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古代的元宵節竟然還吃這些!
作者:蕭國健   來源:橙新聞    2019-02-19 12:48
農曆正月十五夜為中國民間之「元宵節」。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

【識港網訊】農曆正月十五夜為中國民間之「元宵節」。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道教稱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

按照傳統習俗,是日,家家戶戶皆在門前掛上紅燈,街頭及廣場搭起燈棚,孩子們提着花燈戲耍,人們扶老攜幼前往賞燈,故元宵節又稱「燈節」。


據史籍記載,元宵節始於兩千多年前西漢時期。相傳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后一度篡權,排擠劉氏。呂后死後,周勃、陳平等元老奮起勘平「諸呂之亂」。因為勘平諸呂之日子為正月十五,故每年正月十五之夜,文帝就微服出宮出遊,與民同樂,以示紀念。

古代「正月」又稱「元月」,「夜」又稱「宵」,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漢文帝遂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

漢武帝時,每逢正月十五,便在宮中通宵張燈,祭祀太乙神,祈求年中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東漢永平十年(六七),蔡愔等從印度求得佛法回國,明帝為了提倡佛教,於正月十五日前後晚上,在宮廷及寺院張燈結綵,並下令士庶一律掛燈,以示對佛教尊敬及虔誠。從此,元宵節張燈,既成為佛教禮儀,又成為民間習俗。

正月十五日,香港地區於各大公園亦有張燈之俗。有大型商場亦把謎語寫在花燈上,供賞燈者猜測取樂。新界圍村有於是日開燈,請吃盤菜燈酒。

元宵節例有張燈、吃元宵及鬧社火等習俗。

一、張燈

張燈又稱放燈、燃燈、賞燈。元宵節張燈習俗,西漢時稱「上元燃燈」。南北朝時,元宵節張燈蔚然成風。

隋煬帝大業二年(六〇六)及大業六年(六一〇)正月,為了粉飾太平,顯示國威,及招待來京各國使節,曾兩次下令調集全國民間藝人進京,於正月十五在京師洛陽,張燈結綵,日夜演戲。

唐玄宗時,元宵放假長達三天(從十四至十六日),宮城內大張燈綵,讓士庶盡情遊樂。

宋代,元宵張燈期延長至五夜(從十四日到十八日)。

明代規定張燈期延長至十夜(從初八日到十七日)。

元宵之夜,家家戶戶張掛紅燈,不少人把謎語寫在花燈上,供賞燈者猜測取樂。自後蔚成風俗。

二、吃元宵(湯團)

元宵節期間,民間有吃元宵之傳統習俗。元宵又稱湯圓、圓子、湯團、浮圓子、粉果等。吃元宵均帶有團圓的寓意和象徵,故深受大眾的喜愛,是元宵節必食的食品。

南朝時,元宵節期間所吃者,為以肉和動物油熬煮之豆粥或米粥。

唐代吃麵繭(一種蠶狀的麵食)和焦槌(烤餅)。

宋代才出現以糯米粉加果糖做成之元宵,當時稱「浮圓子」或「湯圓」、「圓子」、「乳糖圓子」。

南宋以後,元宵已成為人們歡度元宵節必食之物。由於這種食品專在元宵佳節上市供應,久而久之,人們便直接稱之為「元宵」。

元宵為以糯米粉做成圓珠狀,種類很多,大體可分為無餡及有餡兩類。無餡元宵多為甜味,配以蜜棗、桂花、藕丁等,可製成各種元宵湯。有餡元宵分香辣、甜、酸、鹹等味,甜味餡心有包豆沙、棗泥,也有包果仁及玫瑰;鹹味餡心有包肉餡拌菜,及芥、葱、蒜、韭、薑五味。

三、鬧社火(民間技藝娛樂活動)

社火為傳統之民間娛樂活動,源於秦漢之百戲,發展於唐,盛行於宋,至明清已有七十多種,形式豐富多彩,技藝各有特色,如踩高蹺、划旱船、扭秧歌、跑竹馬、撲蝴蝶、演戲等。(本文摘自蕭國健《香港華人傳統文化》)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01/07/010107291.shtml

责任编辑:s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