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主任研究員熊本雄一郎近日發布的研究結果顯示,繼放射性物質「銫137」之後,因2011年福島核事故而流入海洋的「銫134」,在事故發生後約8年首次抵達了北冰洋邊緣海的內部。
熊本雄一郎等人在事故後分析了北太平洋等處海水,2019年10月從阿拉斯加半島以北、北緯73度附近北冰洋採集的海水中測出「銫134」,每立方米含量為0.07貝克勒爾;2020年10月從北緯75度附近採集的海水中亦測出該物質,含量為每立方米0.04貝克勒爾。
另外,共同社11月報道,福島的放射性元素「銫137」也同樣流到了北冰洋內部,已向北冰洋的中心區域擴散。據推算,源於核事故的「銫137」在兩處海水中的含量,分別為每立方米0.95貝克勒爾和0.87貝克勒爾。迄今的分析已顯示,因核災而釋放到海洋和大氣中的部分銫在抵達美國西海岸後北上,沿阿拉斯加半島抵達白令海。部分銫通過北冰洋邊緣海楚科奇海抵達內部。
日本政府今年4月決定,約兩年後開始將核污水經處理後排放入太平洋,其中殘留的氚元素也很有可能重複相同路徑。而這一決定遭到日本國內漁民等團體,以及包括中韓兩國在內的國際社會反對。
原文鏈接:https://www.tkww.hk/a/202112/16/AP61ba86a7e4b07ec0fc43ca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