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近日國際原油價格反彈,與油價升跌息息相關的石油石化股見底回升。近日有消息稱,國家發改委通過關於「組建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方案,內地油氣產業勢迎來重大改革,從而一改「三桶油」中石油(857)、中石化(386)和中海油(883)股價低迷的局面。當前「三桶油」機遇與風險並存之際,哪隻股份可以率先跑出?
2018年,國際油價劇烈起伏,大環境波動影響股價變化,拖累「三桶油」股價持續低迷。不過,隨著國際油價近月見底回升,大行踏入2019年後重新唱好石油石化股的盈利表現,其中摩根士丹利預期「三桶油」今年將迎來復蘇周期。
摩根士丹利上月報告指出,對今年石油石化股的自由現金流水平抱有信心,又指若國際油價可以維持在每桶60美元水平,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即可於今年錄得正數自由現金流;若油價進一步升至70美元水平,更可推動三股的盈利增長36%至115%。
「三桶油」股價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確實未如人意。不過,瑞銀上月發表報告指,針對「三桶油」股價自2018年10月以來跌逾20%的情況,已觸及「預料之底」,目前屬買入該類股份的最佳時機。
花旗則建議,為應對跌勢,投資者須從估值、基本面因素和國企改革方面考慮如何選股。該行又預期,若今年倫敦布蘭特期油價格維持在每桶54美元水平,中石油及中石化上遊業務盈利增長將會保持相對穩定,有望提升盈利。
瑞信預料,2019年國際原油供求情況將持續改善,原油庫存有望恢復至最近5年以來的平均水平,近日國際油價回升,相信石油股可因而扭轉過去3年來股價低迷的狀況。
油氣行業運營效率將提升
對內地石化行業而言,外有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影響,內有重磅改革,上述因素正撼動整個產業的發展。據悉,國家發改委會議已通過國家油氣管網公司組建方案,目前進入等待審批階段。分析預料,油氣管網公司有望於2019年面世,內地油氣行業將迎來重大改革。
該項變動的初步思路,是要將以「三桶油」為主的內地大型國有油氣企業的管道資產進行重組,實現管輸和銷售分家,又引入社會資本,順應內地的國企改革思路,推進油氣管網運營體制改革,完善油氣管網公平接入機制。早於2017年,內地便已出台相關文件醞釀相關改革措施。
毫無疑問,內地油氣管網公司成立,「三桶油」將會受到最直接的影響。中金公司指出,該項改革中的「管道剝離計劃」或可解除中石化分拆旗下銷售公司上市的阻力。同時,中海油方面亦稱,油氣管網公司的成立為該公司旗下天然氣業務帶來巨大幫助,同時對其天然氣的生產及市場開拓,帶來新機遇。
針對此項舉措,中金公司近日報告指,如今油氣改革不斷推進,釋放相關企業的紅利,重塑行業競爭格局,將會有利於提高內地油氣行業的運營效率。
花旗首選中海油
面對國際原油價格的波動等不穩定因素帶來的風險,「三桶油」的潛力表現和大行評價成為投資者參考的因素。花旗早前報告指稱,在「三桶油」中最看好中海油,其次是中石油,對中海油評級為「買入」,目標價由16.5元下調至14.1元。
野村證券認為該三股當中,中海油的成本結構最具有競爭優勢,料集團在2021至2025年產量增長會推動股價上升,目標價15元。另外,瑞信在對中海油的投資評級為「跑贏大市」,目標價由14.5元升為15元。
中海油早前在經營策略和發展計劃發布會上表示,今年目標淨產量480至490百萬桶油當量,資本支出預算在700億至800億元之間,海油探勘、開發及生產三大業務資本化的比重分別為20%、59%和19%。
除了未來3年會繼續增加油氣上遊產量,中海油今年將開始涉足海上風電業務。在全球主張綠色和低碳的趨勢之下,中海油提出發展海上風電業務,可促進能源形式的多樣化。
然而,摩根大通預期市場對中海油2019年策略更新反應負面,因集團的資本開支預算不變,2019年生產指引按年升1%至3%。集團將持續聚焦在成本管理、提升效率,以及尤其內地的資源發展。整體而言,該行料中海油股價未反映長期油價每桶60美元的預測,目標價14.5元,重申「增持」評級。
摩通又認為,中海油並無提及股息政策方向,但隨著油價按年上升,及資本開支下降,預期集團有能力維持現有派息。此外,中海油的儲備周期正在上升,若按照去年儲備替代率120%計算,該公司的儲備周期可長達11年(2017年為10年)。
中石油料多賺1.3倍
早前發盈喜的中石油亦值得留意。中石油早前公布,預期2018年度淨利潤按年增加280億至300億元人民幣,增幅介乎1.23倍至1.32倍;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按年料增380億至400億元人民幣,增幅1.42倍至1.49倍。
高盛最新報告維持中石油「中性」投資評級,但將目標價由5.85元降至5.75元。另外,瑞信維持中石油「中性」投資評級,目標價維持5.3元。
匯豐預期,集團去年純利介乎510億至530億元(人民幣,下同),不計入非經常虧損料全年賺650億至670億元,當中經常性盈利將符合市場預期。該行調升2019至2021年盈利預測分別2%、2%及1%。
外資油企入內地意味著什麼?
隨著油氣管網公司建成進程的推進,內地油氣行業的改革不斷深化。外資油企在內地市場的發展成為「三桶油」未來息息相關的重要部分。
近年內地放寬外商獨資申請成品油批發的資格,取消了外商加油站獨資經營不得超過30座的限制,促進了外資油企加快了進入內地市場的腳步。
早前,世界最大私營石油公司之一的BP(英國石油公司)在內地落成其首個全新品牌加油站,並計劃在接下來的5年內,在內地新增1000個加油站。此前,BP和法國石油公司道達爾早已分別通過合資企業,獲得內地市場成品油批發資質。海灣石油、殼牌等外資能源公司,接下來亦計劃在內地市場增開加油站。
內地油企受惠於市場競爭
對於眾多外資企業進入內地成品油市場,會否對中石油(857)和中石化(386)的地位帶來衝擊,從而影響內地成品油市場,備受市場關注。
基於成品油市場化改革程度的推進,外資油企的發展實力才有可能逐步增強。目前外資油企的煉油來源於內地,與內地煉油企業的合作,可以說將會帶來成品油市場的發展機遇。外資油企的進入,勢必會加強其同傳統的石油企業的競爭,但公平競爭的目的之一,是幫助內地成品油價格更加貼近市場需求和預期,達到企業和消費者之間互利的局面,形成適應市場的成品油價格調整機制。
由此看來,外資油企業的進入催化內地成品油市場化的改革,或將帶來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