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
每年5月,是攀登珠峰的最佳時間。 4月12日,蒲愛民帶著近100斤登山行李和衝上珠峰的堅定夢想從深圳北站出發,在重慶通過了核酸檢測。 4月14日晚,他與團隊前往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從珠峰南坡“沖頂”的第一站。
蒲愛民是深圳跑圈“大咖”,江湖人稱“蒲大神”。 2019年他參加了世界馬拉松挑戰賽,7天之內在7大洲完成了7場馬拉松(簡稱“777”)。持續多年一直堅持跑馬拉松、跑山的蒲愛民原計劃去年攀登珠峰,無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推遲到了今年。他說,這次有三個目標:安全、登頂、分享。
“登珠峰”心思動了6年
蒲愛民今年44歲,老家在湖南雪峰山附近,從小就在山間奔跑嬉鬧,對山有獨特的感情。 “小時候學地理,看到中國登山隊攀登珠峰,覺得那是非常光榮的事情,也很嚮往。”就這樣“登珠峰”這三個字,從小就烙在了蒲愛民心中。
蒲愛民1999年來到深圳工作,他在2006年和2008年曾兩次攀登5396米的哈巴雪山。不過那時候的蒲愛民更多時間忙於事業,系統鍛煉比較少,偶爾才會去戶外徒步。直到2015年,蒲愛民入讀北大匯豐商學院,“登珠峰”的想法逐漸燃燒起來。
北京大學有攀登珠峰的傳統,而深圳是一座勇於創新,敢為人先的城市,以深圳校友為例,華大運動首席執行官曹峻、松禾資本創始合夥人厲偉等都曾登頂珠峰。蒲愛民表示,小時候的夢想加上北大和深圳氛圍的影響,讓他決定挑戰自我攀登珠峰。
從2015年開始,蒲愛民先後參加了112公里第十屆玄奘之路商學院戈壁挑戰賽、世界六大滿貫馬拉松、“777”世界馬拉松挑戰賽,330公里巨人之旅越野賽、登頂7546米慕士塔格峰等100餘場各類賽事,通過這些比賽和日常鍛煉,從心理和體能上做好了充足準備。
接種疫苗,重啟登峰計劃
對於延期的攀登計劃,蒲愛民一直很忐忑,此前也不確定2021年是否能實行。他選擇的攀登地點是珠峰南坡,與珠峰北坡相比,要求相對低一些,費用可以節省約20%,準備時間也沒那麼長。不過南坡位於尼泊爾,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出境並不那麼讓人放心。
去年12月,中國第一批疫苗公佈。蒲愛民留意著疫苗接種的動態,很快就預約上了。今年3月4日,他首次接種,14天后接種了第二支。他笑道:“如果沒有打疫苗,我肯定不敢出國,也無法去觸摸攀登珠峰的夢想。”
其實在疫苗接種的消息確認後,蒲愛民就開始為攀登珠峰做最後準備。春節20多天時間裡,他堅持訓練,累計爬升4萬多米。後來他還有意識地負重登山:“一個包大概重20斤至30斤,畢竟攀登珠峰的時候,要負重15斤,針對性訓練,更有利於應對珠峰艱難困苦。”
攜手深晚直播分享攀登經過
連體羽絨服、衝鋒衣、登山頭盔、高山靴、能量補給……所有行李裝滿了兩個大駝包、一個背包。距離攀登珠峰的日子越來越近,蒲愛民的內心卻十分放鬆。 “之前做了很長時間、很充足的準備,雖然知道攀登過程會充滿艱辛與曲折,但心情是非常放鬆的,感覺是去進行一場快樂的旅行。”
蒲愛民這次珠峰能順利成行,有賴於家人、同學、朋友、企業的大力支持。他有一個美好願望:向朋友們分享攀登珠峰的經歷。 “有足夠的精力、時間、資金攀登珠峰的人並不多,也不是那麼多人有機會了解登珠峰的心路歷程。”在出發前,蒲愛民聯繫了深圳晚報,希望在他攀登過程中進行三場直播,分享攀登過程中的感受。根據計劃,他將在“徒步前往大本營”“駐紮大本營訓練”“完成攀登返回大本營”三個階段分別進行一場直播。
對於本次攀登的目標,蒲愛民說:“首先是安全歸來,這是最重要的,其次希望能順利登頂,最後希望可以分享這個過程,包括當中遇到的困難和快樂。”
科普一下
珠峰南坡和北坡主要區別:
地理位置:
南坡位於尼泊爾;北坡位於中國境內。
准入門檻:
南坡對攀登者需要7000米級山峰的登頂/登高證明;北坡的要求則是需要擁有8000米以上的登頂/登高證明。
攀登難度:
南坡的難點在於昆布冰川,危險在於存在大量的懸冰川,冰川不穩定;北坡難點有5個: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海拔6700米到7028米的北坳大冰壁、海拔7500米的“大風口”、 8300米以上的黃帶橫切地段、海拔8680米至8700米之間的第2台階。
原文鏈接:http://wb.sznews.com/PC/layout/202104/15/node_A15.html#content_1017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