一方面將國際可持續金融(ISF?)、國際可持續商業(ISB?)兩大權威認證標準引入中國,並結合中國「雙碳」目標、ESG信息披露政策等本土場景進行適配;另一方面則把中國在可再生能源規模化應用、綠色金融創新等領域的實踐經驗,納入IASE全球網絡,為全球ESG體系完善提供「中國樣本」。

生態環境部核設施安全監管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葉荷瑞從政策監管維度發出警示。他指出,隨着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企業可持續盡職調查指令》(CSDDD)等法規密集實施,ESG 合規已成為企業國際競爭 「入場券」,中國企業海外投資因 ESG 風險引發的糾紛近年增長 300%。葉荷瑞建議,需構建 「政府引導、企業主導、機構參與」 的人才生態,而IASE中國分會正是整合國際資源、推廣數碼化管理工具、助力企業跨越綠色壁壘的核心平台。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金融服務界)、大唐金融集團董事長李惟宏通過視頻致辭表示,香港正以 「綠色金融樞紐」定位深化與內地合作。他介紹,政府推出的綠色金融培訓先導計劃已覆蓋 95 個資質課程,累計培養專業人才超5000人。「期待IASE中國分會與香港機構聯動,通過認證互認、課程共建,讓香港成為內地ESG人才對接國際資本的『中轉站』,共同壯大大灣區ESG人才庫。」

大會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黨委書記、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秘書長、中國前首席氣候談判代表蘇偉以《全球氣候治理與企業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為題,指出企業是減碳核心主體、人才是轉型關鍵,建議企業抓住新能源成本下降機遇培養複合型人才,並提出 IASE認證體系為人才評估提供標準化標尺;中國國務院外國專家局特聘專家、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低碳與可持續發展研發中心主任孔英教授從高校教育視角提出破局思路,指出傳統教育存在學科壁壘、實踐不足等問題,需構建「模塊化課程集群、實踐教學強化、數碼化賦能、評價機製革新」四維框架,以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校園即實驗室」模式為例,說明實戰教學對學生掌握碳管理等核心能力的作用;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暨首席財務總裁楊磊明以《中華煤氣推動綠色金融,引領零碳未來》分享企業實踐,介紹集團累計募集超60億港元綠色資金、創新發行綠色金融產品等成果,強調綠色金融落地需專業人才支撐,透露通過「綠火焰能源科學家培育計劃」定向培養人才及孵化企業的減排成效。

大會同期宣布,IASE中國分會將與創新香港合作,於11月29至30日香港「TalentX國際人才嘉年華」中設立「NovaX Zone創科專區」,為認證企業提供免費展位,對接超萬名科技人才與高校資源,賦能「人才招募-香港落地-科創出海」全鏈條。

责任编辑:zhan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