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我國最早的糧倉城及甕城是怎樣的?
來源:橙新聞    2021-04-19 16:08
近日,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北京揭曉。貴州貴安新區招果洞遺址、浙江寧波餘姚井頭山遺址、河南鞏義雙槐樹遺址等10個考古項目被列為此次十大考古新發現。

【識港網訊】近日,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北京揭曉。貴州貴安新區招果洞遺址、浙江寧波餘姚井頭山遺址、河南鞏義雙槐樹遺址等10個考古項目被列為此次十大考古新發現。這些考古發現多屬古代墓葬,如西藏西部早期喪葬墓、吐谷渾王之墓,另有與中國古代海洋文化相關的井頭山遺址,以及我國已知年代最早的糧倉城夏代——時莊遺址等。一起來看看這10大發現:

1)貴州省貴安新區招果洞遺址:揭示舊石器時代人類生活

最早勘探年份:2016年

招果洞遺址堆積厚約8米,跨越了整個舊石器時代晚期和新石器時代,在全國範圍內十分罕見。遺跡、遺物非常豐富,發現51處用火遺跡、2座墓葬,大量石製品、磨制骨角器,以及和人類活動有關的動植物遺存。

遺址更發現1件通體磨光石器,刃部佔有大量赭石粉末,這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磨制石器之一,為探討磨制石器的起源和功用提供了新證據。發現火塘51個,是目前中國發現的用火遺存中,極為豐富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存之一。這些遺存與散落在周邊的遺物一起,為揭示舊石器時代晚期穴居人群的行為和生存策略,提供了重要材料。

發掘區照片
40號火塘

2)浙江寧波餘姚井頭山遺址:中國海洋文化八千年的見證

最早勘探年份:2013年

井頭山遺址位於浙江省餘姚市三七市鎮,臨近河姆渡、田螺山遺址,地處杭州灣南岸的四明山餘脈與姚江河谷的交接地帶,總面積20000平方米,是河姆渡遺址發現近50年以來,在浙江沿海發現的又一重要新石器時代遺址。

遺址發掘出土露天燒火坑、食物儲藏處理坑、生活器具密集區、灘塗區木構圍欄等遺跡。其中,出土遺物分為人工器物和自然遺存兩大類,出土器物有陶器、石器、骨器、貝器、木器、編織物等400多件;自然遺存中則以動植物遺存為主,還有大量膠結著牡蠣殼的小塊礁石。動物遺存中最多的是當時先民食用後丟棄的海洋軟體動物的貝殼,主要種類有泥蚶、海螺、牡蠣、縊蟶、文蛤等5大類,其次是各類漁獵動物骨骸,以鹿科動物骨頭為主,也有一些豬、狗、聖水牛、水獺等動物的骨頭,以及海魚的脊椎骨、牙齒、耳石等。

遺址發掘負責人表示,井頭山遺址是中國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貝丘遺址,也是浙江和長三角地區首個貝丘遺址,為研究全新世早中期中國沿海環境變遷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係提供獨特案例,也是中國先民適應海洋、利用海洋的最早例證。

出土陶器組合
出土海洋軟體動物貝殼

3)河南鞏義雙槐樹遺址:可能是中國古代最早甕城的雛形

最早勘探年份:2013年

雙槐樹遺址位於雙槐樹村南臺地上,是距今約5300年經過精心選址的都邑性聚落遺址,屬於仰紹文化遺址,現存面積達117萬平方米。該處保留了仰紹文化中晚期階段3重大型環壕、大型建築基址、中心居址、具有最早甕城結構的圍牆、版築的大型夯土地基、4處共1700餘座經過嚴格規劃的大型公共墓地、夯土祭壇、房址、灰坑、人祭坑及獸骨坑等遺跡,出土了豐富的仰紹文化時期文化遺物。專家表示,它可能是中國古代最早甕城的雛形。

大型版築遺跡局部(東-西)二號院落
二號院落 

4)河南淮陽時莊遺址:我國已知年代最早的糧倉城

最早勘探年份:2019年

時莊遺址位於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四通鎮時莊村,北臨太康縣。遺址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鑽探和發掘表明,遺址的南部是一處夏代早期的糧倉城。在已發掘的2850平方米範圍內,專家發現了29座罕見的倉儲遺跡,是我國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的糧倉城。

考古報告指出,在時莊遺址周圍15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還存在至少13處同時期的聚落,共同構成了龐大的區域性聚落群,對後世重新認識夏代早期的社會組織結構、管理水準和國家治理能力等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發掘遺址分佈圖
地上式糧倉

5)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徐陽墓地:印證「戎人內遷伊洛」的歷史

最早勘探年份:2013年

徐陽墓地的東周時期葬制、墓葬排列、器物組合及葬俗具有典型的周文化風格,墓葬等級差別明顯。在大中型貴族墓陪葬車馬坑或部分中小型墓內,還發現有放置馬牛羊頭蹄的殉牲現象,與春秋時期中國西北地方戎人葬俗相同。

從徐陽墓地時間跨度及所處位置分析,它與「秦、晉遷陸渾之戎於伊川」的陸渾戎相吻合,應為陸渾戎遺存,其所在的順陽河流域應為陸渾戎遷伊川後的聚居地和核心區域。為研究春秋戰國時期民族遷徙與融合、文化交流與互動的提供了重要資料。

大型墓葬A區M2及隨葬遺物
大型墓葬C區15M1含頭蹄殉牲的陪葬車馬坑

6)西藏劄達桑達隆果墓地:了解西藏西部早期喪葬習俗

最早勘探年份:2017年

桑達隆果墓地使用時間長達1000年,是目前所見、西藏西部早期喪葬習俗最系統的墓葬材料。發掘表明當時先民們有同時隨葬明器、實用器兩類器物的傳統,以及隨葬食物和毀器的習俗。墓地出土的木俑是青藏高原的首次發現,其形制特徵與新疆吐魯番一帶墓葬出土的木俑形制相同。

桑達隆果墓地墓葬分佈密集、打破關係複雜,多樣的墓葬形制和大量的出土器物,呈現出西藏西部早期的考古學文化特徵,為探討當時社會結構、生業模式,以及其與喜馬拉雅山脈南麓、新疆、中原、西藏其他區域的交流提供了重要資料。

金面飾
木俑

7)江蘇徐州土山二號墓:將「步搖」的出現提前到東漢

最早勘探年份:1977年

土山漢墓位於江蘇省徐州市區雲龍山北麓,共發現3座墓葬,《水經注》等記載為「亞父塚」,俗稱範增墓。一號墓規模較小,三號墓可能為廢棄墓葬。二號墓位於主封土下,1977年發現至今,歷經了三代考古人40餘年的發掘歷程,發掘工作從室外考古轉為室內考古,從田野考古發掘轉為發掘與保護、展示並重,是我國考古發掘工作理念轉變的縮影和範例。

整個墓葬大規模使用石料、木料和土方。共用石4200多塊,近1000立方米,大部分石材形制規整、打磨精細,石材上的「官工」姓名便超過180人,可見規模龐大。陪葬品方面,二號墓共出土各類遺物4800餘件,在金屬質陪葬品中,發現了極具特色的鏤空盤龍銅鋪首、戰國蟠螭紋銅鈁、鐵鏡,另有一件環首鐵刀上有「長樂未央宜子孫」銘文。在東回廊棺內,考古人員發現了金葉、珍珠等步搖飾件,將步搖的出現提前到東漢。

東漢墓葬的封土中還發現大量西漢封泥,全國罕見,是一批重要的封泥文字資料。封泥全部出土於封土中,共4500餘枚,主要是西漢楚國官印封泥,這是繼齊國封泥後又一次重大發現,其中「內史省印」、「蓋溉」等為首次發現。官印封泥信息量巨大,對於研究職官制度、疆域變遷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意義。經專家鑒定,證實墓主為楚王劉英。

東回廊和北回廊清理後
封泥

8)陝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國大墓項目:十六國時期高等級墓葬

最早勘探年份:2019年

陝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國大墓位於西安市南郊少陵原之上。2019至2020年,考古發掘了3座十六國時期高等級墓葬,出土共計278件隨葬器物、土雕建築及壁畫,對研究十六國時期大型高等級墓葬的分佈、結構等中國古代陵墓制度考古具有重大價值。過程中發現的彩繪土雕建築,也是目前考古發現的最接近中國傳統古代土木建築原型的實例。

墓道上方土雕建築全景
第二土雕建築南面

9)青海都蘭熱水墓群2018血渭一號墓:吐谷渾王之墓

最早勘探年份:1982年

熱水墓群是6至8世紀的重要墓葬群,出土的大量文物,有力地證明了從北朝至隋唐時期,青海道是絲綢之路上的一條重要的幹線,都蘭則是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墓道及甬道隨葬有大量的綠松石、金箔、鑲嵌綠松石的金象、彩繪人形木牌、金包木等,殉馬坑內有頸帶,絲織物與銀牌組合,還有大量的黑白石片,共計500多件。

主墓室內隨葬有金、銀、鐵、漆木、皮革、玉石、海螺等。金器有金胡瓶、鋬指杯、金鏈子、帶飾、革帶飾、杏葉等,並出土銀印章一枚,藏文經釋讀的大體意思是「外甥阿柴王之印」。根據墓室出土金器、絲織物等,結合棚木樹木年輪測定,該墓的年代在8世紀中期左右。墓葬的規格相當高,根據印章可知墓主人是吐谷渾王,時代是吐蕃統治時期。

銀印章(外甥阿柴王之印)
金容器及裝飾品

10)吉林省圖們市磨盤村山城遺址:東夏國時期城址

最早勘探年份:2013年

磨盤村山城,原名城子山山城,坐落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圖們市。根據城內採集到的「南京路勾當公事之印」等帶遺物,學界普遍認為該城應為東夏國時期城址。

經過連續8年的考古發掘工作,團隊累計發掘面積6405平方米,共清理城門3座,角樓1座,解剖牆體6段,發掘院落、大型建築基址、小型房址、排水溝渠、灰坑等遺跡近80個,出土各類遺物5000多件。通過發掘,確認該城晚期為金元之際東北地方割據政權東夏國南京城故址。

1號院落
20號建築基址 圖:國家文物局

原文鏈接:https://m.orangenews.hk/details?recommendId=156550

责任编辑: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