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違規保本產品紛紛提前終止
作者:深圳商報記者 邱清月   來源:深圳商報    2021-05-12 17:04
央行資管新規過渡期延至今年底

【識港網訊】

漫畫:王建明

2021年是資管新規過渡期最後一年,近日又有銀行選擇提前終止甚至強制清退部分產品。

近日,民生銀行宣布,將提前終止三款“天溢金”系列理財產品,風險等級為2級,普通款1萬元起購,高端款20萬元起購,產品成立於2014年,成立門檻為1億元。提前終止日期為2021年5月21日,民生銀行解釋:“產品不符合監管政策要求”。

根據普益標準統計,2018年至2020年9月,銀行理財市場共有1432只產品提前終止,其中有1348只新規發布之後終止。業內人士指出,由於資管新規要求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並對非標資產投資進行約束,一些早期發行且原存續期較長的舊產品,無法在過渡期結束時自動到期,屆時將不符合監管要求,因此銀行只能在適當的時間主動停止這類產品的運作。

近年來,幾大國有大行以及不少城商行等均宣布部分理財產品提前終止。一位市民告訴記者,他前不久就收到了銀行的通知,在2018年買的一款5年期的理財產品被提前終止了,當時顯示年化利率可達6%。銀行的單方面“解約”讓他的投資收益沒有如期到賬。相關律師解釋,終止是在法律法規或相關政策發生變化之後,這是合法合規的。

事實上,銀行理財產品的提前終止是因為資管新規。 2018年4月,央行發布《關於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即資管新規。其中明確要求,銀行理財要打破剛性兌付,破除多層嵌套與禁止資金池模式,實現淨值化轉型,保本型等違規理財產品必須退出。

資管新規原定去年底前實行,又新增了一年過渡期,延長到了今年底。從各家銀行的財報數據來看,部分大行存量產品規模仍然較大,轉型頗有困難。

股份制銀行淨值型產品規模佔比要高於國有銀行,上市城商行的淨值型理財產品規模佔也比較高,部分銀行達到六七成,個別達到80%以上。

具體而言,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等在2020年財報中未具體披露淨值型理財產品規模及佔比,交通銀行、郵儲銀行淨值型理財產品規模佔比分別為52.36%、55.31% 。

相較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淨值型產品規模佔比較高。其中,興業銀行2020年末淨值型理財產品餘額11327.69億元,同比增長51.37%。招商銀行淨值型產品規模佔比從2019年末的32.04%提升至去年末的67.78%,上升幅度最大。

上市城商行的淨值型理財產品規模佔比較高,部分銀行達到六七成,個別達到八成以上;截至2020年末,寧銀理財淨值型產品規模為1984億元,佔比68.8%。上海銀行保本理財規模已清零,淨值型產品規模佔比為74.79%。

由於監管要求銀行年末要完成全部理財產品轉型任務,預計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進展將進一步加快。對於大行來說,需要加快存量壓降,加大非標風險處置力度,如加快新老理財承接、置換,停止老產品發行,部分老產品提前兌付或終止。

原文鏈接:http://szsb.sznews.com/PC/layout/202105/12/node_A05.html#content_1029869

责任编辑: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