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力促進局聯同港大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針對食品、健康及綠色科技企業在本港實踐「再工業化」問題訪問了184間企業,結果顯示逾半企業表明有意將生產線遷往或擴展至香港,但認為香港沒有足夠空間建立自動化生產線,包括卸貨區太細以及樓底太矮等。這確實反映了香港進行再工業化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但只要思路具前瞻性,注重結合創新科技和大灣區市場,香港新工業絕對有條件做得更好,既可幫助香港經濟產業多元化,也可為年輕人提供更多就業選擇。
香港工業曾經輝煌一時,紡織業、製衣業、玩具業、電子業產品曾競爭力強勁,行銷海內外,惟隨着成本上漲和八九十年代工業北移,香港本地則「告別」了工業。近年,越來越多業界和有識之士認識到工業衰微帶來的弊端,而特區政府也開始利用原有工業基礎,推動「再工業化」,力圖為過度側重房地產和金融業的香港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須指出的是,香港「再工業化」絕不能走回頭路,重蹈低增值的老路,而是揚長避短、推陳出新,特別注重科研。事實上,香港具備雄厚的創新及科研實力,擁有6所全球100強大學和幾十位兩院院士,設有16所國家重點實驗室、6所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以及22間中國科學院聯合實驗室。與此同時,特區政府亦有相關願景宏圖,今年施政報告便提出計劃擴建科學園、構思興建第二座先進製造業中心、在河套港深創科園設立「InnoLife Healthtech Hub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以及在毗鄰新田科技城提供土地,用作發展科研及先進製造業。
眾所周知,香港近年面臨支柱競爭力相對削弱、經濟結構過度單一等弊端,市民盼望突破發展瓶頸。在此情況下,借力自身科研優勢,令再工業化沿着高端方向發展,不啻是香港騰飛的一大助力。與昔日香港工業發展軌跡不同,現在再工業化是在內地經濟崛起下展開的,所以香港不應單打獨鬥,而是要與內地特別是大灣區比翼雙飛,結合灣區市場與製造優勢,將香港科研能力發揮得淋漓盡致,那麼才會有更強競爭力。
「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並加強粵港澳產學研協同發展,完善廣深港科技創新走廊。香港應加強與同為大灣區核心引擎的深圳合作,增強兩地協同,大力發展「雙城三圈」,促進人員、貨物、車輛、資金便捷高效流動,同時推進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只要香港積極參與大灣區發展,自然可在這個廣闊的腹地上,將「再工業化」推上一個更高的台階,並把「再工業化」成果與大灣區城市分享。
香港需要解放思想,走一條有特色的、具競爭力的「再工業化」道路。只要我們攜手大灣區,把創新科技有機結合起來,香港經濟工業的天地便會變得寬廣,前景也更加光明,屆時根本不必再擔心是否有足夠空間建立自動化生產線之類的小問題。更重要的是,香港經濟會有更多活力,有助帶動經濟結構轉型,最終惠及廣大市民,特別是為年輕人創造更多上流機遇。
原文刊於香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