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南沙大橋今通車 灣區打通新動脈
來源:大公報    2019-04-02 10:57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後首個投用的「超級工程」,南沙大橋(虎門二橋項目)2日正式通車,大橋項目副總經理李彥兵稱,大橋刷新多項世界紀錄,並將在真正意義上打通大灣區「任督二脈」。
「虎門二橋」寫下多個世界第一築橋紀錄,吸引不少遊客慕名前來觀賞拍照。

【識港網訊】大灣區將進入「大橋群」時代,城市群「無縫」連接更暢順。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後首個投用的「超級工程」,南沙大橋(虎門二橋項目)2日正式通車,大橋項目副總經理李彥兵稱,大橋刷新多項世界紀錄,並將在真正意義上打通大灣區「任督二脈」,令城市群血脈更通暢。物流業界認為,大橋將珠江東西岸陸路運輸打通,除大幅降低物流成本,還與「廣深港澳科創走廊」實現全方位聯網,推動區域間產業互補乃至轉型升級。

以往,連接珠江口東、西兩岸的只有虎門大橋。在去年10月,「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通車,在地理上完成了大灣區從「C形」變成真正「環形」轉變。距離港珠澳大橋上游約75公里的南沙大橋身高260米,身長12.89公里,目前跨徑是鋼箱樑懸索橋中的世界第一。

「南沙大橋建成開通,對於促進區域間人流、物流等經濟發展要素的快速流動和珠三角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完善交通體系意義深遠。」李彥兵稱,隨着大灣區加快建設,南沙大橋與虎門大橋、港珠澳大橋等跨江通道,撐起了灣區互聯互通的「主心骨」,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指日可待。

推動區域間產業轉型升級

「南沙大橋誕生的初衷,是為了分擔虎門大橋通車壓力,因此項目建設過程都稱為『虎門二橋』,雙向八車道日通行可達10萬輛車次,比虎門大橋更寬、通行能力更強。」有專家坦言,如今南沙大橋將承擔更重要使命,在扮演連接珠三角城市群核心圈交通大動脈角色的同時,更要擔負起大灣區要素梯度轉移的重任。

「隨着港珠澳大橋、南沙大橋相繼開通以及在建的深中通道,都為大灣區產業發展帶來很大的利好。」華南物流商會有關負責人認為,這些跨江通道不僅將珠江東、西岸的陸路運輸打通,大幅降低物流成本,同時與「廣深港澳科創走廊」實現全方位聯網,推動區域間的產業互補乃至轉型升級。

在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鄭天祥看來,南沙大橋通車讓南沙「近水樓台先得月」,南沙港擴大輻射東莞、佛山、中山等貨源腹地。據南沙管委會最新數據,僅去年便新設港澳企業超1500家、投資額496億美元,分別同比激增7倍、6倍。

緩解虎門大橋擠塞

鄭天祥分析說,之前珠三角及周邊的貨物經東莞新沙港,通過駁船赴香港、深圳或廣州南沙「出海」,現在有了南沙大橋,貨櫃車從新沙港僅半小時即直達南沙港,不必使用「耗時長、收費貴」的駁船方式或陸路繞道虎門大橋「兜大圈」,也可減少一半的吊裝費。譬如珠三角港口的吊裝費平均需要700元,香港更需2000元。

他也指出,隨着南沙大橋通車,虎門大橋塞車現狀得以緩解,也為大灣區互聯互通打通新動脈。而前往香港的物流成本也相對降低,加上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依然在「航班多、航線密」等方面頗具優勢,有利於進一步做大灣區產業的「大蛋糕」。

责任编辑:wu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