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驚艷!兩大城市新地標“海味”十足
作者:深圳商報記者 苑偉斌   來源:深圳商報    2021-03-17 10:53
3月16日,深圳歌劇院和深圳海洋博物館兩大城市新地標建築方案國際競賽結果揭曉。由普利茲克獎獲得者、國際著名建築設計大師讓·努維爾領銜的設計團隊提交的“海之光”方案,在深圳歌劇院的競賽中榮獲一等獎;普利茲克獎得主妹島和世、西澤立衛領銜的有限會社SANAA事務所提交的“海上的雲”設計方案在深圳海洋博物館的競賽中脫穎而出,獲得最終殊榮。

【識港網訊】

深圳海洋博物館“海上的雲”方案。
深圳歌劇院“海之光”方案。

3月16日,深圳歌劇院和深圳海洋博物館兩大城市新地標建築方案國際競賽結果揭曉。由普利茲克獎獲得者、國際著名建築設計大師讓·努維爾領銜的設計團隊提交的“海之光”方案,在深圳歌劇院的競賽中榮獲一等獎;普利茲克獎得主妹島和世、西澤立衛領銜的有限會社SANAA事務所提交的“海上的雲”設計方案在深圳海洋博物館的競賽中脫穎而出,獲得最終殊榮。

深圳歌劇院:海之光

深圳歌劇院選址南山區蛇口半島濱海休閒帶,呈半島狀伸入海中,向東眺望深圳灣大橋與福田中心區天際線,向南隔海對望香港,向西遠眺大小南山。項目融匯山、海、河、港環繞的特色資源,天然形成“一島雙灣、一河一山”的景觀格局,利用得天獨厚的山海禀賦,將建設成“世界級藝術殿堂、大灣區國際文化交流新平台、深圳藝術文化新地標和深圳市民藝術客廳”。

3月11日,深圳市南山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局發布《深圳市歌劇院土地整備項目貨幣補償實施方案》公告,土地整備項目地塊位於蛇口街道東角頭社區,整備土地總面積為330699.3平方米(約496畝)。歌劇院著力打造海岸、街區、建築、公園一體化的文化藝術帶,營造永不落幕的公共文化生活街區。歌劇院計劃2024年12月竣工。

“海之光”方案以抽象和具象相結合的方式回應場地和命題,從城市、山、海多維角度思考,以音樂與大海的相遇,建築擁抱音樂擁抱大海為主要創意,極具原創性。建築造型兼具靈動性和衝擊力;佈局上將展演空間和音樂聚落空間結合設置,從而創造出全天充滿活力、屬於市民的公共活動空間;光線通過創新的水波紋玻璃板折射至室內,營造出夢幻的光影效果。深圳歌劇院將建築融入海濱,將藝術融入生活,創造了一個屬於大灣區、具有未來性、獨一無二的世界級公共文化地標。

據悉,本次國際競賽由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會同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深圳市建築工務署主辦,競賽採取“全球邀請+公開海選”的方式,吸引了包括多位普利茲克獎獲得者在內的全球頂級設計機構參與。參賽方案呈現了全球最高水平的創意和多元概念,由以何鏡堂院士和孟建民院士領銜,妹島和世、嚴迅奇、Heatherwick等國際著名建築師組成的評審團逐輪評審。

深圳海洋博物館:海上的雲

深圳海洋博物館選址大鵬新區新大片區,背靠七娘山,北朝龍岐灣,東臨新大河濕地,擁有背山面海、臨河擁灣的優越自然地理環境。將建設集收藏、研究、展示、科普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海洋博物館,打造海洋資源收藏展示中心、海洋文化教育中心、海洋科學研究中心,成為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文化新地標。其建設目標是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國家級綜合性海洋博物館。

該項目包括海洋博物館主館和水上工程兩部分,主館建築設計範圍西臨新海大道,東至新大河濕地公園(規劃),南北兩側為規劃支路,用地面積約5.7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0萬平方米。水上工程緊鄰主館北側,設計範圍不作限定,建築面積約8000平方米。

設計方案以“海上的雲”概念展現漂浮的建築理念,海洋博物館以一種輕盈謙遜的方式融入山海之間,輕柔、自由的建築形態與大鵬半島獨特的環境風貌緊密融合,有機連接起周邊山、海、濕地和城市景觀,形成陸地與海洋的有趣對話。輕質界面材料透明與半透明的處理,隨著環境與視角的轉變而不斷變化,展現“雲”的特質。連續的無柱空間使博物館每個功能區之間既相互獨立又形成有機連續,創造了一種未來感的空間體驗。

據悉,本次國際競賽由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海洋漁業局)、深圳市建築工務署主辦,競賽採取“全球邀請+公開海選”的方式,吸引了來自20個國家及地區170多家設計機構組成的88個設計機構(聯合體)報名,15家入圍設計團隊提交了高水平的設計方案,由以何鏡堂院士和崔愷院士領銜的評審團評審。

原文鏈接:http://szsb.sznews.com/PC/layout/202103/17/node_A02.html#content_1002733

责任编辑: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