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機電青少年大使計劃(EMYA)由機電工程署舉辦,旨在促進青少年對機電安全﹑能源效益及機電業知識的認識。是次EMYA的周年會員嘉年華於8月9日舉行,機電工程署署長潘國英等出席活動。

該計劃專為3至25歲的兒童和青少年而設,希望為參加計劃的會員提供專業的知識教導,讓其把正確訊息和良好習慣在家人及朋輩間宣揚,推動社會變得更安全﹑更具能源效益,同時令機電業得到正面發展。
潘國英致辭時表示,今年參與計劃的人數再創新高,達到700多人,充分展現年輕一代對科技創新領域的濃厚興趣。本年度活動內容較以往更為豐富,期望各參與者能從中獲得靈感,激發創造力。這項計劃至今已推行15年,會員人數近期突破10,000名,希望未來透過推動對青年的科技教育,為香港發展培育更多優秀人才。

機電工程署技術秘書吳家煒介紹EMYA舉辦的一系列活動,如各類工作坊、職業分享講座及參訪活動。他表示,EMYA將進行更多實體活動,並加強與教育局的合作,舉辦各類科普競賽。EMYA也會進一步走進校園,目前開展的校園計劃已吸引70多間中小學參與,也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學生設計職業座談會,讓他們了解工程領域的實際工作內容。

及後,嘉年華進行多項與機電相關比賽的頒獎禮,氫能車競賽大挑戰2025夏季賽、「我的未來零碳新視界」計劃宣傳短片創作比賽等活動的獲獎選手依次上台接受證書與獎品。然後,潘國英為各個支持機構頒發感謝狀,以及為計劃第10,000位會員頒發榮譽證書。

在嘉年華現場,設有豐富多樣的互動攤位,參與者還可一次玩盡四大未來科技體驗,即太陽能電動車製作工作坊、ROBOMASTER機甲大師挑戰賽、VR及MR遊戲沉浸體驗區和AI人工智能生成圖像技術工作坊,在趣味遊戲中收穫科技知識。
計劃新增多類活動助氫能科技推廣
隨着參與計劃的人數不斷增長,問及EMYA如今的社會影響程度,潘國英表示,「為了讓活動更加多元化,這次我們特別與10個機構合作,包括能源公司、大學以及科技公司等,可以看到成效是,這些機構設計的活動與我們原本規劃的活動有很大不同,這樣可以吸引更多青少年參與,學習更多科技和工程相關的知識。」

潘國英指出,針對不同年齡段的會員,計劃會推出不同的活動。對於年紀較小的兒童,會先讓他們了解基本概念,透過簡單的小活動建立基礎認知;年級稍大的,會安排一些實踐活動和參訪,讓其了解工程設備如何幫助市民改善生活。至於大學生,則會舉辦職場體驗計劃,讓他們有機會參與工程師的日常工作,例如跟隨工程師外出開會、考察工程設備狀況。

此外,嘉年華亦展示了即將試行的氫能洗街車,潘國英介紹到,氫能源是最新的潔淨能源,這項技術是透過氫氣與空氣中的氧氣結合發電,產物只有水,不像使用石化燃料的交通工具會產生廢氣排放。而除了將這項技術應用在洗街車上服務市民外,也希望能透過相關活動讓學生認識這種未來潔淨能源,為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碳中和作出貢獻。


職場影子計劃啟發工程新秀成長
見習工程師Kentrick從學生時期參與EMYA,如今已成為一名機電領域的專業人員,他認為,計劃內容涵蓋小學至大學各階段活動,這些活動不僅利於提升個人能力,也給予實踐機會,對日後成為工程師很有幫助。對他而言,最具啟發性的當屬「職場影子計劃」,從這個實戰經驗中,他學到解決問題的技巧、團隊協作和如何將理論知識學以致用。

對於未來新加入機電行業的青年學生,Kentrick表示,「要踴躍參與具有啟發性的活動,即使遇到困難也要勇於面對,因為工程行業涵蓋很多範疇,隨着創新科技的發展,時常會面臨技術、管理或合作上的挑戰,這些可能會讓人卻步,但不要忘記初心。作為一個工程師,我們的使命是讓社會更美好,在探索工程的過程中,我們自己也會不斷成長,因此要擁抱新科技,勇於嘗試和參與。」

見習工程師Natalie是一名EMYA的女性「學徒」,如今亦成功投身工程界。對於社會上存在對女性工程師的舊有偏見,她認為「專業」是打破刻板印象的重要關鍵詞,此前,她透過參與「職場影子計劃」,跟隨專業工程師實習,親身幫助市民解決問題,深刻體會到如何以專業知識和服務精神造福市民,這種「以人為本」的專業態度,正是成為優秀女工程師的關鍵。

Natalie表示,「EMYA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讓未步入職場的學生體驗行業實況。今天活動現場也看到許多女性參與者,我認為從事工程活動無分性別,我鼓勵所有對機電有興趣的人,不論男女,可以多參與這類活動。青少年也應把握學生時期,多參與活動以拓寬視野,找到自己未來的職業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