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2018年初,市場對環球經濟同步增長瀰漫着一片樂觀氣氛。然而,隨着時間的過去,環球經濟增長趨勢最終出現分歧,地緣政治及經濟不明朗因素增加,對金融市場造成沉重壓力。展望未來,宏利資產管理亞洲高級策略師羅卓夫預期,現時處於環球金融危機後經濟周期後段,即使環球經濟放緩,2019年大市表現有望好轉。
油價下跌形成動力
部分投資者擔憂近期原油價格急跌,意味着環球經濟迅速放緩。然而,現時他們實際上應否憂慮石油市場狀況?油價作為世界需求指標,偶爾會向投資者發出非常誤導的信號。例如,環球原油價格在2000年代中期走弱,但全球經濟增長保持強韌,隨後油價在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前飆升。其後,油價再於2014年環球金融危機的復甦期間中急挫,但當時全球經濟增長僅略為放緩。
上述發出誤導信號的原因十分明顯,就是環球石油供求經常出現波動。近期油價在11月大幅下跌20%,反映供應意外地出現過剩,而非需求縮減。因此,這個環境應成為支持增長的利好因素。油價回落提高家庭可動用收入,從而帶動耗油經濟體的消費市道。
只有在油價下跌並持續低於每桶50美元的情況下,才會對美國頁岩油投資造成重大負面影響,並對環球增長構成阻力。事實上,我們看好未來6至12個月的原油價格表現,因預期石油輸出國組織將會減產,而且近期補充的庫存將迅速消耗。
偏低預期製造驚喜空間
每一輪熊市都是始自跌市,但並非每次跌市都會觸發熊市。投資者可以怎樣分辨兩者?2018年第四季的市場調整會在進一步跌市下演變成拋售?還是吸引買盤湧現?
綜觀這兩項選擇,我們相信後者出現的機會較大。儘管2018年股市表現由政治主導,但2019年的焦點可能重返經濟。部分地緣政治問題已經縈繞多時,無法再帶來衝擊。環球經濟現時面對增長輕微放緩,而非媒體一直熱烈討論的衰退。
令我們困惑的是,綜觀現有投資銀行對2019年的展望,最多是對後市抱審慎或負面態度。目前是否採取反向買賣策略的時機?若以企業層面分析,我們發現多家企業管理層的盈利指引仍然正面,而預期估值重返接近歷史平均水平。以MSCI所有國家世界指數為例,預期市盈率下調至低於平均的13.6倍。相對於經濟增長、現金流和債券,股票的估值看來不昂貴。然而,股票的相關配置偏低,投資氣氛低迷。此外,在過往環球經濟強勁,但股市回報持平或負面的少數情況下,翌年通常出現強勁反彈。
新興市場股票現復甦跡象
若要新興市場股票對美國和已發展市場股票的表現持續反彈,或須以下條件配合:美國增長及企業盈利出現放緩跡象;以及中國經濟穩定,而且在2018年較早期間表現受影響的新興市場展現復甦跡象,這項因素在年中前可能不會顯現,而前者的影響可能高於後者,我們頗有信心新興市場與已發展市場的增長差距將在2019年擴闊,並利好新興市場,雖然幅度並不顯著。此外,尚有其他利好因素促使投資者在2019年看好新興市場股票。
首先,多個「問題」新興市場的貨幣在去年大幅貶值,或有助顯著改善2019年的經常帳赤字情況,令土耳其和阿根廷的經常帳赤字減少50%或以上。其次,新興市場的投資氣氛和估值已跌至低位,而過往這個估值水平通常會帶動大市顯著回升。第三,隨著聯儲局接近停止加息、油價下跌和全球增長溫和,新興市場利率的風險平衡轉向減息而非加息。
亞洲股票方面,整體而言,儘管貿易關係持續緊張,亞洲在全球中處於較佳的位置。隨著推動美國市場的主要利好因素開始在2019年減退,亞洲的強勁基本因素、本地扶持政策及寬鬆貨幣政策料對投資者有吸引力。我們相信這些因素,再結合亞洲股票估值處於歷史低水平,預期可吸引資金回流至區內。我們特別看好一些受惠於區內正面內需帶動的市場及行業。
亞洲固定收益方面,多項宏觀經濟阻力在2018年為債券市場帶來挑戰,包括聯儲局加息、美元轉強及中美貿易關係惡化。踏入2019年,市場重新定價的情況可望結束,亞洲債市已反映增長前景放緩的因素。市場之間的經濟增長預測出現差距,料能為利率、信貸和貨幣領域提供充裕的投資機會。
亞洲固定收益或成亮點
展望未來,我們對2019年作出以下的主要前景預測:全球增長溫和及更見均衡,有助紓緩對通脹及利率的憂慮,減輕債券市場的壓力;只要通脹狀況仍然理想,央行不會大幅收緊貨幣政策;美元匯價趨向見頂,或會在2019年開始回落,利好新興市場。
經歷了波動的2018年,2019年可能仍有不明朗因素出現,但市場的焦點可能重返經濟及美國經濟的走向。的確,在周期後段,聯儲局的加息步伐將為關注的焦點,環球及美國經濟可能繼續溫和擴張,令2019年出現衰退機會減低。
在這個宏觀環境下,我們仍然看好股票:由於估值吸引,歐洲股票可能有好表現,因為受到估值處於歷史低位及內需帶動的經濟增長前景所支持,我們對亞洲股票的看法亦偏向樂觀。最後,儘管我們對已發展市場政府債券持悲觀看法,亞洲固定收益可能是2019年的潛在亮點,因為加息及波幅這兩大影響2018年市場表現的阻力消退,今年有機會反過來成為利好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