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張孝友:把界畫藝術寶藏保存下去
來源:鏡報    2018-11-22 04:23
「人到了一個階段,會在某個時點停頓下來,回望自己走過的路,才發覺,在這漫漫路上,有些人與事已經過去,時過境遷,永遠無法再重複,也總帶給人遺憾。面對遺憾,藝術家只能透過作品,把最美好的緣分和回憶留在畫紙上。」耄耋之年的一代界畫大師張孝友在訪問時這樣說到。

【識港網訊】

「人到了一個階段,會在某個時點停頓下來,回望自己走過的路,才發覺,在這漫漫路上,有些人與事已經過去,時過境遷,永遠無法再重複,也總帶給人遺憾。面對遺憾,藝術家只能透過作品,把最美好的緣分和回憶留在畫紙上。」耄耋之年的一代界畫大師張孝友在訪問時這樣說到。

這次採訪緣起張孝友老師和次元文化創始人張江亭在北京的認識,兩代人的交往,原來同屬中國銀行的大家庭,張老師父親張忠亮是北京中國銀行的前輩,張江亭在香港中銀工作20多年;張老師是恆生管理學院的客座教授,張江亭是學院的校務委會,彼此有共同的理想,把中國傳統優良的歷史,文化,藝術及商道唯誠精神傳承下去及推廣到海外,故在香港恆生管理學院舉行張老師首次香港個人畫展,廣交朋友,聚集志同道合人士,把這份理想拉闊及傳播。

左起:徐世和博士、次元文化(B Action)營運總監王宇、原中銀香港副總經理胡寶蘭、張孝友教授、次元文化(B Action)創始人及恆生管理學院校務委員張江亭、張孝友夫人。(來源:鏡報)

界畫有着最悠久的歷史

《南鄉舊夢》不僅是張孝友兒時的夢,它也是他將東方界畫畫法與西方寫實透視技法結合發揮到極致的作品。由恒生管理學院和「文藝在恒管」聯合主辦的《南鄉舊夢》張孝友書畫展,將於10月11日舉行。展覽獲恒生管理學院冼為堅中華文化拓展計劃贊助,由次元文化有限公司策劃和協辦。張孝友教授將主講「界畫──古代畫種的文明與傳承」,並於現場即席揮毫,以書法會友。張孝友用藝術的筆觸,將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物,置入在童年時光裏,讓這些人化作故事裏的主角,在南方水鄉相會。他說:「這座繁華、現代、高雅卻又不失傳統的城市,是他記憶中的童年,也曾經是最無憂無慮,最幸福的年代。」

張孝友介紹,界畫在中國歷史上有着最悠久的歷史,大概可追溯到秦滅六國後興建阿房宮時,所繪畫的建築圖像,所以界畫最早是作為一種建築圖。因此,界畫其一特點是每個建築一個正立面,然後一個30度左右的側立面。同時畫的尺寸完全按照原尺寸,可以透過量尺寸來改繪幅,比如繪畫是100:1,就可以放大一百倍。由於界畫起源於建築圖形紙,所以作畫人首要精通建築學,畫出來的東西要與建築學相符。

上世紀50年代,中央美術學院在讀期間,張孝友接受了全面的繪畫系統訓練,包括中國畫、寫意畫和西洋畫等。其中,最嚴格的西化訓練,令他累積了豐富的畫人物、畫風景及寫生速寫經驗,還有明暗色彩、遠近虛實、透視關係等繪畫概念。張孝友認為,這些優勢是普遍中國畫家所不具備,同時亦為他融通於界畫技法中。

張孝友認為,「藝術本來就是生活的一個集中和概括。」所以他從小一直想過,有《清明上河圖》,為什麼沒有人畫一張滿清時候的畫。於是他從中啟發出,想畫一張全景的、大場面的清朝人民生活的場面,特別是有他小時候看到甚至更早的清朝人民所有生活習俗,都和現在迥然不同。

《礬樓夜市》表現城市建築連綿不斷

談到當初為什麼要畫界畫,張孝友表示,當年他還未認識界畫,對界畫的興趣源於求學時期開始的《清明上河圖》研究。數十年裏,張孝友不斷考證宋代汴梁的歷史背景,包括建築特點、店家營業情況和菜單等。張孝友界畫的重要代表作品《礬樓夜市》表現的就是北宋開封城中一所著名酒樓——礬樓的情景。該作品突破了古代界畫在透視、色彩、人物、刻畫等方面的弱點,表現出城市建築物連綿不斷,空間結構宏大繁複。他說,「開始畫這幅畫到完成差不多花了兩年時間,但是從醞釀、構思到完成我共用了幾十年。」

《礬樓夜市》

《南鄉舊夢》描繪兒時江南故鄉情景

若說《礬樓夜市》是張孝友醞釀幾十年的作品,那《南鄉舊夢》則可謂融貫中西文化的大作。《南鄉舊夢》描繪了張孝友記憶中兒時江南故鄉的情景。他指,《南鄉舊夢》從表面看來是一幅傳統界畫,中間部份跟平鏡頭差不多,但是上層建築超過水平線,比較仰視的,而下層則是俯視。當中運用的焦點透視技法,源於張孝友所學習的西方透視學。

張孝友表示,在無錫《雙推磨》是一齣很有名的戲,他就把這個故事和豆腐店的內容在《南鄉舊夢》畫出來。特別是豆腐店裏,壓製豆腐的水和工具都畫得傳神。他覺得這張畫不只是幅界畫,也是歷史人文的體現。如果他不畫,那麼今後就沒人會畫了,也就沒有人知道古代豆腐是怎麼做的,很多微不足道的東西其實是很有意思的。

《南鄉舊夢》

《船橋夜市》呈現「一帶一路」繁華場面

除了《礬樓夜市》及《南鄉舊夢》兩幅名作,這次有份展出的《船橋夜市》更是張孝友近年以80歲高齡,畢兩年之功,創作出的一幅全景式寫實歷史畫卷。該畫以潮汕的韓江出海口處的名橋湘子橋為主體,精細地刻畫沿岸陳列的許多巨大海船,和江上往來的各種船隻。呈現出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中,南方海上絲綢之路在古代的繁榮輝煌場面,令人拍案叫絕。

張江亭稱,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及商業中心,現在融入國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計劃,重視金融科技創新是很好的目標,同時也應該重視藝術文化傳承創新,洗去文化沙漠的感覺。以前有饒季二大師,如今有張孝友老師到香港,通過學、研、產的結合推動,把高度的藝術文化通過畫作帶到香港。他希望藉着香港這個平台先鋪開,把中國界畫藝術寶藏不僅保存下去,而且帶到外國,弘揚國粹。這亦是張江亭創辦次元文化(B Action)的目標,集中在投資及教育事業。

張江亭認為:「界畫好比中國畫作的一朵燦爛之花,表現出中國文化珍貴的價值。我們要透過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去感化年青一代,讓他們感受到有自己文化和道德的根,為作為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责任编辑:wu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