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中英街:深港風景線 “一國兩制”的見證和縮影
作者:王巍 潘潤華 劉芬     2018-12-14 15:38
中英街,是深圳和香港之間特有的一道風景線。這條長不到250米、寬不到4米的小街,東側屬深圳,西側屬香港,是“一國兩制”的見證和縮影。
中英街內的界碑石

【識港網訊】中英街,是深圳和香港之間特有的一道風景線。這條長不到250米、寬不到4米的小街,東側屬深圳,西側屬香港,是“一國兩制”的見證和縮影。中英街曾經憑藉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而一躍成為全國著名的“購物天堂”,但隨著中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中英街商業由盛轉衰,轉型成為一處富有人文內涵的旅遊勝地。中英街興衰變遷的背後,映照出中國從封閉走向開放、從落後走向富強的時代巨變。

中英街是“一國兩制”的縮影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發展商貿 坪山龍崗居民到中英街買鹹魚

未到正午十分,餐飲店老闆吳先生趁著閒暇之餘,懶懶地躺在長椅上享受著陽光沐浴,初冬的暖陽軟軟地灑在他的臉上。作為青年一代的中英街人,吳先生和其他深圳人一樣具有“創業精神”。四年前,他辭去了香港的工作,回到中英街,在祖傳的宅子裏開起了飯店,妻子和母親幫忙打理,一家老小經營著小店,其樂融融。

據瞭解,中英街像吳先生這樣自主經營的商戶不在少數。在中英街面積0.17平方千米的轄區內,分佈總人口6160人,商業門店共210多間。其實,早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英街便憑藉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開始發展商貿,那時尚沒有形成規模化、固定式經營,以小商小販為主,鼎盛期可達到數千戶,銷售品種十分豐富。

回望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當時龍崗、坪山等地的農民中午都會到中英街趕墟(又稱“趕集”),各自挑著自產的農貨互相交換。“他們還會買點煤油、糖或鹹魚等帶回去,坪山龍崗不靠海,要到這裏才能買到鹹魚。偶爾走時手裏還會揣著兩個小橘子或小雞蛋。那時農村是很窮苦,沒有電燈,要靠煤油點燈”。作為中英街的老居民,中英街社區居委會主任沙錦濤,聊起這些陳年舊事津津樂道。

1930年沙頭角本地鄉民收割打禾情景

兩地居民以“三個五”為媒互贈禮物 分屬兩地仍是同根同源兄弟

1997年香港回歸後,中英街東側屬深圳,西側屬香港,是“一國兩制”的縮影。如今,香港回歸20周年,中英街作為深港兩地連接的“紐帶”,見證著兩地居民“同走一條街,共飲一井水”的濃厚情誼。

中英街古井

中英街的後街邊有一口古井,傳說該井為清代康熙年間遷來沙頭角拓荒的客家人所建。歷經三百多年的歷史,這口古井成了中英街兩側居民友好往來的“目擊者”。據“老中英街人”吳天其回憶稱,早年間,中英街沒有實現自來水輸送至各家各戶,古井成為了兩地的居民的主要飲用水源。或清晨或傍晚,大家成群結隊地挑著水桶去橋頭的古井打水,“有時香港居民的小孩不慎掉到井裏去,我們大夥都不遺餘力地一起搭救上來,不分你我。”

據瞭解,雖然中英街在地域上,以界碑石為線分屬兩地,但對於當地居住的老百姓來說,彼此是互相倚賴的鄰居,是同根同源的兄弟。吳天其還告訴記者,沙頭角有所東頭學校(後改為沙頭角學校),在解放前中英街兩側的居民都在此上學,如今東頭學校迎來了百年壽辰,“我希望在母校百年校慶時,能與香港的老同學見上一面,共述舊情”。

上世紀60-70年代,深港兩地經濟發展不平衡,但兩地居民間的情誼卻不曾割捨。“那時候流行送‘三個五’,就是‘五斤糖’‘五斤油’‘五斤面’,居民間以此為禮互相饋贈,延續著雙方的情誼。”家族在此居住有一百多年歷史的沙錦濤,作為第四代的老居民,聊起這些往事他仍猶歷歷在目。

1974年調到沙頭角工作的張潤添,時任沙頭角鎮的黨委書記,談起當年深港的交往,他表示兩地相處十分融洽,“深港兩地居民來往頻繁,有時香港居民會請深圳居民吃飯、送煙抽,甚至晚上還會請到家裏看電視。有時深圳居民也會幫香港居民一些小忙,互相串串門,話話家常。”

“購物天堂”現日銷一噸黃金 “一夜暴富”成就十億身家

發軔於四十年前的改革開放,使我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狀態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正是隨著這改革開放之風吹遍祖國大江南北,中英街又迎來一季春天。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中英街開始走向鼎盛,成為聞名遐邇的“購物天堂”。

“80年代後期,中英街生意非常旺,金行開到100多家,那時候面值最大的是10元紙幣,很多生意人都是一麻袋一麻袋的數錢。據統計,一家商鋪一天曾賣過一噸黃金。”吳天其出生於上世紀60年代,對於中英街鼎盛時期的景象,他表示印象深刻。

同樣是這一歷史時期的見證者,沙錦濤談起這些陳年往事如數家珍,“除了金器,那年代的錄影帶、答錄機、838電子計算器,以及90年代的電器都很熱銷。幾乎每天都有幾萬人,最高峰時一天有近十萬人次來此逛街。”據統計,1979年中英街的銷售額為590萬元,到1988年更是增至15.68億元。

“當時有不少人‘一夜暴富’,最旺時一家店當天的黃金營業額10人數紙鈔都忙不過來,從下午5點下班一直數到晚上8點都還在數錢。”沙錦濤還告訴記者,“我的朋友裏,現在有8-10個有十億身價的,都是在80年代發達起來的。”

改革開放以後,中英街開閘解禁,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整治修繕,商貿大興。作為改革開放的實踐者和見證者,也是改革成果的分享者,吳天其就是其中的一員。在他看來,正是改革開放的好政策才迎來了中英街的繁榮。據他介紹,改革開放後,中英街村民迅速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以前村裏那些需靠人接濟的居民,現在都可以出錢幫香港那邊的兄弟買房。以我們家祭祀為例,現在香港親戚過來的幾乎所有花銷都是我們掏,有時候過去探望他們,我都是帶著上千元的禮品。”

據瞭解,改革開放後,中英街(深圳)一片欣欣向榮,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大批香港居民遷往沙頭角(深圳),並在此買樓定居。如今的沙頭角有4000多名香港居民定居於此。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內地經濟發展,中英街“囤貨居奇”的地理優勢減弱,來中英街購物的人流逐漸回落,甚至出現商業蕭條、不法經營的現象。

經歷陣痛 開始煥發新的活力

經歷了這一時期的陣痛,現如今的中英街又開始煥發新的活力。2017年,國慶中秋小長假,中英街再度迎來購物熱潮。據媒體報導,此次長假首日,中英街客流量就達到了14019人次,比平常增加了一倍,且數字呈日增加勢態。事實上,與大梅沙、小梅沙、東部華僑城等鹽田其他主要景區相比,中英街的景區面積最小,但接待人數卻不少,每年有200多萬旅客。

從香港來中英街經商的黃先生看中的正是這裏“有利可圖”。他直言中英街低廉的租金、穩定的客流量、以及相對自由開放的政策是最吸引他的地方,“感覺這幾年政策逐漸放寬,客人也日益增多,生意更好做了”。

 

责任编辑: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