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青銅器,古時稱「金」或「吉金」,是一種世界性文明的象徵,中國青銅器製作精美,在世界青銅器中享有極高的聲譽和藝術價值。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深圳博物館承辦的「吉金鑄史——青銅器裏的古代中國」大展近日在深圳博物館新館開幕。本次展覽展出中國國家博物館珍藏的各類重要青銅文物148件(組),其中包括曾登上央視《國家寶藏》的婦好鴞尊,以及龍虎紋尊、天亡簋等商周時期的國之重器。據悉,本次展覽將展至3月31日。
匯聚國博青銅器精華
據悉,「吉金鑄史」展覽是繼2008年深圳博物館新館開館時推出「國家寶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典藏精品展」後,兩館再度攜手推出的重量級展覽。
「觀水有術,必觀其瀾」,觀物亦如此。青銅器發展史不同於朝代史,有其自身規律,故應把握其發展的幾度波折。中國的青銅時代從公元前兩千年左右開始,歷經夏、商、西周、春秋時期,大約經歷了15個世紀。春秋晚期是鐵器時代的初期,但新的生產力時代的到來並未導致青銅工業立即衰退,反而因生產技術普遍提高,促使青銅器冶鑄再度綻放,因此戰國時期乃至兩漢時期,仍可見青銅器的輝煌。
眾所周知,青銅器是重要的禮器,多用於祭祀場合,本次展覽取名「吉金鑄史」概因青銅器古時就稱金或吉金。
本次展覽跳脫窠臼,以「形、花、銘、工、皮」五門為綱,向觀眾展示中國古代青銅器這一專題的探索視角和科研成就。「形、花、銘、工、皮」若以單字稱名研究分類,頗有古器物學的意味;若以科學考古學視角來看,則分別對應造型藝術、裝飾紋樣、銘文書法、冶鑄工藝、腐蝕機理五大研究角度。據了解,形、花、銘,即造型藝術、裝飾紋樣、銘文書法這三門考古傳統,在漫長的青銅器研究史上成就顯著,是窺見青銅時代社會風貌的常規門徑。工與皮,即冶鑄工藝、腐蝕機理這兩門自然科學,在本次展覽中被等量齊觀地引作解讀手段,意在揭示青銅器由誕生至今日的生命歷程。
此外,展覽還展出了國博近年來新入藏的青銅器精華,如子龍鼎、鄂監簋、衛簋、射壺、秦公壺、楚王鼎、王子臣俎等重要器物,還有一些是多年未展出或者從未展出的精品。
商最大圓鼎子龍鼎亮相
與其他文物待遇不同,子龍鼎被擺在博物館一樓大廳的正中央。殷商子龍鼎係國家博物館2006年收藏,據傳20世紀20年代出土於河南輝縣,為商代末期的文物,其造型雄偉,是商代圓鼎中體積最大的,而且鑄造精細。
上世紀20年代,子龍鼎流落日本,最後由國家出資從中國香港購回。子龍鼎,因內壁近口緣處鑄有銘文「子龍」而得名。此器厚立耳,微外撇,外側飾兩周凹弦紋,折沿寬緣,腹部橫向寬大,微下垂,下承三蹄足;頸部以雲雷紋為地,周飾2類6組浮雕式饕餮紋;足上端飾高浮雕式饕餮紋,下襯三周凸弦紋。
子龍鼎重達230公斤,通高1.03米,比著名的大克鼎和大盂鼎都高,據有關專家介紹,子龍鼎形體巨大,造型雄偉,紋飾精細優美,在商末周初時期重器中,子龍鼎是商末周初已知的最大圓鼎,它與著名的國寶司母戊方鼎一方一圓,合稱商代重器雙璧。
據悉,子龍鼎銘文「子龍」,它也是目前所知的帶有「龍」字最早的青銅器。子龍鼎所鑄銘文「子龍」之「子」字較小,下「龍」字以雙線勾勒,虯勁有力,恰如一豎立且尾部向右上盤卷的龍形,瓶形角,圓目,張口,生動傳神。
「網紅」婦好鴞尊引人注目
由於央視《國家寶藏》綜藝節目的熱播,本次展出的國寶婦好鴞尊為眾人所熟知。鴞,即貓頭鷹。婦好鴞尊整體造型為一隻昂首挺胸的鴞,圓眼寬喙,雙翅並攏,粗壯的雙足與下垂的寬尾共同?地,構成穩定的三個支點,造型精美;婦好鴞尊器口下內壁有銘文「婦好」二字。
1976年,婦好墓揭開神秘的面紗,在出土的數千件文物中,「婦好鴞尊」格外引人注目。婦好墓也是殷商唯一一座完整無損的陵墓。婦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後,不僅出得廳堂,還上得戰場,是位英姿颯爽、能征善戰的女將軍。據說,武丁與婦好感情甚篤,婦好早逝,武丁多次為婦好祭祀,還為其打造了一對鴞尊,九泉之下,長相廝守。本次展覽展出的這一隻鴞尊就是武丁和婦好情感的見證。
事實上,婦好鴞尊有兩件,皆青銅製,一件通高49.5厘米,重16.7公斤;另一件通高46.8厘米,重16公斤。兩尊成對,形制、紋飾基本相同,分別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和河南博物館。
此外,本次展出的龍虎紋尊也是一件稀世珍寶,距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出土於阜南縣,其鑄造工序十分複雜,用十八塊母范經兩次銲接而成,塑之渾然一體,毫無痕跡,說明遠在三千多年前,中國的冶金、鑄造技術水平已達空前的高度,其形制雕刻工藝在當今亦舉世無雙。龍虎紋尊在中國出土文物中獨一無二,彌為珍貴價值連城,被視為寶中之寶,足以誇耀於世界,非但不在國外展出,國人也很難目睹原件,可見者僅複製品而已。研究西周早期歷史的重要文物,同時也是西周青銅器斷代的標準器的天亡簋也來到了此次展覽現場,據悉該簋為姜子牙所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