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港商為改革開放動力加了第一桶油
作者:識港網綜合    2018-12-14 14:52
廣東30年改革開放的歷史,就是一部粵港澳合作的歷史。廣東30年的發展離不開港澳強有力的支持,離不開港澳資企業率先進入廣東,率先投資、率先發展。

【識港網訊】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一個改變了十三億人命運的經濟改革政策,在1978年12月,由前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提倡推動,使中國經濟走上高速發展。四十年的改革道路,香港商人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

40年改革開放使中國大陸經濟騰飛。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由僅占世界經濟1.8%到現在的15%,僅次於美國,躍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外匯儲備為全球第一;與此同時,中國也成為世界最大貿易國、世界第一大工業國和出口加工製造國。高速發展的經濟,大大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準,近8億人民擺脫貧困,走上小康的道路。改革開放初期,一批批港商率先北上投資設廠,帶動了中國製造業的興起與繁榮,港商在歷史改革這一頁,扮演著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港資:改革開放的第一桶油

直至2011年全年,港資仍占外資比例達66.3%(投資金額770.11億美元),是內地吸收外資的最大來源地。港澳在廣東省的投資專案超過10萬個,實際利用資金1200億美元,占廣東省實際外來資金的三分之二,其中絕大部分投資來自香港。促使粵港澳形成了以廣東為加工製造基地、港澳為購銷管理中心的獨特格局。數以萬計的港澳投資企業在廣東各地蓬勃發展,數以百萬計勞動力受雇於港澳投資企業。珠三角地區形成了具競爭力的動態化產業集群、開放型,影響世界的加工製造業基地。深圳市投資額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專案和年出口1000萬美元以上企業中,約80%是港商投資或參與投資的。2007年,深圳國內生產總值比1978年增長了789倍,南方最重要的高新技術研發和製造基地。香港資金的投資,迅速推動廣東從農業為主的省份發展成工業發達的經濟大省。廣東的國內生產總值從改革開放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省份排名第第5位逐漸成為第1位,至1989年起保持至今。

廣東30年改革開放的歷史,就是一部粵港澳合作的歷史。廣東30年的發展離不開港澳強有力的支持,離不開港澳資企業率先進入廣東,率先投資、率先發展。香港人澳門人不僅帶來了資金、技術、人才,為內地輸入了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理念,更新了管理文化。較為熟悉的例子是港鐵公司,促進了許多領域的觀念更新。中國改革初期,中華人民共和國缺乏優良的貨運設施和海外貿易網路,而香港當時已經是亞太地區重要的貿易中心,擁有世界先進水準的硬體設施和一流的貿易人才。目前,香港是內地第五大貿易夥伴、第三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在資金、技術輸入的同時,香港資金更為改革開放輸入了許多先進的發展理念、經營方式和管理經驗,促進了觀念更新,為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提供了借鑒。國外有專家認為“內地市場經濟改革之所以能夠成功,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擁有香港這樣一個成熟的、國際化的市場經濟體系可以借鑒,並為改革的啟動和深化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李嘉誠:首批吃螃蟹的人

1978年,李嘉誠首次獲邀訪京賀國慶。同年鄧小平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宣佈開放政策,要引入外資擺脫落後,但外間普遍對中國缺乏信心。這時包玉剛、霍英東、李嘉誠、胡應湘、鄭裕彤等港商充當先頭部隊,為開放政策帶來首批資金、技術和人脈,終掀起外資入華浪潮。

自1950年創業開始,這位祖籍潮州的香港人白手起家,創造了一代香港傳奇。他從鐘錶學徒開始,趁著香港作為世界貿易轉口港的機會成為香港塑膠花大王。在香港房地產起飛的數十年間,李嘉誠進入地產、港口、零售、能源、通訊、醫藥等行業,組建起了龐大的商業帝國。起初在香港,同時很快進入中國內地,並遍佈全球。

李嘉誠代表著香港最好的時候。受戰爭影響沒那麼大的香港在1940年代後期陸續建立起加工業,之後又隨著全球貿易的發展成為亞洲物流中心。到 1980 年代末,香港成為全球最繁忙的集裝箱港口、港商是內地接受外部投資的第一大資金來源。新崛起的香港中產階級開始消費升級,帶動了通信、商超、娛樂業,當然還有地產。李嘉誠趕上了這中間的每一步,從一開始跟隨趨勢到之後的領導趨勢,李家公司市值一度佔據整個港交所的13%。

到1998年,香港製造商在香港和內地,雇傭了大約500 萬工人,比1984年增長了5倍。這個階段“香港內地,前店後廠”的說法出現了。因為跨國公司選擇香港作為區域總部,香港既促成了這種情況,也受益於此。港商對內地做生意的方式熟悉,他們在金融、遠程管理和財會、運輸和物流方面的服務也很一流。內地與香港彼此呈現相互促進、共同繁榮的情景。前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知名實業家霍英東為善樂施,一生捐款逾150億港元,不僅捐資助學、山區扶貧,更全力投資家鄉;蒙民偉、邵逸夫、李兆基,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幾乎鐫刻在全國每個大中城市的校園建築上,他們用對教育的深邃思考,陪伴著祖國的未來。

故事:在深圳的“奇幻”漂流

1986年7月28日,香港力嘉紙品公司老闆馬偉武在深圳的工廠正式開張營業,同一天,他的小兒子馬楚力出生了。

“我到深圳考察後,就決定轉戰內地,這是我們的機遇。”馬偉武在橫崗的觀音山腳下租了600平方米的廠房。儘管當時那裏一片荒蕪、交通不便,企業還面臨原材料和成品進出口手續繁雜等問題,但經濟特區的優勢很快顯現出來。

“不僅土地、人工成本優勢明顯,政府部門還經常主動上門詢問企業的訴求和建議,很多都及時滿足。”馬偉武介紹說,隨著內地經濟發展,紙品市場需求旺盛,公司訂單雪片般飛來,產值屢創新高。

1989年投資興建橫崗力嘉紙品大廈、1990年引進美國製造的瓦楞紙板生產線、1993年引進德國印刷設備開展印刷業務……力嘉逐漸成長為包裝印刷業的“巨輪”,產品覆蓋紙箱及彩盒包裝、彩印及數碼快印,客戶遍及歐美、日韓和東南亞。

像馬偉武一樣,港商在內地投資創業的傳奇比比皆是。他們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同時也帶來國家發展急需的資金、技術和先進管理方式,解決了大批富餘勞動力的就業,使珠三角成為影響世界的加工製造基地。

商務部統計顯示,改革開放初期,港澳資一度占內地吸收外資總額的80%以上。

改革開放初期,港商在珠三角的業務主要以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的方式展開,被俗稱為“三來一補”。其中,家電、玩具、衣服鞋襪、印刷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佔據了重要位置。

2008年後,受國際金融危機和產業梯度轉移影響,之前香港遭遇的土地、人工成本高以及招工難等“魔咒”在深圳重現。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型升級,成為擺在企業面前的緊迫課題。

改革開放的政策優勢再次發揮了作用。深圳市政府積極推動傳統產業向價值鏈高端發展,引導企業從產業鏈低端的製造加工環節,向前端的研發設計及後端的產品行銷、供應鏈管理、品牌建設等“微笑曲線”兩端延伸。

“2008年,父親決定向文化創意產業轉型,我也在這一年正式進入公司。”馬楚力說,當時他22歲,作為第二代港商承擔起了企業轉型升級的重任。

2010年底,力嘉開工改建橫崗2萬平方米的舊廠房,籌建創意文化產業園;2011年5月,力嘉創意文化產業園一期正式運作,園區一樓設有印刷歷史博物館、書畫藝術品展館、多功能會議廳等,樓上是企業入駐區域。

“我們希望通過這一平臺,帶動文化創意氛圍,從而推動產業發展。現在入駐園區企業已有50多家,形成了健全的文化創意產業體系。”馬楚力說。

馬家父子的經歷是眾多港商“接力轉型”的一個縮影。伴隨改革開放步伐,廣大港商的投資領域逐步由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向電子資訊、高端製造、文化創意等領域躍升。

 

责任编辑: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