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
廣州地處珠江口,自古以來便是重要通商口岸城市。與其相伴相生的廣州港,起源於秦漢、發展於唐宋、興盛於明清、蓬勃於當代,是我國一個歷經兩千多年而長盛繁榮的大港。
從城區出發,沿著南沙港快速路南下,一個多小時車程,記者便到了位於龍穴島的廣州港南沙港區。在南沙集裝箱三期碼頭入口處,貨櫃車排起了長龍,足見港區繁忙程度。
全自動化令碼頭作業更智慧
走進南沙港區三期碼頭中控室,只見操作部工作人員王梓豪熟練地校準貝位信息,碼頭堆場內便能實現自動抓放集裝箱作業。王梓豪說,遠程控制提升了效率,在操控台他可以同時操控2台設備作業。
不過,未來的碼頭作業將更“智慧化”。當前,廣州港正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廣州港南沙四期工程,打造全球首個“單小車自動化岸橋、北斗導航無人駕駛智能集卡、堆場水平碼頭佈置、港區自動化”模式。項目預計今年下半年進行實船調試,全面投產後,將為廣州港新增500萬TEU的集裝箱吞吐能力。
南沙四期全自動化碼頭是廣州港對標國內外先進港口推進的重點基礎設施項目之一。
為進一步優化功能佈局,完善物流鏈供應鏈體系,廣州港同時加快推進南沙港鐵路、廣州南沙國際物流中心南區/北區等項目。其中,廣州南沙國際物流中心南區——南沙國際冷鏈項目是全國規模最大的臨港綜合性冷鏈物流基地,規劃建設6座多層冷庫,總庫容46萬噸。
南沙港鐵路是珠三角西部貨運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首條進入廣州南沙自貿區和南沙港區的貨運鐵路,預計今年11月正式通車。屆時,南沙海鐵聯運“最後一公里”將全部打通,內陸腹地企業通過南沙港區進出口的物流時效將進一步優化。
華南地區開通非洲航線最多
“去年我們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6.36億噸,居全球第四位,集裝箱吞吐量2317萬標箱,居全球第五位。”廣州港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業務部副部長范健文告訴記者。
廣州港是國家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樞紐港,廣東省能源物資、重要原材料和外貿物資的主要中轉港,同時也是我國最大的內貿集裝箱樞紐港,是華南和西南地區廣泛連接國際市場、全面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支撐。
截至2021年3月底,廣州港共開通246條水路運輸航線,包括130條外貿班輪航線、45條內貿班輪航線和71條“穿梭巴士”支線,國際班輪航線輻射東南亞、非洲、歐美等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口。
範健文說,目前廣州港已發展成為華南地區非洲航線最密集的樞紐港,開通的23條非洲航線基本覆蓋東非、西非和南非等區域,“一帶一路”方向航線已達到110條。同時,通過在美國、歐洲、新加坡、越南、柬埔寨設立海外辦事處,和輻射兩廣和中西部地區的30個內陸無水港,形成“辦事處+海鐵聯運班列+穿巴支線”的全程物流服務網絡,架起互融發展的橋樑。
南沙港區成為明星港區
廣州港擁有內港、黃埔、新沙、南沙四大作業區和一批深水錨地。其中,南沙港區為龍頭港區,去年該港區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716.5萬標箱,位於全球單一港區前列,佔整個廣州港集裝箱裝卸總量的73%,是名副其實的明星港區。
為何南沙港區能佔有如此高的份額?在範健文看來,首先,南沙港區享受國家級新區、保稅港區、自貿試驗區等“多區”疊加優勢;其次,臨近珠三角主要貨源生成地,珠三角西岸企業通過南沙港區進出口的綜合物流成本最低;再者,南沙港區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理幾何中心,位處珠江水系內河網絡與深水海港相連結的重點節點,同時港區與高速公路和內河等立體交通網絡無縫連接,具有獨特的江海聯運、海鐵聯運優勢。
“沿海港口中廣州港是最具特色的,南沙港區內貿航線與外貿航線都在同一個港區裡面。”範健文說,珠三角內河碼頭可無縫對接南沙港區實現進出口貨物,像美的、志高等多家企業,可以將白色家電、電子產品等通過“灣區一港通”,從粵港澳大灣區多個地市的內河碼頭匯集至南沙港進出口。
正因各種優勢疊加,南沙港區得以快速發展。近五年來,南沙港區的集裝箱吞吐量以平均每年超100萬標準箱的速度增長,其中外貿集裝箱量平均實現雙位數增長。今年一季度,南沙港區淨增10條外貿班輪航線,截至3月底,外貿航線總數達130條,成為聯通非洲、地中海和亞洲地區的重要樞紐港。
來了就辦 一次搞掂
廣州政務服務走上“高速路”
一個月前,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發布了“營商環境改革4.0”,提出打造系統化、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高效便利化的“黃埔Smile”營商品牌。
作為全省首個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自2018年啟動“營商環境改革1.0”以來,改革持續迭代升級,“來了就辦、一次搞掂”“承諾制信任審批”“訂製式審批服務”等舉措頻頻亮相,企業群眾辦事也駛上快速便捷的“高速路”。
智能一體機:家門口享受政務服務
4月14日下午,記者來到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政務服務中心,一樓大廳便是自助服務區,設有政務智能一體機以及5G政務智慧小屋。
工作人員介紹,通過政務智能一體機,居民可以實現1764個事項在線查詢、1059個事項自助申報,覆蓋商事登記、社保、公積金、不動產登記等領域。去年12月,黃埔區推出首批100項智能秒批事項清單,一體機也已同步上線。
以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為例,工作人員在記者面前進行操作演示:點擊屏幕進入辦理事項,登錄法人賬號,填寫承諾書,等候政務數據庫匹配信息,提交必報材料,在線打印證照。整個流程下來,不出十分鐘時間。
“政務智能一體機曾經獲得廣東省電子政務優秀案例獎。”工作人員說,政務智能一體機目前已部署在全區各街鎮、社區、園區、便民服務點等39個場所,通過智能申報、自動審核、網上發證,企業和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政務服務。
“金鑰匙”:構築企業全生命週期服務體系
政務服務中心三樓是圍繞企業全生命週期打造的企業特色服務專區,設有企業開辦服務區、企業經營管理服務區、政策兌現服務區等功能區。
黃埔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鄭為中介紹,黃埔區在全省首創“創新創業’金鑰匙’”,通過“一匙、一碼、一庫”,構築企業全生命週期服務體系,為創新企業提供從開辦、籌建到經營管理乃至人才服務、政策兌現等全鏈條服務。
據了解,每家納入“金鑰匙”服務庫的企業都會安排專員對接,一對一提供“保姆式”服務,負責跟踪落實企業各階段需辦理的業務,提供相關諮詢輔導,配合企業製定不同發展環節事項審批計劃,並協助辦理相關申辦手續。截至目前,已有5批40家優質企業納入“‘金鑰匙’創新創業服務庫”。
免申即享:“數據跑路”替代“企業跑腿”
“我們建立了全國首個限時辦結政策兌現服務信息系統,也設立了全省首個政策兌現服務窗口。” 鄭為中介紹,為降低企業時間成本,黃埔區將分散在發改、科技等十多個業務部門的79項政策、504個兌現事項整合起來,由一個部門統籌跟踪,“企業在申報時可以一窗辦理、內部流轉,全流程辦理時限最長不超過34個工作日。”
截至今年2月,政策兌現服務窗口累計完成了近4萬筆政策資金撥付,幫助企業降低成本超370億元,有6000多家企業受益。
今年3月,黃埔區進一步啟動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服務,發布首批33個事項清單,包括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獎勵、上市獎勵、瞪羚專項扶持、質量強區專項扶持等政策兌現事項。
鄭為中說,以往企業申請政策扶持,既要線上申請又要線下遞交材料,耗費大量時間精力,“免申即享”服務讓“數據跑路”替代了“企業跑腿”。今後,企業無須再準備申報材料、緊盯受理時間,政策兌現實現零等待、零跑腿,真正讓惠企政策應享盡享、即享即兌。
完善配套 引智納才
大灣區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向社會廣發“英雄帖”
美麗的“靈感之湖”粼粼波光,三棟大樓環湖而建,風景獨好。這里便是3月29日剛開園的粵港澳大灣區(廣東)創新創業孵化基地。
“當時看到這麼優美的環境,我們一下就被吸引住了。”鑫瀚高科技創始人兼CEO柳妍熙來自香港,如今因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機遇而來。
粵港澳大灣區(廣東)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由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和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政府合作共建。走進基地,三棟大樓按功能區劃分,分別是創業帶動就業示範區、人才與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高端產業孵化加速示範區。基地配套有路演大廳、會議中心、書吧,一站式綜合服務大廳更是為創業者們提供24小時“不打烊”的服務。
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孵化基地還設置了“產品試驗試制區”,分有柔性產線區、激光技術區、增材製造區和虛實結合仿真區等功能分區,並配置產品設計、仿真、柔性產線、增材製造、3D打印、激光技術、精密測量等相關軟硬件設備。所有設備均免費面向入駐企業,按需使用。
栽好梧桐樹,築巢引鳳來。
去年12月底,孵化基地正式向社會廣發“英雄帖”,開放入駐項目申報,吸引了鑫瀚高科技在內的多個港澳創業團隊。
孵化基地運營負責人廉潔表示,孵化基地已逐步形成創新創業人才集聚的“大氣候”,在首批招募的51個項目中,涵蓋人工智能、節能環保、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藥與健康、新能源等領域。目前孵化基地已入駐項目37個,第二批項目招募也已全面展開。
柳妍熙的團隊主要從事OEL技術及發光材料研製,產品耐高溫低溫,可用於安全消防、品牌廣告等場景。她說,孵化基地配套完善,幫助解決了許多初創企業會面臨的困難,比如工商註冊、租金成本等等,讓企業可以快速成長。
據了解,孵化基地推出了系列優惠舉措,為入駐項目提供低成本的營商環境。比如,初創企業最長免租達3年,非初創企業只收取低償租金,還能享受全鏈條全週期孵化服務。
柳妍熙說,OEL技術在國外已有廣泛使用,也希望公司產品應用到國內更多場景中,讓大家感受新材料的魅力,“從孵化基地出發,擁抱粵港澳大灣區,走向全中國。”
原文鏈接:http://sztqb.sznews.com/PC/layout/202104/20/node_A04.html#content_101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