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三聯書店的新書《許鞍華·電影四十》收錄了香港知名影人對許鞍華的評價和合作中的點滴故事。本書的主編卓男、吳月華曾在2018年5月30日專程訪問了演員劉德華,暢談他與許鞍華合作電影的故事,並將此次訪談收錄在《許鞍華·電影四十》書中,本文對該部分內容進行了節錄。
劉德華:《桃姐》是我等了阿Ann十年。記得二〇〇〇年,跟麥生(麥紹棠)合作,天幕再起,我簽了阿Ann,因為一直見到沒有太多人願意不顧後果去幫她。我跟她說,任何時候有需要,可以找我。後來阿晶(王晶)幫她拍了《天水圍的日與夜》(2008)等幾部片。終於在二〇一〇年,聽到佩華姐(陳佩華,映藝娛樂有限公司營運總裁)說,阿Ann找我們了。我不懂得怎麼說我跟阿Ann的關係,我沒有要她一定找我拍,即使只要我客串或協助,我也會做。那時我看劇本,沒想過她會找我演Roger一角,她聯絡我的時候,只說要找Deanie姐(葉德嫻),而我是想投資。後來因為預算等各樣原因,我跟她說:「你用我吧。」她回我說:「好啊。」那麼便成事。我想她也希望是我,不過預算的問題,沒有辦法而已。
問:我們曾經問李恩霖,他說當初寫劇本是打算拍成香港電台的電視單元劇,因為他覺得故事的戲味不濃。他給阿Ann看後,她認為可以拍成劇情片。你作為投資者和出品人,《桃姐》的劇本有甚麼特別之處,而你又願意投資拍成劇情片?
劉德華:首先我的出發點不在你說的那些方面,全因為我信任阿Ann,我信任她想做的東西,也跟《極道追踪》一樣,是不是真要看到「成功」兩個字才堅持呢?我對電影的那份執念不是這樣。理念較理性,我這個執念卻是固執的。
問:港味如此濃的電影,怎樣吸引博納影業集團于冬先生投資?
劉德華:其實我們差不多拍完才找于冬。電影拍了三十天,拍到二十幾天才去找他,因為我不想有人影響了電影裏面的絲絲點點。到內地拍三毛(洪金寶)和徐克的那些片段,都是後來才補拍的,因為是合拍片嘛。跟于先生合作是商業考量,否則我要自己到內地做發行。像我做《風暴》(2013),要把電影賣給中影,才得到如此的宣傳。現在電影的票房啊甚麼的,我們沒能分到,但我們保留版權。我與于冬到現在仍有大量合作,原因之一可能是他相信我。《打擂台》(2010)是他的,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桃姐》也是最佳電影。于冬比較好說話,華誼看數據。于冬則好一點,偏香港一點。
問:剛才你說演Roger這角色是因為預算。但你看劇本的時候是否能即時代入角色?
劉德華:其實我曾懷疑過這個角色,也跟阿Ann談過,阿Ann說我們不用探討得那麼深。我和阿Ann研究時,曾問她為何Roger(指李恩霖)要拍這個故事?像這套戲裏的Roger,做到這種程度,你覺得他還需要拍嗎?我覺得他和桃姐之間要有點遺憾,即是Roger對桃姐真的那麼好嗎?會不會因為他對桃姐做過一些不好的事而愧疚,譬如桃姐未病之前,真的天天罵這個傭人。可以有這個可能嗎?因為我覺得有愧疚才會做這件事。我認為寫劇本當然要寫這些,阿Ann卻覺得應該不是。後來我明白了。我完成了這部戲,原來不是在講一個真實的故事,而是我做了一件事,去彌補一個人的遺憾。電影的重點不在戲。
問:即是說李恩霖經歷這個戲的拍攝後,有種心態上的圓滿。
劉德華:對。他覺得自己的劇本不好看,可能因為他寫得不夠真。即是在他的世界裏,他知道真相是甚麼,才覺得當時的劇本不好看。
問:那麼你有沒有跟李恩霖研究過這點?
劉德華:我問了阿Ann之後,她勸我別再搞吧。(眾笑)
問:聽說原本戲裏Roger跟桃姐有些衝突的。
劉德華:有一場戲是我加的,是蛀牙那場,不過後來剪掉了。是我發脾氣罵桃姐,她不肯去看牙醫,我就直斥和呼喝桃姐。不過後來阿Ann剪了,她說電影上不能夠這樣。
問:即是阿Ann保護了這件事。
劉德華:是啊,我是執念吧。也很開心的,我還寫了本書《我的三十個工作天》。
問:從書中能感受你對《桃姐》的情感投入頗深,無論對香港的情懷或跟一批香港電影工作者的重聚,你的情感很濃烈呢。
劉德華:好像今年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上,重遇一班新浪潮的導演。你會覺得,現在還可以在哪裏找到這麼堅持拍電影的人呢?電影好比他們自己的……別說生命,比自己的生活都要大。你看台上的他們,像徐克,其實都可以不拍了。現在一些導演,新一代的,我希望可以見到他們做到這樣。我以前見到的那些電影人,真的是為電影死為電影亡。
問:在你的書裏及戲內都有提及「simple life」,簡單就是美。我覺得這說法很深刻。你覺得阿Ann的這一點在香港電影圈內是否挺與別不同的呢?她處理作品時並不戲劇化,也不高潮起伏。
劉德華:那得看你怎樣看戲劇化,她其實不是不戲劇化,視乎你認為戲劇化是細水還是浪濤,她也有戲劇化的,不過她的戲劇化表現在意念上,而不是表演或者劇情。像她處理《桃姐》的結尾,所有人,即使Roger(李)也問用不用改,為甚麼不要戲裏的Roger留下來陪桃姐走最後一程?才不過幾天吧?事實上又是否可以呢?有很多人都不可以的。即如Roger(李),突然間嘉禾要他即時回內地辦事,要是他說:「晚兩天才做可不可以?我傭人不行了。」誰會理他?是否還要戲劇化呢?當然可能有一些人覺得Roger要留下來陪桃姐走最後一程,然後把觀眾感動得哭了才叫戲劇化。那麼只是大家對戲劇化的期望不一樣。Roger的那種無奈,跟他看着桃姐離開,或見不到桃姐最後一面是一樣的無奈,只是處境不同。(本文節選自《許鞍華·電影四十》)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02/18/0101101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