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粵港法律界探討涉外業務合作
來源:大公文匯網    2024-12-06 19:48

【識港網訊】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昨日(5日)率香港涉外法律人才代表團一行30多人抵達廣州,開啟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訪問行程。當天,廣東省與香港涉外法律人才代表團座談會在穗舉行,廣東省副省長劉國周會見林定國和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劉光源,來自中央港澳辦、國務院港澳辦、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司法部、廣東省政府等的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代表團此行除了解廣東發展狀況的最新進展,還將與內地部委、法律界、企業界交換意見,探討合作機遇。

香港代表團成員背景多元,由香港律師會和香港大律師公會的代表,以及本地和國際律師事務所、註冊外地律師行的代表組成,當中包括多位外籍律師和粵港澳大灣區律師。

林定國在座談會上特別提到,代表團成員中,非華語律師約佔三分之一,今次也是香港律政司組織的最大規模非華語律師陣容參與的代表團。

他表示,代表團成員是香港法律界各個領域的領軍人物,專業涵蓋多個訴訟和非訴訟的範疇,包括首次公開招股、合併收購、企業重組、國際上市訴訟和國際仲裁等。林定國表示,他們的實務經驗非常豐富,尤其是涉外法律方面。

同時,代表團成員的業務大多包含內地和跨境元素,參與此次訪問交流的香港律師事務所,80%以上在內地設有代表處,他們當中有三分之一在內地有多家代表處。

訪問冀達三大目標

林定國強調,大灣區擁有「一國兩制」三法域的獨特優勢。香港是唯一實行普通法的地區,律政司的一個最重要工作目標,是探索和落實如何更好發揮香港普通法的制度優勢,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營造一個更國際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這也是本次組織香港法律服務人才代表團到廣東參訪交流的重要原因。

他期待通過系列活動達到三個目標。首先,讓香港法律界充分感受廣東省及粵港澳大灣區最新發展,了解內地法律界和企業的實際需求。同時,也讓內地同業更理解香港法律服務的優勢和特點;其次,就共同關心的法律議題交流互鑒,建立友好關係,為未來專業的合作奠定基礎。再者,共同探討香港法律界如何與廣東省同業更好攜手合作,優勢互補,互惠共贏,為中國的高質量發展和涉外法治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兩地合作成果豐碩

劉國周表示,近年來,粵港法律界交流合作不斷,共同召開6次粵港澳大灣區法律部門聯席會議,4次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工作委員會會議,13次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協會聯席會議,在律師、調解、仲裁、法律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達成了一系列共識,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今年7月召開的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第二十四次會議上,粵港還簽署《廣東省司法廳與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交流合作安排》。這些工作將進一步推動粵港法律服務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人才鏈接。

劉國周表示,今次粵港雙方總結成效,探討未來,相信通過共同努力,一定能夠將粵港法律服務合作進一步引向深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法治建設再上新台階。

當天下午,代表團與中國貿促會廣東省委員會、廣東省律師協會、廣東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廣東省工商聯等廣東省法律界及企業代表進行座談,就常見實務問題交流,探討廣東省企業「走出去」需要應對的涉外法律問題,包括涉外融資、商業糾紛等議題。

與會人士又探討了兩地律所如何深化合作,提供高質量法律服務,共同助力國家涉外法治建設。

傍晚,林定國與代表團參觀廣州市文物及歷史建築保護項目之一的沙面建築群,該項目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劉光源:加速推進粵港涉外法律服務深度合作

在座談交流期間,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劉光源致辭表示,特區政府律政司首開先河,以「涉外法律人才」為主題組團參訪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這是香港法律界深入學習貫徹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全新嘗試,彰顯了粵港兩地主動融入服務國家戰略的巨大熱忱,加速深化涉外法治交流合作的積極風貌,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他分享了三個觀點:一是要在百年變局下開創新局搶佔先機。粵港素有敢為人先、逢變而興的優良傳統,面對全新機遇,定能乘勢而上、開拓創新。二是要在灣區沃土上優勢互補攜手並進。希望能以此訪為契機,加速推進粵港涉外法律服務深度合作,讓灣區的蓬勃發展與香港法治的國際化優勢交融並進。三是要在涉外法治建設中大顯身手貢獻力量。香港具有得天獨厚的涉外法治優勢與潛力,相信在中央政府全力支持下,在特區各界共同努力下,香港未來一定能夠大顯身手,為國家涉外法治建設重大戰略提供香港經驗、香港智慧、香港方案。

業界:灣區涉外法律服務需求勁商機廣

香港正建設成為亞太區主要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而包括香港在內的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涉外法律服務需求多,潛力大。

香港陳浩庭律師行主管律師、大灣區律師陳浩庭在香港和大灣區內地城市都有法律服務業務。近年來,隨着大灣區經貿往來日益頻繁,跨境民商事糾紛亦隨之增長。他接手的法律服務中,超過90%為涉外業務。與此同時,隨着商業活動日趨活躍,草擬合作協議、法律文件等法律服務同樣趨於增長。

新質生產力常涉跨境交易

當前,國家正在大力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而新興產業在「引進來」和「走出去」過程中,或面臨更為複雜的法律問題,這些都對涉外法律服務提出更大需求。近日在廣州舉行的「讀懂中國」國際會議上,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長高子程表示,在全球化背景下,新質生產力往往涉及跨境交易、國際合作等複雜場景。因此,律師需要具備國際視野,提升涉外服務能力,熟悉國際法律規則,為企業提供涉外法律服務,助力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

大灣區仲裁服務需求同樣強勁。廣州仲裁委主任陳思民表示,和訴訟相比,仲裁是「一裁定終局」,並有保密性、高效性、專業性、經濟性等特點。目前,中國法院的判決,只有在全球為數不多的國家和地區能夠得到有效執行,但仲裁在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效。廣州仲裁委去年承接的涉外仲裁案,全部順利執行。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當事人將仲裁作為解決商事糾紛的方式。

目前,多所高校紛紛布局大灣區涉外法律人才培養。今年11月,西南政法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在深圳成立,圍繞大灣區建設,聚力打造法治理論研究的前沿基地、服務社會實踐的智庫陣地、一流法治人才培養的示範園地。同時,該校圍繞國際組織法律人才、國際貿易法律人才、國際公共衞生法律人才等專業化和專門化領域,設置具有針對性的課程體系模塊,培養滿足國家戰略需求和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多元化人才。

责任编辑:zhaopeng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