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由廣東省委宣傳部牽頭組織、創作的四卷本長篇報告文學《奮鬥與輝煌——廣東小康敘事》最近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發行。 1月16日下午,在“廣東的小康之路:《奮鬥與輝煌——廣東小康敘事》新書線上分享會”上,13位作者中的4位作者暢談、分享了創作心得。他們認為,該書是國內第一部全景式史志式講述廣東小康建設輝煌成就的大型報告文學,是廣東現實題材創作的小康“創業史”。作品用100餘萬字,書寫了1000多個人物,600多個生動的故事,立體地詮釋了廣東的精神:敢為人先、務實進取、開放兼容、敬業奉獻。
喻季欣:成為歷史的記錄者感到“熱血沸騰”
《卷一·百端待舉(1978-1991)》作者之一喻季欣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廣州市政府參事、暨南大學教授。據他介紹,本卷敘寫了廣東人民為擺脫貧困所做的艱辛探索和全力拼搏,從個體戶之變、經濟特區建設、流行文化興起、地方修建鐵路、勞務市場、廣交會、六運會等方面,或以故事帶人物,或人物帶故事,全景式史志式展現該時段廣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歷程。
喻季欣回顧了自己的經歷。 20世紀90年代初,他來到廣州工作,至今已有30年。他說,能以親歷者的身份創作廣東小康“創業史”的內容,成為歷史的記錄者,為此感到“熱血沸騰”。 “創作的過程中,我們常常被熟悉或不熟悉的普通人的命運所感動,這讓我們明白一個簡單又深刻的道理——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喻季欣舉例談到,如今習以為常的香皂、電子表、折疊傘等時髦商品,在當時都是小商販特地從深圳購買,裝在蛇皮袋裡、擠著公交車運回來的。
王十月:自己印像中有兩個“廣東”
《卷二·風生水起(1992-2001)》的作者之一王十月是中國作協全國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作協副主席、魯迅文學獎得主。據他介紹,本卷呈現了20世紀90年代市場經濟開放初期,廣東省風生水起的建設成就,廣東人民日漸開放活躍的觀念及思想和社會變遷。村民集體土地的再次解放,是敢為天下先的順德人闖出的一條路;企業改制“靚女先嫁”的華寶集團的黯然退場,還有內地的“生鮮三趟車”,為香港地區、澳門地區居民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物質保障等。卷二用許多耳熟能詳的“熱詞”串起了10年間人們為實現“中國夢”而付出的努力,如“洗腳上田”“重獎科技人才”等,有經歷時代事件的感動和回憶,也有立於時間之外的審視和客觀總結。
王十月講述了自己印像中的兩個“廣東”,一個是他親身經歷過的廣東,另一個是他通過寫作《奮鬥與輝煌》、翻閱了眾多資料了解到的廣東。他說,只有這兩個“廣東”結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立體的廣東。
盛慧:讓讀者通過人物故事感受廣東溫暖
《卷三·攻堅克難(2002-2011)》的作者之一盛慧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佛山市藝術創作院副院長。據他介紹,本卷呈現了這一時代的重要事件,包括入世、2003年“非典”、2008年冰災、2010年亞運會,以及環境治理、取消農業稅,教育、公益等等話題,既表現了廣東人民銳意進取的拼搏與奮鬥,也反映了克服困難、創造成就的勇氣與智慧。
盛慧說,攻堅克難,講的就是廣東人民如何憋著一股勁,披荊斬棘、開辟疆土的故事。他認為《奮鬥與輝煌》以“小人物”為切口,生動體現了廣東人民40多年來為小康夢想奮鬥的故事。作品從描寫“非典”疫情中,廣東醫護人員、新聞記者、愛心企業家等不同職業、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齊心抗疫的故事,可以讓讀者通過這些人物故事感受廣東溫暖。
王威廉:呈現的不僅僅是小康社會的發展歷程
《卷四·逐夢飛揚(2012-2020)》作者之一王威廉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廣東省小說創作委員會副主任。據他介紹,本卷將“小康”與“中國夢”結合,書寫了奮鬥者在決勝全面小康,踐行中國夢的道路上逐夢飛揚的故事,基調昂揚,催人奮進。書中書寫的人物千人千面,既有深入扶貧村的“第一書記”,有在粵闖出一片天空的異地務工人員,也有抗疫前線的援鄂醫療隊員等等鮮活個體,還有騰訊、華為、格力、美的、大疆等銳意創新的高新企業,通過對這些同為“追夢人”的人像速寫,“奮鬥與輝煌”的主旨得以呈現。
王威廉說,他在20年前來到廣東讀大學,見證了廣東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對互聯網科技及人工智能物聯網發展方面,感覺尤為強烈。 “長期以來,廣東在科技創新行業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現今為助力全國走向5G時代亦貢獻巨大。”從微信、電商、人工智能到區塊鏈,在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廣東,得到加速發展和突破應用。他說,《奮鬥與輝煌》以廣東的視角呈現的不僅僅是小康社會的發展歷程,同時也反映了我國改革開放取得的輝煌成績。
原文鏈接:http://sztqb.sznews.com/PC/layout/202101/18/node_A08.html#content_978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