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中國”的來歷
作者:李冬君   來源:深圳特區報    2021-03-09 11:04
武王克商以後,曾告於上天:“余其宅茲中或,自之乂民。”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我已經據有中國,統治這些百姓了。”

【識港網訊】儒者的思想,經常是以“歷史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來開頭的,以歷史為據,而非以公理為前提,是儒者的思維方式,孔子以仁確立了中國精神。

尋常稱謂,往往有深意,我們太熟悉了,反而忽視。

例如“中國”,誰人不知?可猛然一問,就發現自己無知。

還是請教專家吧。於省吾老先生,早就寫了《釋中國》一文,他告訴我們,“中國”一詞,至遲西周初年就已出現,他提到了一件物證。

1963年,陝西寶雞賈村出土一口“何尊”,“尊”為酒器,用青銅製成,鑄有銘文12行122字,有三字殘毀。銘文記載了成王五年在成周(今河南洛陽)建都一事,是成王對宗族小子何的訓誥。其中提到,武王克商以後,曾告於上天:“余其宅茲中或,自之乂民。”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我已經據有中國,統治這些百姓了。”“或”是地域,用城牆圍起來——“口”,就成為“國”了。所以,我國最早的一部字典漢代的《說文解字》就說,“國”字,“從口,從或”,意思和“邦”字一樣。

從金文中找到“中國”的來歷,同時,於老先生還指出,《尚書》“梓材”篇,也提到了先王和“中國民”,說皇天將“中國民”和疆土都託付給周武王了。按照王國維的“兩重證法”,基本上就可以確認,“何尊”和《尚書》都提到周武王時,已經有了“中國”名稱。

胡厚宣《論五方觀念及“中國”稱謂之起源》一文,則以甲骨文為據,考釋出商自稱“中商國”,因而斷言,此為“中國稱謂的起源。”

然而,商雖有中心意識,但中國觀念尚未形成。因為中國的原型與都城有關,而商朝老是遷都,所以,商的中心意識很難上升為中國觀念。

中國觀念的形成,與封建制並行。西周初年,行分封,授民授疆土,要有一個中央國的存在為前提,而王權所在地,通常就是這樣一個中央國。 《詩》雲:“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毛傳》曰:“中國,京師也。”

中國綏服四方,靠什麼呢?靠分封制,又叫封建制,封邦建國的意思。週以封建制,使天下中國化,將中國逐步做大。周公之時,中國之地最狹,被蠻戎夷狄包圍。那時,吳、越、閩、楚為蠻,秦為戎,齊、魯雖為封建之地,但周邊都是夷,用夷禮。到了東周時期,吳、越、楚、秦、燕等蠻戎之國,都中國化了,加上西周封建的魯、齊、晉、宋、蔡、陳、衛諸國,一個封建制的中國化的天下觀版圖就初具規模了。

周禮,是一種制度性文化,是以宗法為內核、分封為外殼的封建制政治文化,當封建制用“五服”之禮來表達時,“綏服”是關鍵。甸服、侯服都是中國化了的,而綏服是華夷之辨的前線,所以說,綏者,使之綏安邊境而守衛中國也。綏服五百里,分為兩部分,其內三百里,因為接近侯服,而行文教,使之中國化;其外二百里,則近於要服、荒服,故行武衛,奮武以衛天子也。

有了中國意識和中國化製度,然後就是做中國人的問題,這個使命就落到先知先覺的孔子身上。孔子說“吾從周”,他周遊列國,就走了一條“吾從周”的路線。首先,他去投奔的國家,都是早已中國化了的宗周懿親之國,如魯、衛、齊、晉、宋、蔡、陳諸國,而非秦、楚、吳、越等蠻戎之邦;其次,在周初封建的各國中,他待的時間最長的是用周禮的魯、衛兩國,而非用戎法而強的齊和晉。

不過,他對於齊和晉的霸業,還是給予了一定程度的尊敬,他曾說過“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管仲是他的前輩,幫助齊桓公尊王攘夷,成就霸業,一度成為他的榜樣。所以,他說,如果沒有管仲,我大概就要光著一隻膀子穿衣,披頭散發做人了。這樣做人,當然不是做中國人,而是做夷狄之人了。

在孔子看來,當時最大的問題,是做什麼人。為此,他建立了一套關於人的觀念體系,其中有等級和名分,有仁義和親情,但不管有什麼,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做什麼人,是做中國人,還是做夷狄之人?這就是華夷之辨,如果連中國人都做不成了,還談什麼禮啊仁!

於是,他為周禮注入一種新思想和新精神,建立了一個從堯、舜到周公的道統,這道統是文化中國的命脈,自始至終維繫著中國,用周法不行了,可周道還在;王朝中國垮了,可文化中國還在。

從孔子開始,中國文化第一次有了歷史意識,孔子去世以後,留下一部《春秋》,為中國立史。錢穆說,中國人以歷史為宗教,有道理。如果修正一下,說儒者以歷史為宗教,那就更為合適。儒者的思想,經常是以“歷史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來開頭的,以歷史為據,而非以公理為前提,是儒者的思維方式,孔子以仁確立了中國精神。

不過把“中國”作為正式的國號,那是辛亥革命以後的事兒了。

原文鏈接:http://sztqb.sznews.com/PC/layout/202103/09/node_B03.html#content_998368

责任编辑:lily