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低點擊率也可以是成功的報導
來源:橙新聞    2020-06-22 11:50
現在很多新聞媒體有一個問題,因為技術可行,他們可以看到哪個報導被點擊的次數最多,誰寫的報導讀者會願意在頁面上停留較長時間,於是他們會根據這些數據,決定哪些故事應該從首頁上拿下來,哪些故事可以繼續留在首頁。從好的方面來說,讀者的參與度和決定權大了很多,但是從另一角度來說,媒體變成了依照點擊量來決定新聞的重要性,失去了議程設置的能力。

【識港網訊】有人說,電影《焦點追擊》在2015 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是向面臨巨大挑戰的報業致敬,也有人說,是為走向消亡的報紙唱響的一首輓歌,而作為主角的《波士頓環球報》本身,在電影公映的時候,名為「焦點」(Spotlight)的調查部門已經解散。但是不管如何,這部以《波士頓環球報》報導波士頓天主教會性侵兒童醜聞作為原型的電影,為公眾詳細展現了記者是如何尋找證據,如何頂着壓力,為公眾報導真相。

Matt Carroll 在《波士頓環球報》聚焦四人團隊中負責數據處理。不過從電影中可以看到,和現在新聞編輯室中開始利用人工智慧以及其他工具不同,那個時候,數據處理還是依靠人手。Matt 在1987年加入《波士頓環球報》,並且在1994 年為這家報紙創立了自己的內部網站,一直以來,他都對科技在新聞報導中的運用,展現出巨大的興趣。

圖:Unsplash

點擊率與小眾的影響力

閭丘:現在很多新聞媒體有一個問題,因為技術可行,他們可以看到哪個報導被點擊的次數最多,誰寫的報導讀者會願意在頁面上停留較長時間,於是他們會根據這些數據,決定哪些故事應該從首頁上拿下來,哪些故事可以繼續留在首頁。從好的方面來說,讀者的參與度和決定權大了很多,但是從另一角度來說,媒體變成了依照點擊量來決定新聞的重要性,失去了議程設置的能力。

MC:確實有這樣的問題。舉個例子,我曾經寫過一篇報導,是關於一家小學的院子的水塘,有一隻母鴨子每年春天都會來到這個水塘邊生蛋。孵出小鴨子後,學校需要打開大門,讓母鴨子和她的孩子離開學校。於是在打開大門的時候,整個學校的學生都會在場,大家保持安靜,好讓鴨子安全離開學校,然後走到對面的公園。當時我認為自己做了最無聊的報導,但卻獲得了我人生中最高的點擊量,比我寫的所有其他報導都要高。

當然,寫這篇報導的過程很輕鬆有趣。很多無聊的報導都得到很高的點擊,但同時,很多調查報導的點擊量雖然沒有那麼高,卻能產生影響。這些報導的讀者可能只集中在某一個羣體,這要看報導涉及的是哪方面。比如一篇關於波士頓地產業醜聞的報導,也許點擊率不高,因為只有波士頓地產業的人士對這個話題有興趣,但是同一時間,卻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地產業人士閱讀了這個報導,對於記者和媒體來說,這就是成功的報導。媒體需要平衡讀者的需求。也許從總體閱讀量來說,看的人很少,但是從某個特定人羣來說,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圖:Unsplash

閭丘:對於社交媒體編輯來說,在選擇推廣哪些新聞的標準,可能和記者以及編輯有所不同,因為大家考慮的因素不同,如何一起協調工作呢?

MC: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到現在為止,我也不知道如何一起協調工作,因為社交媒體編輯,似乎有他們的一套規則。不過回到之前我們講到的點擊率問題,舉個例子。我去採訪自閉症兒童父母的一個會議,然後我寫了一篇關於公立學校特殊教育經費問題的報導。有誰會去關心這樣的新聞呢?應該就是那些自己的孩子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吧,很小的一個羣組。但是我的報導刊登之後,我發現報導下的評論,則是所有我寫的報導裏最多的,也是最深入的。這些人雖然人數不多,但是他們非常認真地讀我寫的每一個字,他們很認真地參與討論,並且給予各種建議。其中一些回應,甚至寫的比我的報導還要長,非常詳細。

所以我認為,很低的點擊率,但是在某個羣組中擁有很強的互動性和影響力,這才是成功的報導。雖然這樣的報導永遠不可能出現在頭版或者網站的首頁,但是永遠有那麼一個羣組,真的關心這個議題。比如你是一個有特殊教育需求孩子的父母,你會盡所有的可能,為孩子提供最好的東西,包括尋求改變,讓孩子可能生活在一個能提供足夠服務給他們的社會上。對於這些人來說,我的報導就顯得異常重要。

圖:Unsplash

閭丘:你覺得頭版頭條由社交媒體編輯決定和由傳統意義上的編輯來決定的話,會有怎樣的不同?

MC:我覺得應該是混合的。兩者本質上是有些相似的,過去通常是編輯來決定,比如他們覺得雖然政治新聞只有一部分人關心,但是因為關係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必須放在首頁;而同一時間,他們也會覺得,不能在首頁只有政治新聞,這樣很多讀者會覺得枯燥,所以他們也會把類似我寫的關於鴨子的故事放在頭版,這算是一種混合吧,好吸引更廣泛的讀者。而現在的網站都差不多,希望能夠找到一些混合下的平衡。在網頁頭版可以看到讓所有人都感興趣的新聞,比如鴨子的故事,同時也有只有一些人才會感興趣的新聞,比如關於稅收,關於州政府政策的新聞。我想現在的網站和過去傳統報紙一樣,都在尋找一種平衡,嘗試把軟新聞和硬新聞融合在一起。

社交媒體的個人觀點問題

閭丘:你個人使用社交媒體嗎?

MC:我使用各種各樣的社交媒體軟件,因為我希望和不同的人羣保持聯繫。

閭丘:你覺得身為一個記者,應該如何使用社交媒體?因為不同的新聞媒體,對於記者如何使用社交媒體有不同的規定。

MC:我個人非常喜歡社交媒體,而且喜歡嘗試不同的新東西。比如我在《波士頓郵報》的時候,我希望透過Facebook 提供新聞連結來推廣我們的報導。我發現如果要推廣一些活動時,Twitter 是最有效的平台。你必須要使用這些平台,才能和人羣連結,因為現在人們都在使用這些平台。電話和社交媒體就好像很多人的家一樣。

閭丘:如何在社交媒體上吸引讀者呢?如果只是單純提供資訊,可能會有很多人覺得缺乏個性,非常枯燥。人們希望看到觀點,但是這和記者的身分往往又有衝突,你如何處理?

MC:也許是我的記者訓練,到現在為止,在體育話題上我習慣在Twitter上表達我的觀點,但是在其他議題上,我很難讓自己在社交媒體上表達觀點。雖然現在我已經成為一個新聞教育者,但是還是很難改變這種習慣,幾十年的職業訓練,讓我習慣了記者的原則,就是不公開表達自己的觀點。

圖:Unsplash

閭丘:那麼你覺得記者是否應該被允許發表自己的看法呢?這是很有爭議的,有一些記者因為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了自己的意見結果被解僱了。

MC:如果我自己是一家新聞媒體的負責人,我當然不喜歡自己的記者這樣做。但是現在我已經不再是記者,我是一個教育者。即使這樣,我在課堂上都盡量不公開表達自己的政治觀點,除了分析和政治有關的一些數據之外。我從來不在課堂上談論特朗普,也不談論其他政客,我只在課堂上讓學生分析數據。學生有自己的各種觀點,我不想因為自己的觀點而影響他們。加上我確實不習慣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想法。

閭丘:如果有新聞系學生請教你,如何使用社交媒體,尤其是未來成為記者之後,更應怎樣使用,你會有怎樣的建議?

MC:我會直接告訴他們,只需要分享新聞。我不會告訴他們去做那些我自己都不做的事情,所以我會這樣建議。

閭丘:如果這樣的話,會不會失去社交媒體上的讀者?

MC:到目前為止,還可以吧。雖然我在Twitter 上的跟隨者才七千多,但是還可以吧,雖然比不上那些明星。但是跟隨我的人,都是對新聞和新聞這個行業很有興趣的人。

閭丘:你在《波士頓環球報》的時候,有沒有被編輯要求使用社交媒體去推廣你們自己的報導?

MC:我覺得這樣的要求是對的,記者需要這樣做,他們需要令自己的報導讓更多的人羣看到。比如你可以寫:「發表了一篇關於政治腐敗的調查文章,請閱讀。」當然這樣寫很不吸引人,但是你必須要想辦法在社交媒體上推廣。我曾經遇到一件讓我非常沮喪的事情。我有一個好朋友,一個非常出色的記者,我們曾聊起Twitter 。我說,那是太棒的一個平台,結果他說,他們又沒有付錢讓我寫推(Tweet)。我的反應是覺得太失望了,記者必須使用推特,必須學習如何使用這些新工具,因為這也包含在記者的工作中。你必須擁抱新東西,至少你必須嘗試,如果發現用錯了,然後停止,這可以理解,但是如果還沒有嘗試就抗拒,這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如果你不嘗試的話,你如何知道這個新事物是否有效。

圖:Unsplash

閭丘:我想起喜劇演員John Oliver 在節目裏曾嘲笑一些新聞媒體,比如用所謂的新媒體取代傳統新聞運作方式,丟失新聞的本質。他還批評一些新聞媒體要記者承擔各種不同的工作,卻不提供機會和資源,讓記者去採訪真正重要的新聞。

MC:他批評的是對的。就拿Oliver的節目來說,他們做了很好的資料搜集,在一些非常複雜的議題上,比如財經議題,他們可以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告訴讀者,非常出色。我很喜歡他的節目,他做了很多新聞調查工作。

閭丘:但這也算是一個「問題」嗎?正如Oliver自己說,他不是記者,他只是一個戲劇演員,但是很多觀眾把他當成記者。

MC:對我來說,這不是問題。你可以同時是一個記者,也可以專欄作家的身分來表達自己的個人觀點,對吧?我覺得我會把他歸類為專欄作家,如果他要參加普立玆獎項評選的話,我會把他放在專欄類。雖然他自己不把自己歸類為記者,但是他做的節目卻正正是新聞。他有做資料搜集,用準確又非常有趣的方式呈現出來。我太喜歡了。

閭丘:但是有不少的研究顯示,如果人們分不清喜劇、新聞和觀點,那麼最終可能會對新聞本身的公信力造成影響。

MC:我覺得沒有問題。這些喜劇演員都是公民,我認為每個公民都有權利表達觀點,我不認為他們會影響到新聞的公信力。

——————
上文節選並改編自《新聞的堅守——香港浸會大學普立玆新聞獎得主工作坊全記錄》


《新聞的堅守——香港浸會大學普立玆新聞獎得主工作坊全記錄》

作者:閭丘露薇、李文、黃煜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

出版時間:2019年11月

橙新聞: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20/06/22/010153025.shtml

责任编辑:l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