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深圳原創舞劇《詠春》受到俄羅斯媒體高度評價
作者:劉莎莎 耿超逸   來源:深圳特區報    2025-04-27 15:46
深圳原創舞劇《詠春》以「追光逐夢,奮鬥不息」的深圳精神,感染並打動了俄羅斯觀眾,憑藉獨特的藝術魅力,跨越了語言和文化的障礙,讓兩國人民的心靈在舞台上緊緊相連。

繼首場成功演出之後,當地時間4月26日中午12點和晚上7點,深圳原創舞劇《詠春》繼續在莫斯科大劇院演出兩場。受首演熱度影響,26日晚場門票全部售罄,午場門票也幾近售罄。

深圳原創舞劇《詠春》以「追光逐夢,奮鬥不息」的深圳精神,感染並打動了俄羅斯觀眾,憑藉獨特的藝術魅力,跨越了語言和文化的障礙,讓兩國人民的心靈在舞台上緊緊相連。

中國功夫在俄羅斯擁有眾多粉絲。俄羅斯推廣漢學協會會長萬山翠告訴記者,「功夫」在俄羅斯人心中是排名第一的中國文化符號。

15歲的俄羅斯姑娘瓦倫蒂娜·維特爾是「青年龍」武術中心的學生,她學習詠春拳已經好幾年,非常喜歡這門武術。

2008年北京奧運會武術套路女子長拳冠軍達里婭·塔拉索娃亦親臨莫斯科大劇院深圳原創舞劇《詠春》演出現場。她沉浸於「舞武融合」之美,分享說:「我學習過武術,詠春拳是『必修課』。看到舞劇《詠春》將武術與舞蹈完美融合,我都想參與其中。」

俄羅斯格涅辛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教授瑪利亞·雅年科高度評價深圳原創舞劇《詠春》說:「今天非常高興能看到這麼好的演出,非常感動從這個舞劇中看到了奮鬥、努力的哲學思想,而且劇中音樂也很完美地呈現整個劇情。」

深圳原創舞劇《詠春》在莫斯科大劇院的2天3場演出,不僅現場觀眾熱情如潮,更在俄羅斯媒體和社交媒體平台上掀起了一股熱浪。

塔斯社以「莫斯科大劇院舉行舞劇《詠春》首演」為題進行了報道。文章關注了深圳歌劇舞劇院首席演員、飾演詠春拳宗師葉問的常宏基的答記者問。「常宏基解釋說,深圳原創舞劇《詠春》中不會有李小龍角色,李小龍曾是葉問的弟子,將詠春拳傳播到世界各地」「常宏基還說,我懷着對葉問和李小龍以及所有武術傳人的敬意來演繹這個角色,因為他們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和傳承者。」

時代通訊社報道稱:「這是首次有中國原創舞蹈團登上俄羅斯兩大頂尖劇院的舞台,也是紀念中俄建交75周年的重要文化活動。《詠春》通過藝術與舞蹈搭建起連接中俄兩國人民心靈的橋梁。這部舞劇宛如來自嶺南的一顆文化種子,被播撒在俄羅斯肥沃的文化土壤中。它肩負着深圳向海外推廣中國文化的責任,預示着文明交流互鑒在新時代的繁榮發展。」

喀山文化報報道稱:「這是首次有中國原創舞劇團登上俄羅斯『雙一流』藝術殿堂的舞台,也是兩國建交75周年之際中俄文化交流的重要標誌性事件。即使你此前對《詠春》一無所知,也會被他們的優美舞蹈所吸引。」

26日午場的演出吸引了許多觀眾,其中不少是受到俄媒報道的吸引而臨時購票入場的。

帕基·德尼斯一家是狂熱的藝術愛好者,26日中午,他帶着太太和孩子一起前來觀看深圳原創舞劇《詠春》。帕基·德尼斯對深圳原創舞劇《詠春》的舞台設計和燈光效果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他還是一位攝影愛好者和圖片博主。在演出間隙,他拍攝了大量照片。他說:「我們全家都是狂熱的藝術愛好者。今天看完《詠春》,我想說,它的藝術性不亞於俄羅斯芭蕾。」

俄羅斯芭蕾舞者安娜·伊萬諾夫娜·斯米爾諾娃也觀看了26日午場的演出。她對演員們展現出的身體柔韌度、協調性和爆發力表示驚嘆:「老實說,有些動作我們做不到。」

以文化人,以藝通心。俄羅斯伉儷葉蓮娜·施耐德和丈夫米哈伊爾·施耐德認為,在俄羅斯觀看《詠春》具有特別的意義。葉蓮娜·施耐德說:「今天,了解中國文化具有現實意義。我們兩國關係良好,文化交流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她還告訴記者,演出日正好是她與丈夫的結婚紀念日。她表示:「米哈伊爾·施耐德今年70歲了,我決定送他一份特別的禮物。當我看到《詠春》的演出信息時,我立刻決定帶他來觀看。這真是難忘的一天。」

完成莫斯科3場演出之後,4月27日,《詠春》團隊將前往聖彼得堡,於4月30日至5月1日在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再演3場,繼續在俄羅斯的「追光之旅」!

责任编辑:li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