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當代著名文學大師王鼎鈞如今已96歲高齡,他被譽為“一代中國人的眼睛”。今年是他的本命年,這位睿智的老人説,自己有很多人生體驗與感慨願意在牛年之初和大家分享。3月4日晚,在“月是故鄉明——王鼎鈞《春秋花果:王鼎鈞自選集》新書線上分享會”上,王鼎鈞鄉音不改,分享了他寫作的緣起,他對文學、對中國文字深厚的愛。
96歲結集《春秋花果》
《春秋花果:王鼎鈞自選集》是從王鼎鈞既有作品中精選集結而成,由王鼎鈞親手揀選。出版方介紹,王鼎鈞的文學作品往往圍繞歷史背景下的個人、人性、現代性等方面展開,本書精選王鼎鈞散文、雜文、小品等二十八篇,分為三輯,第一輯直指“本心”,第二輯直指“地心”,第三輯直指“文心”。
王鼎鈞的創作生涯長達半個多世紀,著作近四十種。從20世紀60年代早期的作品到1975年的《開放的人生》,再到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作文七巧》,其“人生四書”“作文四書”等作品在臺灣省銷行極廣,至今不衰。自上世紀70年代末起,王鼎鈞開始了《碎琉璃》等獨樹一幟的文學創作;1988年《左心房漩渦》出版之後,更被譽為“當之無愧的散文大師”。從1992年至2009年,王鼎鈞歷時17年陸續發表“回憶錄四部曲”,融人生經歷、審美觀照與深刻哲思于一體。
分享會上,王鼎鈞説自己沒有機會接受係統的教育,碰見什麼學什麼,隨遇而學,見識慢慢增加,“我常説我是個江湖跑碼頭賣藝的,請各位多多關照。”論及好散文的標準時,他顯然很謹慎,只借用一位朋友的話回答道:“好散文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趣,言之有味。”
公開寫作的“秘密”
王鼎鈞談到了自己創作“談寫作之書”的緣起,娓娓道來如一篇質地淳樸、內容豐厚的散文。
當年,王鼎鈞是個文藝小青年,喜歡寫作,但不知道怎樣寫。那時,書店裏沒有一本書講寫作的方法,學校裏沒有一門課講寫作的方法,社會上也沒有文藝夏令營或寫作補習班。“我拜訪有成就的前輩,請他們指點,他們都説文學靠天才,沒有方法。”有一位老作家還反問王鼎鈞:“誰告訴你寫作有方法,難道寫作是木匠做桌子嗎?”王鼎鈞不死心,他想天下任何事都有方法,他繼續找,終于找到了。
他在寫作中累積了不少心得,就把它們陸陸續續寫出來發表。為了將寫作方法説得更周全、更透徹,王鼎鈞用盡一切角度,“天下萬事萬物——風花雪月、雞毛蒜皮、琴棋書畫、吃喝玩樂都可以做引子拿來談文學。”到了晚年,王鼎鈞對自己已出版的著作進行了一次大檢查、大整理,他把自己的心得經驗重新寫過,成為現在讀者看到的版本,“寫作是有方法的,我要把它説清楚,這是我的願望。”
作家心靈裏要有境界
王鼎鈞説:“文學好比一座金礦,天才是礦料,努力是開採。”他以明末文學家張岱為例,張岱家境富裕,有文學天才,但早期沒有什麼好作品,因為他用不著努力。明朝滅亡後,張岱一窮二白,自己修屋種菜,他的天分才充分發揮出來,寫就一篇篇傳世晚明小品。王鼎鈞還舉出號兵雪地裏練“寒音”、世界級芭蕾舞團不懈練習等多個例子,叮囑大家努力是不可或缺的。
“今天如果有人説要成為作家,我不會問他有沒有天才,只會問他是不是深深愛上了中國的文字。”在王鼎鈞看來,寫作可能為名,可能為利,也可能就為了出口氣,但這些都不能長久,維持幾十年也不會感到快樂,只有出于對中國文字的愛才能長久。“中國文字是那麼可愛,字形可愛、字音可愛、字義可愛,字靠著字、字連著字、字疊著字,每一個字是一個精靈,排列組合的變化無窮無盡,讓你上癮,讓你‘貪得無厭’,想要為此花費一生。如此這般,才能做成一個貫徹始終的作家。”
他認為,境界是一種精神修養,文學寫作是“沉于中,興于外”,作家的心靈裏要先有境界,他的作品裏才有境界,這也是大作家必經的修行,“大翻譯家傅雷寫給兒子的家書中,勉勵他第一要做人,第二是做藝術家,第三是做音樂家,最後才是鋼琴家。”
原文鏈接:http://big5.news.cn/gate/big5/www.xinhuanet.com/culturepro/2021-03/10/c_1397937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