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廣州高標準建設重大交通工程,提升聯通世界、通達全球樞紐能級
來源:南方日報    2022-08-15 11:34

【識港網訊】近日,隨着一根根高30餘米的圓形灰色巨型立柱拔地而起,廣州白雲火車站正式宣告完成一期工程主體部分施工,“雲山珠水、木棉花開”的車站雛形初現。下半年以來,廣州在強化聯通世界、通達全球的國際綜合交通樞紐能級“硬連通”上持續發力。

7月,廣州與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江門、肇慶跨市重點事項協調工作會議暨廣州都市圈城際鐵路項目專項指揮部第二次會議在穗召開,七市主要領導再度聚首商討加強統籌協調,加快廣州都市圈城際軌道交通建設;8月,《廣州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18—2035)》(以下簡稱《規劃》)公示,宣告新增規劃30條、1004公里地鐵線路,構建粵港澳大灣區“樞紐共享、網絡互聯、中心直達”的一體化軌道體系,強化廣州作為灣區核心引擎的輻射帶動作用。

綜合性交通樞紐是廣州的立市之本、強市之基,樞紐的能級對鞏固城市地位、發揮國家中心城市和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核心引擎功能至關重要。隨著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的加快建設,廣州正全力打造成為國內大循環中心節點城市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鏈接城市,在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上擔起廣州責任、展現廣州作為。

“強心”工程

加快高鐵進城,全面提升城市輻射能級

在廣州白雲火車站建設工地上,百餘名參建者駕駛著大型挖掘機進行地下作業,不遠處塔吊鐵臂揮舞,一片繁忙。據預計,2023年白雲站將具備開通條件。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中心,一流中心當有一流樞紐。立項之初,白雲站便肩負著提升廣州中心城區交通輻射能級的歷史使命。一方面,建成後的白雲站將承接廣州站和廣州東站的全部普速客車,為高鐵進入廣州中心城區掃清障礙;另一方面,白雲站將與廣州站、廣州東站構建“三站一體”中心城區組合樞紐,與客流全國第一的廣州南站形成並駕齊驅之勢。

近日,廣州地鐵10號線東湖站至濱江東路站區間右線第615環管片拼裝完成,“鐵龍號”盾構機順利下穿珠江到達南岸;另一邊,廣州第一條地鐵大環線——11號線流花路至彩虹橋區間左線盾構隧道的盾構機破土而出,11號線土建工程已累計完成84%。

目前,廣州正全面推進10條(段)202公里地鐵建設。未來幾年,隨着中心城區地鐵環線的建成以及10號線、12號線、13號線等中心城區加密線開通,廣州地鐵線網將形成“環形+十字+X形”的新佈局,進一步激活城市發展向心力。

無獨有偶,新一輪《規劃》也發出了“強中心”的明確信號:“構建粵港澳大灣區‘樞紐共享、網絡互聯、中心直達’的一體化軌道體系”“加密中心城區大客流走廊的覆蓋,解決現有線路客流瓶頸問題,提升軌道服務品質”。

為緩解中心城區道路交通壓力及地鐵3、5號線等線路客流擁擠的問題,廣州規劃地鐵24號、25號、26號等線路覆蓋大客流走廊。廣州市交通規劃研究院副院長馬小毅表示,沿廣州大道的26號線重點舒緩3號線交通壓力。臨江大道的客流則以25號線來疏解。 《規劃》實施後,廣州軌道交通線網對中心城區站點800米範圍內人口、就業崗位的客流覆蓋率將超過80%。

由外延式擴張向內涵式提升轉變是城市發展的必由之路。眼下,依託一系列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廣州正全力打造與國際大都市相匹配的世界一流城市中心,全面提升城市服務能級和輻射能級。

“串珠成鏈”

兩條科技創新軸帶交匯於南沙

在廣州都市圈城際鐵路項目專項指揮部第二次會議上,佛山經廣州至東莞城際(以下簡稱“佛穗莞城際”)備受關注。該項目串聯佛山、廣州、東莞三市中心城區,與深圳都市圈城際相關線路連通後,將形成聯繫大灣區內地經濟最為發達的4個萬億級城市的“黃金走廊”。目前,項目正深化可研方案,全力爭取今年具備開工條件。

“佛穗莞城際讓我想起了倫敦的橫貫鐵路。”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馬向明認為,這條大灣區版的橫貫鐵路將使分散的組團聚合,極大強化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綜合性門戶城市的吸引力、輻射力。

如果說佛穗莞城際是灣區的橫軸,那麼廣州地鐵18號線、20號線便是灣區縱軸,共同構建起廣州都市圈快線網“十字形”的基礎骨架。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息息相關,交通一體化無疑是關鍵的先手棋。 《規劃》透露的幾條時速160公里的高速地鐵,將成為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和廣州科技創新軸的重要支撐,大幅縮短重大產業平台之間的時空距離。

例如其中的37號線,未來將實現中新廣州知識城與廣州東站12分鐘快速通達,18號線與37號線在廣州東站交匯,自南向北共同串聯起廣州科技創新軸上的南沙科學城、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廣州科學城和中新廣州知識城,以高速地鐵線的“硬連通”,推動人才流動和產業“強協作”。

而廣州地鐵22號線未來也將向東南方向“生長”,有望將南沙科學城、東莞濱海灣新區和深圳市光明區科教城串聯起來,這恰恰與廣深港澳科創走廊走向一致。不難發現,南沙將成為廣深港澳科創走廊和廣州科技創新軸的“雙軸交匯”之地。

通江達海向世界,“雙軸交匯”的南沙,在新一輪交通建設中有了新坐標。 《規劃》還提出,18號線與南中珠城際貫通運營,構建南沙與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之間的快速交通通道,進一步增強南沙與深港、珠澳的快速聯繫,鞏固提升南沙區位優勢,引領南沙發展。

廣州全力建設高速鐵路、城際鐵路、高速公路為基礎的現代交通運輸網絡,將一個個創新節點“串珠成鏈”。以廣州為核心,交通基礎設施的加速建設正撬動起資源要素的高速流動和產業鏈的高效銜接。

引領都市圈

迸發區域協同發展新動力

先後下穿番禺大道跨線橋、廣州地鐵18號線、廣地花園、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等構築物,兩次下穿珠江水系……近期,廣佛環線東環項目大石站—科學中心站區間下行線隧道順利貫通。

廣佛環線城際是廣州都市圈的第一條“超級大閉環”,全長超150多公里,共設24座車站,有助於減少換乘次數,更快地把客流輸送到廣佛城市中心位置。其中,“廣佛南環”預計今年率先開通。

一個以廣州為中心的粵港澳大灣區60分鐘交通圈加快形成。

《規劃》明確,加強廣州與灣區城市地鐵對接,實現廣佛一張網、穗莞多通道、相鄰城市中心直達。形成對外軌道銜接通道28條,其中廣佛銜接通道18條,穗莞銜接通道6條,廣州至深圳、清遠、中山、惠州等地區銜接通道各1條。協同高鐵、城際,實現廣州與灣區各城市中心60分鐘直達,其中至佛山、東莞30分鐘可達。

從城市單打獨鬥到抱團發展,再到都市圈深耕細作,城市的形態和功能在逐步重組和演進,縱觀全國各地,以龍頭城市引領的都市圈建設提速升級,成為推動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源和增長極。

依托廣州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優勢,全國排名前列的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崛起壯大在廣州,生產製造則落在肇慶。專家指出,小鵬智能汽車配套零部件產業園落戶肇慶有地理因素考慮,有利於與小鵬廣州總部、肇慶工廠產生協同效應。

“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廣州、深圳的製造在往周邊轉,同時粵東西北的一些大型企業把研發機構往廣州、深圳配置。”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原黨組副書記、院長王珺近日表示,“新型分工下,廣州需要發揮以支點為核心,以通道為基礎,以環境為支撐的‘三位一體’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其中,要以交通樞紐網絡和節點的聚散能力彰顯廣州作為中心城市的影響力。”

以廣州為中心,一張涵蓋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快速道路的立體交通網絡向廣州都市圈輻射延伸。以互聯互通促進要素流動,攜手兄弟城市迸發強勁區域協同發展新動力,無疑是廣州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建設再上新水平、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作用不斷彰顯的應有之義。

责任编辑:s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