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經合組織:今年經濟增長5.6%
來源:人民日報    2021-03-17 10:16
據人民日報報道,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日前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指出,全球經濟今年將以5.6%的速度反彈,較去年12月的預測高出1.4個百分點。此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將2021年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測值上調0.3個百分點至5.5%。

【識港網訊】據人民日報報道,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日前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指出,全球經濟今年將以5.6%的速度反彈,較去年12月的預測高出1.4個百分點。此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將2021年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測值上調0.3個百分點至5.5%。

去年,中國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創下新高。未來,通過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國將給全球市場提供更加堅挺的需求支撐,也將給世界經濟帶來更加穩定的動力來源。

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之所以普遍樂觀,主要基於三個原因。首先,在疫情衝擊之下,2020年各國經濟增長普遍受挫,低基數是今年同比數據向好的重要原因。其次,在同疫情賽跑的過程中,疫苗勝出的概率在上升。隨著越來越多國家加緊疫苗注射,疫情拐點將加快到來,各國復工復產也將隨之加速。再次,一些國家實施的寬鬆財政貨幣政策,繼續為經濟注入大量流動性。

在樂觀預期之下,世界經濟的復蘇前景仍具有較強的不確定性,新興市場國家尤其需要防範潛在風險。疫情發生後,美聯儲實施了極其寬鬆的貨幣政策,加劇了全球流動性過剩,新興市場國家迎來大規模短期資本流入與本幣升值。一旦美國經濟超預期反彈,美聯儲邊際收緊貨幣政策,可能導致新興市場國家面臨資本流出壓力,甚至引發資產價格大幅下挫與本幣匯率顯著貶值。此外,由於各國疫苗接種進程不盡一致,疫情走勢也存在不對稱性,對大多數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依舊構成較大風險。

與發達國家相比,新興市場國家的復蘇進程更易受到政策空間的限制。疫情防控期間,幾乎所有發達國家都實施了極其寬鬆的財政貨幣政策,並在短期內穩定了金融市場、提升了實體經濟。然而,新興市場國家或是迫於債務壓力,或是擔心本幣貶值和資本外逃,實施反周期宏觀政策的能力較弱、空間較小,導致本輪疫情衝擊之後的經濟復蘇也較為緩慢。面對各類不確定因素,中國今年設定了適度的經濟增長目標,一方面為經濟結構性改革、防範金融風險保留了政策空間,另一方面也給未知風險導致的經濟波動留有餘地。

在世界經濟復蘇進程中,各國合作應對至關重要。只有所有國家和地區的疫情都得到有效控制,全球經濟增長才能出現實質性改善。未來,國際社會還應進一步加強疫苗合作、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和對發展中國家的政策支持,推動世界經濟早日走出疫情衝擊下的衰退陰影。

原文鏈接:https://hkcd.com/content/2021-03/17/content_1255826.html

责任编辑: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