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佔地87公頃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河套香港園區),與深圳河對岸300公頃的深圳園區,組成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為配合河套香港園區今年投入營運,以及便利相關人士每天往返園區工作的頻繁通勤需要,港鐵落馬洲站連接港深創科園的高架公共運輸交匯處昨日正式開通。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獨家直擊,每天需要頻繁往來香港園區的特定人員,包括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有限公司的僱員、承辦商、承租人,以及位於園內的學校之學生等,於港鐵落馬洲站乘搭由園區公司安排的穿梭巴士,或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往返園區。有關特定人員無須持有禁區許可證,只須預先向園區公司登記及核實,人員名單會由園區公司和相關政府部門共同管理。
連接河套香港園區及粉嶺/新田公路的西面連接道路,已於去年10月開通,現時園區人員及任何人士均可以使用這些道路以及港鐵上水站或元朗站到達園區。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早前表示,港鐵落馬洲站在地理距離上與園區距離最近,為進一步完善河套香港園區交通配套,2021年獲立法會撥款的河套發展工務工程,包括興建上述港鐵落馬洲站連接路,讓需要每日頻繁往來河套香港園區的特定人員(主要是在河套工作的員工),可在港鐵落馬洲站乘搭由園區公司安排的穿梭巴士或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往返園區。

根據資料,作為支持港深創科園營運的道路網絡一部分,連接落馬洲支線高架公共運輸交匯處至下灣村東路與之交界的徑直連路,部分路段以及新建的落馬洲支線高架公共運輸交匯處坐落於邊境禁區內。
據香港警務處發出的《2025 年邊境禁區(准許進入)(修訂)公告》,昨日起,合資格人士,包括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有限公司的僱員、承辦商、承租人以及位於港深創科園內的學校的學生等,可預先向港深創科園公司登記,獲准為往返港鐵落馬洲站與港深創科園而進入或離開邊境禁區,無須持有禁區許可證。

有港深創科園人員看守防擅闖
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下午在港鐵落馬洲站內,已發現設置不少前往港深創科園的指示牌,並在站外視察高架橋情況,而通往園區交通交匯處的天橋已屬禁區範圍,並有指示牌標示「高架公共運輸交匯處(前往港深創科園)(只准獲授權人士)」。記者在現場視察,雖未見有前往園區的人士進出,但有港深創科園的工作人員看守,詢問記者是否有相關登記證明,並告知沒有證明便不能進入。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早前指出,港鐵落馬洲站自開通以來,一直定位為用作跨境用途,只有過境乘客、獲豁免人士或持邊境禁區通行證的人員可以使用,因有見該站在地理距離上與園區距離最近,因此興建連接路。
局方指出,為平衡港鐵落馬洲站用作過境的主要功能、禁區管控、人流安排等多項因素,已諮詢立法會,提出讓主要在河套工作的特定人員有多一個選擇,在預先登記下,可於港鐵落馬洲站乘搭由園區公司安排的穿梭巴士,或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往返園區。當安排暢順運作,可以考慮擴大使用人士類別,例如訪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