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近年,香港積極開拓包括中東及東南亞國家聯盟在內的穆斯林客源市場。中東的海灣合作地區國家,以及東南亞的印尼和馬來西亞,均擁有龐大穆斯林人口。今年首五個月,來自上述市場的訪港旅客人次已逾36萬。香港旅遊發展局(旅發局)透過認證、教育和宣傳三大策略,推動香港旅遊業界提升穆斯林旅遊配套,其中在教育方面,更於6月下旬推出《接待穆斯林旅客的小知識》線上培訓材料,透過短片及資訊圖表等形式,深入淺出地介紹穆斯林各種文化細節。旅發局副總幹事葉貞德表示,未來會與各界緊密合作,打造香港成為穆斯林旅客的首選目的地。
旅發局透過三大策略推動香港旅遊業界提升穆斯林旅遊配套,其中在教育方面,於6月下旬推出《接待穆斯林旅客的小知識》線上培訓材料,透過短片及資訊圖表等形式,深入淺出地介紹穆斯林的禮儀、飲食規範、禱告儀式、服飾要求及節慶活動等,旨在加強業界對穆斯林文化的認識,協助他們更好地掌握相關客群的需求。
葉貞德表示,旅發局推出《接待穆斯林旅客的小知識》線上培訓材料,有助加強業界對穆斯林文化的認識,提升接待能力。(政府新聞處圖片)
推出教材助業界掌握客群需求
教材提及宗教信仰時,希望可創造一個多元文化兼容的旅遊環境,以滿足穆斯林旅客的需求;當中有介紹穆斯林信仰的五大支柱,包括唸清真言、禮拜、天課、齋戒,以及朝覲;也有提到問候禮儀,並至少羅列兩句問候句子,包括Assalaamu Alaikum (願主賜你平安)、Wa Alaikum As-salam (願主也賜你平安),並會播放聲音,讓受眾了解。
教材提到飲食規範時,指出對需要清真食品的旅客而言,要有非常可靠的認證。教材羅列,清真認證中,食物要不含豬肉;畜禽類要按伊斯蘭教儀式屠宰;不涉及「不潔」物質;亦要健康及安全。而食物不可包含豬及其副製品、兩棲類、蛇、血製食物。
教材亦指出,禱告對於穆斯林遊客非常重要,提醒業界熟知附近禱告設施的位置,要提供準確建議。教材也列出穆斯林禱告的次數、禱告室要求、小淨儀式,以及服裝要求。
旅發局在教材向業界表示,通過了解穆斯林旅客宗教信仰和文化習俗,將有助於本港更好地理解穆斯林旅客的需要,並為他們提供貼心、周到的服務,從而將香港進一步打造成為多元文化兼容的旅遊城市,讓每一位來到香港的穆斯林旅客都能感受到賓至如歸的熱情與包容。
葉貞德接受《政府新聞網》訪問時表示,培訓材料涵蓋的知識對旅遊業前線員工至關重要,有助他們接待穆斯林旅客時,提供更貼心服務,讓旅客感到賓至如歸。
190間餐廳獲清真認證
此外,穆斯林旅遊推廣機構新月評等,上月公布《全球穆斯林旅遊指數》,香港在穆斯林友善旅遊目的地(非伊斯蘭合作組織)的排名首次躋身三甲,並獲選最具潛力的穆斯林友善旅遊目的地。
葉貞德指出,旅發局與香港回教信託基金總會合作,推動業界參與清真認證,截至6月中已有190間餐廳獲得認證。另外,有60間酒店獲新月評等的評級。
葉貞德表示,旅發局過去多次舉辦說明會,鼓勵業界洞悉穆斯林市場潛能,也不斷邀請媒體或關鍵意見領袖赴港,探索穆斯林相關設施和服務,回國後加以推廣。她又說:「雖然我們已踏出一大步,但未來仍需與各界緊密合作,打造香港成為穆斯林旅客的首選目的地。」
清真友善廚房 突破美食鴻溝
菠蘿包、腸仔包、老婆餅等經典港式麵包和唐餅,在製作過程中一般會加入豬油,以增添香氣與提升口感。然而,伊斯蘭教明確禁止食用豬肉及其延伸產品如豬油等,因此穆斯林鮮有機會親嘗富香港本地特色的包餅美食。
飲食業人士簡文滌接受訪問時表示,其本身是一名穆斯林,從事飲食業多年,希望突破這道美食鴻溝。他在十年前成立中央廚房,專門製作不含豬油的港式食物,正是希望穆斯林旅客都可享用港式地道美食,尤其想推廣菠蘿包,形容這是「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所有原材料皆須經教會審批
簡文滌接受《政府新聞網》訪問時回顧,十年前,毅然設立中央廚房,專門製作不含豬油及防腐劑的清真港式麵包,供應至其集團旗下的冰室,並成功獲得香港回教信託基金總會的清真認證:「那時我把菠蘿包派給少數族裔,讓他們知道,原來菠蘿包是這種滋味。」
今年初,簡文滌再下一城,在新開張的尖沙咀分店內設立「包房」,同樣獲基金總會認證,代表「包房」所生產的所有食品均符合清真規條,穆斯林可安心享用。
他表示,製作的麵包不會使用豬油,而是以植物油代替。烘焙師傅會一邊搓麵團,一邊如數家珍地介紹。他補充說,「包房」使用的所有原材料皆須經教會審批,從麵粉到雞肉腸等,全部均獲清真認證,「我想推廣正宗的回教食品、清真食品,不一定只提供予宗教人士,香港人甚至所有人都可以。清真食品是很健康的,我們採用的烹調方式都比較健康。」
「包房」生產的麵包和唐餅全部不含豬油,所有原材料均須經教會審批。(政府新聞處圖片)
真心將本地美食發揚光大
簡文滌表示,「包房」取得清真認證後,接獲附近九龍清真寺暨伊斯蘭中心等的訂單,也有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尼等地的旅行團慕名光顧。他感謝旅遊發展局協助申請認證和推廣,讓本地美食得以發揚光大:「我真心想推廣菠蘿包,它的製作技藝是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簡文滌亦稱,平日已會親自指導員工如何接待到來用膳的穆斯林旅客,現時更建議員工熟讀素材。
接待穆斯林旅客小知識(部分)
(資料來源:香港旅業網)
穆斯林旅客文化背景
安拉
唯一的至高權力,穆斯林的唯一真主。
穆斯林信仰五大功修
如何向穆斯林問候?
■ 常見問候語
Assalaamu Alaikum
(願主賜你平安)
Wa Alaikum As-salam
(願主也賜你平安)
伊斯蘭教飲食規範
■ 關鍵詞
清真Halal
非清真Haram
■ 清真認證
(對需要清真食品的旅客而言非常可靠的認證)
不含豬肉
畜禽類按伊斯蘭教儀式屠宰
不涉及「Haram/Najis(不潔)」物質
健康和安全
穆斯林禱告風俗習慣
■每日五次(旅行時:三次)
穆斯林每天的禱告時間是固定的,分別在清晨、中午、下午、黃昏和夜晚。(旅行時:三次)
■禱告室要求
寧靜的環境;約6平方米;男女區域分隔;乾淨的禱告毯&朝拜方向指示
■小淨儀式
儀式包括清洗雙手、雙腳、臉及耳
伊斯蘭教穿着
■一般指引
穿着得體,以寬鬆不顯露體態的衣服為主。
穆斯林男性:衣擺長及膝蓋之下
穆斯林女性:與非親屬男性互動時遮蔽全身,僅可露出手、腳和臉。
去年出入境人次近3億 回復疫前水平
入境處處長郭俊峯昨日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本港去年錄得2.98億出入境人次,已經回復至2019年3億人次的水平。此外,他說今年首5個月,有約1.2萬名訪客被拒入境,重申處方有責任守好香港的第一道防線。
郭俊峯昨日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本港去年錄得2.98億出入境人次,已經回復至2019年的水平。他又提及,近年北上旅遊成為港人習慣,每個周末陸路出入境口岸均非常繁忙。他舉例說,每逢周六約有近50萬人次的香港居民經各口岸離境,主要是前往深圳。
郭俊峯說,面對大量出入境旅客,入境處在高峰時段會減少人員休假,並靈活調配人手,在一些較少人使用的口岸,調配人員到繁忙的口岸。
新皇崗口岸將採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料年底落成。郭俊峯解釋說,在新口岸建成後仍會有後續工程,料明年可以啟用。郭俊峯稱,在新通關模式下,旅客完成其中一方的出境檢查後,會進入另一方的入境檢查,毋須再次排隊。
首5月逾1.2萬人被拒入境
另外,郭俊峯強調,入境處有責任守好香港的第一道防線,防止不受歡迎的人物入境香港。他透露,今年首5個月有12452名訪客被拒入境,佔同期入境訪客約0.062%;而被拒入境的原因包括懷疑入境目的有可疑,如「打黑工」、未持有妥當旅遊證件等。(記者 戴合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