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咖啡歡樂多,周四變周末”,時隔7年,《百變大咖秀》不但成功回歸,而且兌現了諾言,把自己搬進了周五黃金檔。作為一檔主打“模倣”的綜藝節目,“像不像”是觀眾評判表演的最直觀感受。做到“像”,除了需要演員對肢體動作的把握,對表情的處理、服裝的還原也是重中之重。可以説,服化造型承擔了“像不像”的第一責任。播出過半,新季《百變大咖秀》多次拿下了臺網播出的冠軍,能取得這個成績,“百變”背後的服裝設計師們功不可沒。
團隊 5人籌備所有服裝 工期最短僅3天
《百變大咖秀》一期節目參與藝人平均有20人左右。但是在很多期節目中參演藝人超過了20人,需要使用40到50套服裝(有人可能分飾兩到三個角色)。這些服裝全部都要根據節目組要求量身定做。所有服裝從設計到定稿、面料選擇再到加工成衣,整個工期只有3到5天,而這所有的前期籌備工作都是由5個人來完成的。
湖南衛視服裝科的副經理花花介紹,一件衣服的重現是從分析材料開始的。“大家聚在一起,對照片或視頻中要模倣的原型進行仔細的研究、拆解,盡最大的努力把服裝從成品還原到原稿的狀態。遇到一些年代久遠、畫面模糊、畫質粗糙的視頻,更是需要反復觀看,甚至要全憑想象去找面料的狀態,然後到市場去找不同的面料進行對比試驗,再確定最相似的一款。”
難點 定做動漫人物服裝需加入“細節想象”
更讓人抓狂的則是為動漫人物定做服裝,比如火影忍者。“只有一張平面圖,你根本不知道它是什麼面料。”服裝師戴電介紹,漫畫平面造型相比真人會簡單得多,他們的服裝只有顏色、形狀等寬泛的特點,如果僅僅根據這種簡單的概念制作出來的服裝會十分單薄,沒有質感。這就需要在模倣還原的基礎上加入對細節的想象。
“面料薄一點還是厚一點,封邊是兩道線還是一道線,要不要包邊?這些細節都會影響到整體的立體度。還有鳴人背後的腰包,要做多厚多寬,口袋要做幾個……”服裝師們幾乎研究了鳴人所有的視頻和圖片角度, 連不同階段鳴人著裝顏色的差別都考慮到了,“那幾天壓力特別大,每天都睡不著。因為還原的過程承載了粉絲的期待,特別害怕他們覺得‘不像’。”戴電説。
看點 為呈現效果,服裝暗藏機關
為了呈現效果,服裝裏還要暗藏機關。王琳模倣的鳳九是九尾狐仙,造型上,九條尾巴都需要挂在嘉賓的腰上。為了使它不下墜,服裝師們採用了非常輕巧的材料。尾巴先使用不易變形的極細鐵絲做“框架”,再一層一層纏上褶皺的輕紗,呈現出羽毛般的質地。
“百變”的嘉賓有時會一人分飾三個角色,為了實現快速變裝,服裝師們想盡辦法。“先把幾件衣服用魔術貼粘在一起,然後讓嘉賓把衣服同時穿在身上,變裝時直接撕掉頭一件。”花花介紹,“每件服裝都是機關重重。”
第一期節目中,王智、李斯丹妮、孟佳、沈夢辰模倣F4。4個女生太瘦了,為了快速“增肌”,服裝師們買來了肌肉服。可是肌肉服穿上,女生們不像F4,倒很像健身教練,怎麼辦?服裝師把肌肉服直接“肢解”,然後按需一片一片縫到了戲服之中。這才有了舞臺上壯碩的美作,中年發福的西門。
變化 庫存服裝三分之一可再使用
2012年暑假,《百變大咖秀》第一季在湖南衛視上線,到今天,已經過去了9年。一直陪伴“百變”成長的服裝師們也通過節目感受到了國內服裝市場的變化。“我開始接觸服裝的時候,當時做演出服的,大部分質量都很低劣,幾家大工廠根本不接我們的活。但是現在工作室越來越多,所以制作方面,我們也不像原來那麼困難了。”
材料的選擇也越來越多樣,花花回憶,“以前要買衣服上的鑲鑽,只有一個選擇就是施華洛世奇,只有他家的鑽能達到要求的亮度,但現在市面上有了不同的牌子,亮度都不錯,而且便宜太多了。”古裝漢服的流行也推進了服裝産業的發展,“現在有專門為漢服開發的古裝面料,服裝上的刺繡也有成品出售。”
這種變化也被服裝師們帶進了“百變”劇組。為了節約成本、促進服裝的“再利用”,服裝科使用數據管理係統,把每件服裝進行編碼入庫,通過App實現線上管理,定期消毒與修補,也向集團公司(臺)內部開放“友情借用”服務,導演們可以通過App直接瀏覽服裝的庫存情況。
“現在庫中大概有6萬多套服裝,三分之一在不停地重復使用。頻率高的每年會被借出去十幾次,比如阿寶的服裝、還珠格格的宮裝、白素貞的服裝、李玲玉的玉兔服……‘大咖秀’和‘大本營’重復使用的頻率特別高。”花花介紹,勤儉持家的《百變大咖秀》錄制至今,光是服裝相關預算就已經節約了60余萬元。
原文連接:http://big5.news.cn/gate/big5/www.xinhuanet.com/culturepro/2021-03/29/c_11272662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