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我接觸到地理學是在初中。初中地理的教科書內容不能“解渴”,我就到圖書館借了一些地理學的書——雖然多數內容沒有真正看懂,但從地圖展開,我了解到天氣、山脈、湖泊和海洋生成的奧秘,對火山爆發、地震、板塊運動的巨大作用也十分感興趣。書裡也提到了地理學與城市經濟發展、人口流動等的關係。
在當時,地理學作為一門與現實生活關聯最緊密的學科,已經深深讓我著迷。我還曾因此在省裡的中學生地理知識競賽中獲獎。只可惜當時地理不是中、高考科目,所以班上除了我,其他同學好像對這門課程沒有什麼興趣。
“為什麼我們都需要地理學?”國際著名地理學家、美國俄勒岡大學地理學教授亞歷山大·B.墨菲在其所著的《地理學為什麼重要》中提出了這個問題。
據統計,美國青年中只有十分之一能夠在世界地圖上指出阿富汗,還有半數以上的人不知道蘇丹是個非洲國家。那麼,在我國,人們的地理學知識素養會比美國人高很多嗎?很多人對於國家的分佈,其實是通過國際足球比賽得知的。我曾經詢問過一些微信好友,在不上網查詢的情況下,一些人畫不出大致準確的“黑河—騰沖”以及“秦嶺—淮河”的地理分界線,甚至還有人不知道長江和黃河起源於青海省。
《地理學為什麼重要》指出,作為當代公民,提高地理知識水平、增強地理意識能提高對公共問題的切實參與。比如,我們所在的城市如果要建造據傳會對環境或民眾健康造成重大不良影響的大型交通項目,具備地理學知識的我們就能透過各種傳言、謠言,洞悉問題的關鍵,不至於被錯誤言論牽著鼻子走;要是某些項目確實有礙環境或健康,我們也能以理性的方式參與到公共討論中。
書中還指出,地理學的熏陶能激發我們對其他民族、地方和景觀的興趣與好奇,讓我們“在頭腦中構築自然與人文的世界圖景,促進對差異的欣賞,減少刻板印象”。通過地理學,我們的內心圖景會變得更豐盈廣闊,別的國家、城市以及一個個具體的外國人、外地人,不再是名詞概念,而是鮮活的、具體的。
作者在書中說:“地理學得好,學生就有能力在身體和心理上戳破那層禁錮思維與經驗的窗戶紙。”而具備地理學知識素養的學生,其實也有廣闊的專業發展方向,例如在走向社會後從事土地利用規劃、景觀建築、環境評價與管理、空間基礎科研等方面的工作。而且,因為城市擴張、自然環境變化,地理分佈是常變的,這意味著與地理相關的研究與工作面對的是“常新”的現實。
原文鏈接:http://szjy.sznews.com/PC/layout/202101/15/node_14.html#content_977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