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熊抱青春記》:荒誕表皮下的青春
來源:橙新聞    2022-03-17 21:24
本片華裔導演石之予過往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短篇動畫是《包寶寶》,以擬人的小包子故事呈現華裔家庭沉重的母愛。

【識港網訊】試想一下這樣的場景:你是一名剛邁入青春期的13歲少女,一天你正偷偷在筆記本上畫著和便利店帥哥的浪漫愛情故事,卻被進房送水果的母親抓個正著,母親看到畫作後怒火中燒,一口咬定便利店帥哥對你做了甚麼不好的事情,還立馬抓著你驅車去找畫作的男主人公興師問罪,同時在眾目睽睽下展示出你羞恥的畫作……

當代年輕人對此有個精準的稱呼,叫「社會性死亡」,簡稱「社死」,你當下腳趾摳地面如火燒,滿腦子都想著要如何才能讓旁人忘記這個丟臉到極致的時刻:或許第二天改名換姓換個城市生活更好?在現實生活中,第二天你很可能會裝病不去上學,甚至因為心煩意亂而真的發燒,而在《熊抱青春記》裡的二次元世界中,做了一晚上噩夢的主角,醒來直接變成了一隻紅彤彤的大熊貓……

當然,在故事設定中,主人公變成熊貓這件事是來自祖先傳給接下來數輩人的「技能」,因而顯得更合情合理,但代入到每一位在青春期開始自我意識覺醒、同時糾結如何處理「在家裡做個乖乖聽話的孩子」和「開始變得叛逆,有了自己的愛好,想追星看演唱會和朋友玩」的孩子身上,這樣的「變身」又何嘗不是大家深有共鳴的事情?因此,比起港版譯名《熊抱青春記》,我更喜歡內地版《青春變形記》這個名字,而英文名《Turning Red》更是一語雙關:既是變成了紅色的大熊貓,「red」也有女性初潮的含義。

本片華裔導演石之予過往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短篇動畫是《包寶寶》,以擬人的小包子故事呈現華裔家庭沉重的母愛。在這次的《熊抱青春記》中,這樣的母親再次出現:她絕非什麼壞人,打心眼裡關愛自己的孩子,但卻忽略了孩子真正的想法和需求,表達愛的方式也令人窒息,完全顧及不到孩子在青春期時脆弱的自尊心:躲在樹後窺探孩子上課被同學指指點點,在眾人面前給孩子送衛生巾、衝去朋友的派對甚至演唱會來管教孩子……將自己代入到這樣的處境,實在頭皮發麻,但片中的溫柔之處在於,媽媽的可愛言行讓人很難真正對她產生抗拒,而媽媽與外婆的互動,更讓觀眾看到媽媽變成今時今日模樣的原因:她也是在要求「事事完美」、扼殺個性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啊。

而從我們的主角,變成紅熊貓的李美蓮的角度來看,成長意味著甚麼呢?青春期有多難,經歷過的人都知道,要面對身體、心理上的變化,在保守的華裔家庭更要安分守己壓抑慾望,但本片給出了一個更好的答案:在更明晰自己「想要甚麼」的同時,如何協調好和身邊的人——家人、朋友的關係,不卑不亢坦蕩地表達自我,其實也是成長必修課之一。當最後李美蓮和媽媽站在鏡面兩端,媽媽依然想要說服她的時候,她用自己的篤定和自信終於讓母親寬心,而最後得到自由的不僅是美蓮,兩輩人實現的是相互的救贖。

片中有不少非常可愛的細節:美蓮及朋友們追星時突變的日漫感水盈盈大眼睛,姨婆們拯救媽媽時摔掉封印的「美少女變身」,演唱會變成大型作法現場,偶像、朋友、觀眾、親屬齊唱的熱血,竹林中的中國風、而前作的包子也出現在了這部影片中,美蓮甚至和媽媽一起包起了包子……

不過雖說整體完成度不錯,筆者還是覺得略欠火候,一是和解來得多少有些輕易(現實中這樣的親子問題太難解決了),二是覺得在深度挖掘上,少了如《inside out》一般令人內心震顫的呈現,三是牽涉的元素和想要表達的東西太多太雜,反而削弱了打動人心的力量。但作為一部熱鬧歡騰的動畫仍是佳作,也很適合讓一些認為「束縛子女自由是為子女好」的家長透過這部作品認真反思。

圖:《熊抱青春記》劇照@豆瓣

隨著長大成人,不少人選擇遵循社會規範,把心中的那頭野獸「封印」,而美蓮決定留下那隻野獸,並且與牠和平共處,甚至巧妙地利用牠,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精彩和豐富。你又會作出怎樣的選擇呢?

原文鏈接:https://www.orangenews.hk/film/1141259/

责任编辑: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