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西九M+推出「謝淑妮:與事者與事」展
來源:橙新聞    2020-07-02 11:03
「謝淑妮:與事者與事」展覽昨日起在M+展亭舉行,這一展覽是2019年香港參與威尼斯雙年展的「謝淑妮:與事者,香港在威尼斯」的延續及回應。

【識港網訊】近日,西九又有重量級展覽推出。「謝淑妮:與事者與事」展覽昨日起在M+展亭舉行,這一展覽是2019年香港參與威尼斯雙年展的「謝淑妮:與事者,香港在威尼斯」的延續及回應,而本次展覽則展出謝淑妮為回應場地空間特點而重新構思的裝置作品。

定居洛杉磯的香港藝術家謝淑妮,過去二十年一直以作品探究物料及事物的多重意義,並加以不同的詮釋。她初期的雕塑創作以塑膠為全球化的首要符號,思考流通、標準化和工業化生產等議題;其後她的創作逐漸演化,變為視塑膠為形容詞,並探討可塑性、動態及多樣性在當代社會中的特殊意義。早前她的作品在為期六個月的威尼斯展覽中,吸引超過102,000名觀眾,深得公眾讚賞和廣受國際媒體好評。

「謝淑妮:與事者與事」由《Negotiated Differences》及《Playcourt》兩件作品組成。謝淑妮在每件作品中,巧妙調和互異各別的物料,藉此反思多元世界中的相互連繫。她以雕塑為多維度思考的方式,強調協商是當代社會生活的基本元素。香港瞬息萬變的社會和物質環境為謝淑妮帶來了靈感,是次由客席策展人李綺敏策劃、於M+展亭舉行的展覽,也凸顯了這城市內互動變化的關係和獨特的環境。

謝淑妮,《Playcourt》,局部,2019至2020年,「謝淑妮:與事者,香港在威尼斯」展覽現場,2019年 圖片由M+及藝術家提供,攝影:Ela Bialkowska,OKNOstudio

《Negotiated Differences》是猶如根莖般四處蔓生的裝置,由3D打印的接合組件和手工製作的木製組件構成,盤踞展亭中的空間,把觀眾的注意力引導至建築物設計的不同方面。謝淑妮將欄杆、扶手、保齡球瓶和其他抽象形態的物件,以木質、金屬和塑膠組件連接,從而把手工藝、機械技術和數碼科技融為一體。

這次在香港展出的裝置作品,包含專為這次展覽而製作的全新木製組件和3D打印接合組件,反映這城市的當代物質文化。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的大流行,藝術家和客席策展人無法親身參與這件作品的組裝,它現在的形態是由人在洛杉磯的謝淑妮、身處阿姆斯特丹的李綺敏與M+策展和佈展團隊廣泛商討後佈置的。若日後旅遊入境限制解除,工作模式步入常軌,藝術家和客席策展人會考慮在展期的稍後時間是否來香港重新組裝《Negotiated Differences》。

《Playcourt》則是由擬人形態事物和各種器材組成的雕塑,還有無線電天線接收本地非商用頻率通訊。作品強調人與空間之間的協商,這種協商亦是「與事者與事」的中心概念:展覽鼓勵我們連繫不同的差異,同時發揮個人能動性,以同理心和敏銳感受去發現箇中重要的事物。

擔任展覽顧問策展人的M+副總監及總策展人鄭道鍊認為謝淑妮的作品富有深刻意義:「『謝淑妮:與事者與事』讓香港觀眾思考個人能動性的問題,探索我們如何能藉集體力量來理解世界,並克服彼此的差異互相連繫。現時,不論身處香港或世界其他地方,這想法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來得重要。」

謝淑妮本人也希望,透過把這些裝置作品放到新的環境中,能讓展覽場域和觀眾之間建立新的連繫和對話。「我希望觀眾能從中得到啟發,以新的眼光去看協商、玩耍、能動性,並抱持好奇心去探索香港乃至世界其他地方當下的各種可能性。」  她說。

據M+博物館館長華安雅介紹,此次展覽也是M+大樓開幕前,於M+展亭舉行的最後一個展覽。為配合展覽,M+將推出一系列活動,包括與藝術家線上對談、工作坊,以及一系列專題導賞和策展人線上導賞。

展覽詳情

謝淑妮:與事者與事

日期:2020年7月1日至10月4日

開放時間:上午11時至下午6時,星期三至星期日以及公眾假期

地點:西九文化區藝術公園M+展亭

免費入場

橙新聞: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20/07/02/010153934.shtml

责任编辑:l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